词条 | 写情 |
释义 | 《写情》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曰:“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主要写失恋的痛苦。 作品名称:《写情》 创作年代:中唐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李益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写情》 【创作年代】中唐 【作者姓名】李益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①,千里佳期一夕休②。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③。 作品注释①水纹珍簟:精美的卧席。悠悠:漫长,遥远。“水纹”句写独宿无眠,回忆往事。 ②佳期:指和对方约定欢会的日期。“千里”句是说,由于风云突变,千里佳期一下子破灭了。 ③“从此”两句说: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画展美景。深刻地表达了失恋的悲哀。 作品格律此诗用韵方式为首句入韵平起式;其韵脚是:下平十一尤(平水韵)。 水纹珍簟思悠悠, ⊙○⊙●●○△, 千里佳期一夕休。 ⊙●○○●●△ 从此无心爱良夜, ⊙●○○⊙●●, 任他明月下西楼。 ⊙○⊙●●○△ (说明:○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作品鉴赏这首七绝以《写情》为题,细玩全诗,很像是写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诗之本事不详。蒋防《霍小玉传》中说,李益早岁入长安应试,与霍小玉相爱,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后来,李益回乡探望母亲,不料其母已给她和表妹卢氏订婚,迫于封建礼教,他不敢违拗,小玉也为此饮恨而死。从此,李益“伤情感物,郁郁不乐”。此诗也许与此事有关。 此诗所写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见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不禁失眠。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观赏之心。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诗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强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无心爱良夜”,“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作者简介李益 (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