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释义

概述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是安徽农业大学一所新型工科学院,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及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36人。学院积极开展与校内外的合作交流,赴美、澳等国深造学者3人。

学院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个硕士点,作物信息学1个博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流工程 4 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在校生 1523 人。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主要从事计算机工程及信息技术的相关工作。

学院教学资源厚实,办学方式科学。完善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培养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物流工程等各专业方向的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学院近年为教学设备投入900余万元,现有各类实验室17个。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的多个产学研基地。2005年,学院被评为安徽省计算机公共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教师不仅承担了该院大量的教学和实验工作,还承担了全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获得了丰硕成果。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3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22项;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国家级以上131篇;编写教材43部,其中教育部统编教材10部;获得各种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3项;学院研制并推广使用“院系教学管理系统”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积极支持教师科技创新,组建了数字农业创新团队,成立了数字农业研究所,购买了崭新的办公和科研设备,大大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的方法和技能,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维护和系统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织结构、离散数学、模拟/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原理与技术、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微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汇编语言、C++语言、Java语言、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分布式系统、移动计算技术等,并在学院现有的20多个实验室中开设相应的课程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

就业方向:1.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软件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2.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络建设与维护、办公自动化;

3.教学、科研单位计算机理论教学与研究;

4.各行业计算机应用项目的设计、研制与维护。

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通信技术是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来达到信息交流目的。上个世纪末,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展望这个世纪初期,宽带技术、光通信也已经崭露头角。通信工程专业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最流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在我国,不光是老牌的IT厂商联想提供了大量的网络服务,有“巨大中华”之称的通信产业四大企业(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业绩也非常惊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宽松的发展环境、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已成为毕业生们择业的首选。

通信工程专业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有两者的特点,需要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一些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另一些,如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还有本专业基础的通信原理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适合那些理解力强、善于分析的同学。专业划分比较细的时候,本专业可“软”可“硬”,分别倾向于计算机与电子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知识,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程控交换技术、网络交换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工程等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并在学院现有的20多个实验室中开设相应的课程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

就业方向:1.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

2.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调试、管理和工程应用;

3.从事教学、科研单位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教学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能够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单位从事科研开发、计算机网络教学、网络工程设计与建设、网络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训练,具有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原理,具有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能力;

3、掌握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进行网络服务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开发;

4、掌握国家信息产业化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

5、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及自学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结构、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网络管理技术、Web开发技术等。

主要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常用工具软件实践、网络管理实践、门户网站建设实践、网络系统集成实践、网络故障排队实践、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与测试、毕业论文(设计)等。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298学分,其中课内教学238学分(含免费10学分),实践教学60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98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建制时间:2004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它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电磁波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视频、雷达、遥感遥测等数据的采集、处理、交换、传输及应用。所培养学生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就业方向: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物流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物流工程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企业物流经营管理。本工程领域硕士学位课程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或其他企业培养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运作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的高级人才。物流工程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叉学科,它与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宽广的现代工程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工商企业相关部门从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物流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系统工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运筹学、系统分析与评价、数据库管理、电子商务、生产运作管理、现代物流学、现代物流技术与设备、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及管理、小型立体仓库及管理控制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各类现代物流企业,包括生产与流通企业的物流部门、大型超市、商贸企业、交通企业、仓储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方案设计、物流分析、运输调度、货运报关、物资营销、物资配送等物流管理及相关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