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组工作 |
释义 | 简介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我国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与群众组织都鼓励人们根据自愿的原则参加一定的团体或组织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个人社会化。 定义小组工作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方法。 1小组工作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 2小组工作是一种群体工作的过程 ; 3 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4 小组工作是一种治疗和援助。 特点1 提供一种归属感 2 提供验证事实的机会 3 得到互助合作的资源 4 小组赋予成员能力的工具 5 小组具有治疗的功能 专业化美国的科伊尔教授(Grace Longwell Coyle)在1946年“全美社会工作大会”上提出,“小组工作应该是社会工作方法”被大会接受。从此,小组工作成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主要模式1、社会目标模式 2、互惠模式 3、治疗模式 4、发展性模式 特征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体系中,有工作者和组员的互动,更多的是组员彼此之间的互动。 2、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4、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不同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目标是很不相同的。 功能克莱因(Klein)提出了小组工作具有的八个方面的功能和目标; 1、康复: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回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2、能力建立: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而不是治疗的过程 3、矫正: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 4、社会化: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5、预防: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持 6、社会运动: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使个人学会领到、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 7、解决问题:协助组员作出决定并解决问题 8、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 阶段卡兰德等人的研究将小组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 前属期。也即小组开始阶段,组员试图与陌生人建立初步关系。社工于此阶段鼓励成员表达对小组和其他组员的期望。 权力和控制期。当小组建立后,组员逐渐找到了安全感,并试图确立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这是一个动荡时期,个别无法从小组中获得安全和满足的组员可能会选择退出小组。 亲密期。组员关系更为亲密,公开比较小组生活和家庭生活,亦会出现移情,并开始思考小组的目标。 差异期。此期形成良好的小组。小组的规范和标准成为组员行为的参考,相互支持和沟通。成员们联合合作以期能提出现实的建议或实施大型的项目和方案。 分离期。小组因工作目标的达成等多种原因而面临解体。此期社工需处理各种焦虑情绪,如内聚、逃避、拒绝分离、情绪反复等。 中国的小组工作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组织了众多的革命进步团体,团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些社团或组织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群众政治觉悟,支援革命战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要求在社会工作中广泛地使用团体工作的方法,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与群众组织都鼓励人们根据自愿的原则参加一定的团体或组织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个人社会化。政府部门和民间建立了种类繁多,适合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与兴趣的社团或小组,开展各种团体活动与社会活动。例如,在少先队、少年宫中成立了许多适合少年儿童兴趣的团体;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与研究生建立了诸如兴趣小组、摄影社、集邮社、书画社、诗社、合唱团、学生科学团体等多种学生社团。具有广泛活动的工会小组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社会生活、生产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社会群体中也成立了各种性质、各具特色的社会团体和文化体育组织,吸收广大群众参加。社会团体工作的方法,在这些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关心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扬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精神和社会民主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