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河口镇 |
释义 | 1 湖北石首市小河口镇小河口镇地处“九曲回肠”的荆江中段北岸,石首市东北部,被誉为石首市的“江北明珠”。镇内有省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东可直达武汉,南过镇汽渡直抵长沙;溯江而上可游风光旖旎的三峡美景,顺流而下可观享誉华夏的岳阳名楼,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另有同名地名,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中文名称:小河口镇 外文名称:Xiaohekou 所属地区:中国 湖北 电话区号:0716 邮政区码:434000 面积:149平方公里 人口:3.5万人(2008年) 友好城市:荆州 ◎ 概述小河口镇地处“九曲回肠”的荆江中段北岸,石首市东北部,被誉为石首市的“江北明珠”。镇内有省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东可直达武汉,南过镇汽渡直抵长沙;溯江而上可游风光旖旎的三峡美景,顺流而下可观享誉华夏的岳阳名楼,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全镇现辖永安、小河口、中洲、永和闸、新河、黑瓦屋、毕家铺、河沟子、合兴、南河口、新江、南河洲、杨波堤、天心洲、神皇洲、郑家台、季家、半头岭、黄沙堤、杨苗洲、老洲岭、柴码头、三户街、小河口20个行政村、1个社区,国土面积149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这里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素有江汉平原棉仓、粮库、渔乡、林海的美称。境内有2万亩故道水域可立体开发,3万亩洲滩可深度改造,30多公里的长江沿岸可建优良港口,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国宝麋鹿可供考察观光。多年来,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小河口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湖北省文明镇、全省卫生镇、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全省楚天明星乡镇、全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乡镇和荆州市乡镇党委“十面红旗”、荆州市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 ◎ 革命老区小河口镇是湖北省红色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等革命前辈曾在该镇境内的毕家铺等地开会研究和指挥过革命斗争,著名的小河口伏击战就在此发生。红军还依托该镇的有利地理位置,创办了鄂西红军医院、鄂西兵工厂、制币厂、服装厂等后勤保障基地。解放战争中,杨震东曾率部在小河口群众支援下,打过长江,解放石首、华容全境。 2 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小河口镇◎ 概述小河口镇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海拔高度:307米。1992年撤除原来的办事处,扩乡并镇,将原椑东乡、中山乡、联盟乡合并为一个镇,命名为小河口镇,暂驻地租用洪桥村八组村民曾远金民房。 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一个场镇(黄棚坳),总人口:46462人。1995年经东兴区政府批准,将小河口镇原中山乡片(中棚村、黄棚村、中山村、陈湾村、海螺村、东风村、杨桥村)7个行政村划出,与水晶乡合并为中山乡,由中山乡政府直管,现在小河口镇辖尚有18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会,即:新田村、长滩村、金子村、庙儿坡村、干堰村、红梅村、居士村、红林村、高崇村、洪桥村、星光村、三合村、光明村、永安村、建设村、共和村、光华村、跃进村,镇政府选址在高崇村八社,占地面积35亩,于1995年4月竣工,一楼一底的现代化办公大楼的南面于1996年修建竣工,财税、计生指导站办公、住房综合大楼,政府办公大楼坐北向东。东邻郭北镇和新江街道,南接椑木镇,西接中山乡,北与内江市市中区的友好乡,白马镇、隔河相望。面积约34.53平方公里,小河口镇地和四川盆地西南部、沱江河下游的东北部,位于东经105°03’,北纬29°30’,海拔高程290-447米之间,镇境地势西高北低,东西夹长。 1992年至1995年,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全镇 总人1346462人,总户数12600户,共有耕地面积23013亩,其 中:田18678亩,土14333亩。1995年再次进行区划调查,将小河口镇原中山片7个行政村划出。现在小河口镇18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组成,全镇总人15135435人,总户数9860户,耕地面积22491亩,其中:田8598亩,土13893亩。全镇边界线长72.52公里。 