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释义

《小桃红·寄鉴湖诸友》是元代张可久创作的小令。浙江绍兴的鉴湖是作者喜爱游赏的胜地。那里曾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他并且有幸交结了许多良朋俊侣。这支《小桃红·寄鉴湖诸友》曲系作者浪迹于扬州时所作。它既寄寓了对朋友的思念,又向人吐露了对漂泊他乡,寄人篱下的厌倦、苦痛的情怀。

基本信息

名称:【越调】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年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越调

曲牌:小桃红

作品原文

【越调】小桃红

寄鉴湖诸友

一城秋雨豆花凉⑵,闲倚平山望⑶。不似年时鉴湖上⑷,锦云香⑸,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⑹。

注释译文

[注释]

⑴鉴湖:又称镜湖,有浙江绍兴县西南。故又作绍兴别称。

⑵秋雨豆花:农历八月秋雨称为豆花雨。

⑶平山:指江苏扬州市本北蜀岗的平山堂,为欧阳修所建。

⑷年时:从前。

⑸锦云:如锦的彩云,比喻缤纷的荷花。

⑹吹:传。恨:遗憾。沧浪:本指水清色,此处暗用《楚辞·渔父》“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译文]

满城萧萧的秋雨一朵朵豆花瑟瑟清凉,闲倚平山堂上把远山眺望,眼前景象已不像当年鉴湖风光,那时候荷花鲜艳如云锦,香飘云空,采莲姑娘欢歌笑语荡漾在荷塘。看眼前,阵阵西风大雁南飞,清溪上渔歌传唱,恨不得早日荡游沧浪。

赏析

前二句,点明时间、地点。豆荚本已藤萎叶枯,委地零落,幸得秋雨滋润,故得重绽新花。那花,色近靛蓝,瓣若纸薄,纤纤弱质在秋雨中现出令人怜爱之态。曲子中一“凉”字将这一意境和盘托于读者之前,让人有秋寒不胜之感。该“凉”字,既含八月雨后气温转寒之意,又含秋后花稀心境凄凉况味。“平山”,指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法寺内的平山堂。一个“闲”字,写出了当时之倚态,“望”字点出诗人之身在高处。诗人的心境在一倚一望当中自然流露了出来。这两句写现实之景,寺中凭栏眺远,我们似感受到诗人的几许迷茫、几许期盼。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中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写的也是秋天怀远人,其意境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四、五句,由一二句的写眼前之景转到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年时”指昔时,当时是泛舟鉴湖,“香”借指花,此处指荷花,王安石《甘露歌》:“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就把花称作“香”。“锦云香”意即荷花满湖,秀丽如锦。此三句写昔时诸友在荷花荡里采莲,言笑晏晏,何其欢恰,荷花飘香,波凝碧色,情景俱宜。《西洲曲》有这样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写一怀春女子边采莲边思念情郎的情景。莲、怜二字同音协义,解为“爱慕、思念”,张可久在此用特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及往昔快乐生活的眷恋。

六、七、八句,再由回忆昔时友人欢聚的情景回到现实。“西风雁行”有两层意思:一是由深秋大雁南飞,比喻诗人自己如雁南来北往,在仕途劳苦奔波;一是借大雁南飞把自己怀念友人的深情传达给南方诸友。在这支小令中,西风更兼雁行,此中感伤夫复何言。诗人欲借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吹,传达;恨,遗憾,此指思念之苦,不得见之恨。沧浪,本指水青色,古诗文中,“沧浪”常与隐者有关,如北宋诗人苏舜钦被革职为民后,退居苏州建沧浪亭以自适。《楚辞·渔父》有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写渔父短歌,表达一种寄身山水,浪迹江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抒写的也是一种归隐退逸的情怀。这三句诗感物思人、伤怀,寄寓十分深厚。

作者简介

张可久

(约1270—1348后)元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渐、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他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与乔吉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现存作品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为元人中最多者。其散曲多为欣赏山光水色,抒写个人情怀和应酬怀古之作。作品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明清以来颇为文人推重,《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有《小山乐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9: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