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水峪村 |
释义 | 1 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辖村◎ 村落概貌地处昌平区流村镇西北部山区,东、南、西分别与王峪村、瓦窑村、高崖口村和水涧驻军部队相接,北部为部队驻防地。全村区域面积3531亩,合约2.35平方公里,其中园地面积512亩,其它用地面积28亩,城镇工矿用地91亩,荒滩579亩,全村68户人家,人口217人,其中男110人,女107人,人均园地2.36亩。地势北高南低,规划整齐,主路从北部村中穿过住宅地到村口全长3公里,连接南雁路,距流村镇10公里,昌平区政府30公里、北京城区55公里。姓氏以沈、李、韩为主,均为汉族。 ◎ 历史沿革成村于明末年间,1956年因国家占地,迁移大兴新建乡,1958年,由于村民不适应那里的潮湿气候,一部分村民迁回,形成现在的小水峪村。 ◎ 自然环境属于山区,气候温湿,山石基本是片麻岩。 ◎ 经济发展村依托地域优势,解放思想,开发思路,多次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使他们改变了旧的思想、旧的观念。经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大会研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种植业为主,确定了以发展葡萄、马林枣、薄皮核桃为主,从而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 村政建设近年来,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让村民们多了解山外信息,2004年完成了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手机信号塔的搭建工程;为解决村民夜间出行和节约能源问题,完成村里40个太阳能灯的安装及68户的节能吊炕工程;为了村民出行方便,重新翻修进村公路3公里;为了防洪抗灾,铺设了护坡,修建了排洪渠。 村加快公益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党员活动室,修建了40平米的村卫生室,购进了科技、文学等方面的图书50册,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村民们的整体素质,全村形成和谐稳定的村风。 ◎ 村史荣誉1958年建立村党支部,现任党支部书记沈德洪,现有党员19名。 2 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辖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西部,距县城15公里,因地处山前小山水河谷地,故名小水峪,明代成村。全村共有214户、534口人,村域总面积8.96平方公里。 村内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山谷间的小水峪水库,蓄水量约9万立方米,水深约22米,清澈碧绿,波光粼粼,水中鱼儿成群,水边绿树成荫。村北侧有明代永乐年间古城堡遗迹一座,堡内有古槐树六棵,大庙一座,据考证为地藏王菩萨庙。古城西门20米处有供奉山神的小庙遗址,同样有几棵古槐守护在山神庙西侧。村西有辽金时代民间瓷窑遗址。该村计划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山水青青度假村为中心,发展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带,带动民俗旅游的发展。 2006年,小水峪村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硬化街道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80盏,方便了村民出行;垒砌主街道两侧花墙1800米,栽植杨树等树木及菊花、茉莉、玉兰等花草共8万余株,美化绿化了环境;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新建健身公园一处;为保证村民的饮用水卫生,新建水塔一座,铺设主管道3200米,对全村进行统一供水;全村进行无害化改厕,推广安装使用太阳能、节能吊炕等清洁能源。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6500元,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