小河口镇下辖村: 高崇村 新田村 长滩村 金子村 庙儿坡村 干堰村 红梅村 居士村 红林村 洪桥村 星光村 三合村 光明村 永安村 建设村 共和村 光华村 跃进村 ◎ 小河口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3188 男 16816 女 16372 家庭户户数 8262 家庭户总人口(总) 33126 家庭户男 16765 家庭户女 16361 0-14岁(总) 8455 0-14岁男 4340 0-14岁女 4115 15-64岁(总) 22314 15-64岁男 11383 15-64岁女 10931 65岁及以上(总) 2419 65岁及以上男 1093 65岁及以上女 132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2393 3 陕西山阳县小河口镇◎ 基本概况小河口镇位于山阳县西北部,镇政府驻地小河口街道村,距县城32公里。东南和本县元子街镇、色河铺镇相邻,西北与柞水县张家坪乡、商州市砚池河乡接壤。镇域面积223.7平方公里,耕地19167亩,辖黑沟、黑沟口、史家坪、二峪河口、小河街道、瓦沟口、袁家沟口、庙东沟、六窝蜂、宁家沟、铁匠沟、瓦屋场、马家山、东坪、杨家湾、刘家街、东沟口、东洼18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全镇5049户,20197人,平均每平方公里90人。 ◎ 历史沿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进入山阳,1935年2月在袁家沟口成立袁家沟口区苏维埃政府,1935年3月在关帝庙、瓦沟、小河口、李家湾、关上成立苏维埃政权,同年4月在袁家沟口成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建国后,1949年10月成立村委会。1950年2月建立小河口乡人民政府,录属二区(小河口区)。1955年4月改乡人民政府为人民委员会。1958年11月,改为小河口生产管理区,录属上游(小河口)人民公社。1961年8月建立小河口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录属小河区公所。1968年4月成立小河口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录属小河口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录属小河区公所。1984年9月,建立小河口镇人民政府。1997年4月,乡镇机构改革,撤区并乡建镇中将原马家山、袁家沟乡并入小河口镇。2011年3月在机构改革中将二峪河乡又并入了小河口镇。 ◎ 自然环境小河口镇地处流岭山脉西段,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山地面积23.1万亩,占总面积的92.9%,河谷、沟台地约占7.1%。土壤以黄沙土、黑沙土、棕沙土为主。属暖温带季风性丰温润山地气候,平均海拔在700—1300米之间,最高海拔1855米,年均气温10.4—13.6摄氏度,年降雨量670毫米左右,无霜期195—214天左右。农作物为两年三熟和一年一熟。 ◎ 辖区内主要山脉河流辖区内主要山脉、河流有: 小河:属金钱河支流,源于商州市牛槽沟,经马家山入境,于小河口接纳袁家沟和二峪河乡至色河铺与县河水交汇南下马滩河,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427平方公里。 凤凰寨:由秦王山分支南下,自砚池河入马家山西北境。主峰峻拨,状如凤凰展翅,峰顶现存明代修建石寨两座。主脊东西走向,长3公里,高1855米,山上乔灌杂木丛生、植被茂盛。 富平山:位于凤凰寨东,傍马家山白岩沟。南北走向,长3公里,高1646米。 蜡烛山:由李家沟梁向东南分支,主体在小河口东南3公里处,高1340米,形如蜡烛秀出。 庙东梁:在娘娘庙、小河口和色河铺分界处,主峰海拔1471米。 三寨山:沿二峪河下,在乡东南七公里处有三座大寨连成一线,高1548米。 牛角尖:坐落富平山南,在西北5公里的山岔沟脑,主峰聚起,状似牛角,南北走向,长3公里,海拔1520米,风景幽美。 ◎ 资源物产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金、铜、铁、铅、锌、石灰石等,主要分布在东洼、黑沟、瓦沟口、瓦沟、二河口、史家坪、小河街道、袁家沟街道、六窝蜂等村,煤、金、铜、硫伴生矿,藏量居全县第一,目 前正在开采的有铜、铁、金矿。传统物产主要有核桃、板栗、柿饼、土鸡蛋。主要中药材有杜仲、连翘、山楂、白果、五味籽、五蓓子、二花、天麻、黄姜、丹参、柴胡、前胡、苍术等几十余种。 ◎ 经济状况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8%,耕地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7.5%,65%以上为坡耕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洋芋、水稻、红薯、杂豆次之。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间作套种,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玉米,地膜洋芋,地膜小麦及良种的广泛应用,初步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同时坚持长期不间断的农田基本建设,低产田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小麦亩产平均225公斤,玉米340公斤,洋芋1800公斤左右,比七十年代产量增加5倍以上,粮食生产已全面自给。 境内现有林地面积26万亩,森林覆盖率70%,油松、栎类、山杨、白桦、红椿、泡桐等用材林1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0万立方以上。核桃、柿子、板栗等经济林5万亩,初步形成以瓦沟、袁家沟、东沟、马家山为中心的板栗基地2.8万亩,年产量150吨左右。以黑沟、黑沟口、二河口为中心的核桃基地1.1万亩,年产量110吨左右。同时年发展木耳3000架,天麻5000窝,香菇200万袋,魔芋2000余亩。 畜牧业以家庭饲养的自给型向规模型、商品化转变,八十年代开始引进家畜家禽良种,逐步形成规模养殖。 ◎ 基础设施交通已形成县乡镇公路网,县乡公路于2003年实现油路化,通村公路16条(段),100%村委会通公路,通组公路33条(段)达到65%,总长110公里。2004年在沿公路两岸建起便民桥32座,彻底解决了沿河两岸群众有史以来的隔河堵水问题。1998年起全镇户户通电,2000年新建35千伏高压变电所一座,1996年拉通色(河)小(河)通讯光缆,安装程控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1000门,镇内13个村实现村村通电话,2003年—2004年先后建起移动、联通基站,大部分地方群众用上手机。九十年代起,小河街道集市建设迅速发展,街区所建楼房30余幢,硬化街道路面4200平方米,分布商业饮食30多家,范围涉及周边6个乡镇,集日人数日均千余人,年物资交易200多万元,集市贸易繁荣兴旺。 ◎ 社会事业全镇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8所,初级小学32所,教职工150人,在校学生2500名,为改善办学条件,镇政府多方集资320万元,新建教学楼16幢,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近几年,小河中学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连年名列全县前茅。全镇2000年建起色(河)小(河)电视光缆线路17公里,新建卫星地面接收站(点)35个,电视入户率达65%。有中心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20名,各种设施齐备,防保站、服务站、村级卫生所齐全,基层医务人员36人,已形成防疫保健和医疗服务网络体系。 ◎ 人文景观革命圣地: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遗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年军北上途中,1935年4月在袁家沟口成立了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程家盛、副主席阮英豪,办公地址设在袁家沟口街“丰源”商号内,现遗址保存尚好。 ◎ 烈士陵园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军政委吴焕先率部长征在袁家沟口举行大会,成立了鄂陕边区第四路游击师,任命阮英臣为师长兼战斗营长,派红军干部夏云延为政治部主任兼战斗营政委,下辖4个中队,共有游击队员280余人,先后袭击了牛耳川税警局,收缴了二峪河地方武装,歼灭了色河铺保安分队,配合红军围攻县城,组织了袁家沟之战,在袁家沟口全歼杨虎城第十七路军警备一旅,生俘旅长唐嗣桐以下官兵1400余人,战斗中牺牲的部分官兵分别葬于袁家沟街道,八十年代,民政部门在此建起了烈士陵园,陵园面积约15亩,陵墓30余座,外有围墙、门楼,园内苍松翠柏茂盛,近年来有不少机关、学校前往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 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红二十五军在袁家沟成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是鄂陕地区最高苏维埃政权组织,以袁家沟口为中心,辐射山阳、鄂西、镇安、柞水、旬阳等县,时辖鄂陕地区两县七区四十七个乡,四百零四个村,领导鄂陕地区劳苦大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建立了红色政权,组建地方赤卫队,筹集粮秣、参战前线、养护伤员,为创建和发展鄂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红军北上,根据地斗争转入低潮中,鄂陕边区干部群众为保卫红色政权做出了巨大牺牲,有千人光荣捐躯。1996年县委、县政府在此建立纪念碑。(具体地方:山阳县小河镇袁口村街道组与阴坡坪交界处,1996年出在此组建 鄂陕苏维埃人民政府纪念碑 。在赵金波的家门前,有一座凤凰山,在该山的半山腰处,坐落着红二十五军《烈士陵园》。赵博、赵欢、赵晶、拜朋、王小西、拜乐、曹力、何鹏、徐丁、张根等等,这些小朋友经常去烈士陵园扫墓,自动担任起保卫的责任! ◎ 名胜古迹境内名胜古迹小有名气,吃水沟石窟寺、大仙洞。马家山青龙寺、李家院关帝庙、宁家沟红福庵四大古建筑今古传奇,令人在观赏大山美景时,同时了解小河自古以来的风土人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