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官庄村 |
释义 | 1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香店街道小官庄村小官庄村有七处的介绍,分别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香店街道小官庄村、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镇小官庄村 、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小官庄村、山东省即墨市蓝村镇小官庄村 、江苏省宝应县小官庄镇小官庄村 、山东省平度市灰埠镇小官庄村和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岭西乡小官庄村。 ◎ 村庄由来:始祖官进,宋朝年间河南上蔡县人迁居胶东,始祖在胶东何处定居不详,据记载至十一世时官扬、官拊迁现址,并立村为小官家庄。 ◎ 政区人口:该村位于平度市区南部,三城路以北,杭州路中段,平度汽车站以东。1950年8月成立行政村,1954年3月成立初级社,1956年由战家疃等13个行政村成立了高级社,社址设在小官家庄村,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后隶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94年12月区划为香店街道办事处。该村现有耕地面积400亩,总户数159户,总人口463人。 ◎ 经济状况:该村以租赁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对外租赁的场地6个,面积1万余平方米,年收入10多万元。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02万,集体年收入3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5740元,固定资产达百万元以上。 优势产业:该村主要以铸造业为主,共有铸造业户21户,产品远销大连、潍坊、临沂等地,年产值830万元。 ◎ 社会事业:1987年3月投资3万元,在村前建造压力灌,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1989年又投资3万元,接通了平度市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2005年6月投资5万多元,对全村的自来水进行了全面改造;自2003年至今,建造2层居民楼10座,总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50户村民迁入新居。现有高水平的幼儿园1处,村民文艺活动中心1处,硬化道路1500余平方米,修建排水沟500余米,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2002年至今获得街道级“党建精神文明奖”、“先进党支部奖”“先进妇代会奖”、“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和平度市级“文明村庄奖”等称号。 2 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镇小官庄村小官庄村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镇驻地西1公里处,北留公路村中穿过。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苏氏自徐州迁滕,天启年间由滕迁大官庄西南立村,名小官庄,小官庄村附近还有与之相对大官庄村。 3 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小官庄村赵全营乡辖村,为小官庄村村委会驻地。位于县城西北8.2公里,乡政府驻地赵全营东南1.5公里处。西南距大官庄0.7公里,北距西陈各庄1.2公里,东距牛栏山乡宴子村1.8公里。村域1.2平方公里,共178户,540人,皆为汉族。 1958年属牛栏山人民公社,1973年划属赵全营人民公社。该村地势稍有起伏,东部稍低,西部略高。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42 米,高差2米。小中河从村东流过,属北运河水系。地下水埋深4 米。聚落呈方形,有1条宽4米的东西向主街,还有南北向街1条。1980年始全村饮用自来水,有饮用机井1眼。村东有陈(各庄)马(坡)路,北距村约一公里牛板路,与邻村有大路相通。 4 山东省即墨市蓝村镇小官庄村村庄由来 据传:明嘉靖时(1522-1566),许姓迁至官庄东0.6公里,桃源河东岸立村,称小官庄。蓝烟铁路由村东经过。 同治《即墨县志》标有官庄。 政区人口 即墨市蓝村镇辖村。全村有耕地面积583亩。2006年,全村共有196户,总人口为769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545人。 经济发展 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466吨,经济总收入为200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670元。 5 江苏省宝应县小官庄镇小官庄村小官庄村位于集镇所在地,村域4平方公里,西临京沪高速,沿广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住户957户,人口3267口,劳动力2032个,全村土地总面积344亩,人均耕地0.8亩。2006年总产值1.5亿,集体经济收入29.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009元。村内河道纵横,能灌能排,固定泵站4座,小型强徘泵8个,农作物生产有一定保障。 农业生产现状:农业以稻麦为主,蔬菜生产是辅助农业,今年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效农业,推进优良品种。 工业:玻璃工艺是我村特色产业,现有民营企业6家,玻璃加工点98个,从业人员326人,实现产值9000万。商饮服务业是本村优势产业,商业批发零售32家,饭店6家,生产资料8家,服装零售16家,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销售65人,装潢建材13家,年实现产值2700万元。 劳动就业情况:总劳力2032人,就业1990人,其中从事一产106人,工业892人,建筑303人,商饮业689人,就业人员当中镇内就业1372人,县内82人,市内24人,省内147人,省外365人。 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工业,搞活三产服务业,培育适应市场新型农民,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 经济目标:到2010年实现总产值2.6亿元,年增长15%,村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6元,农民人均收入9400元,年增值8%。 生产生活目标:道路硬质化达到80%,安全卫生用水普及100%。 6 山东省平度市灰埠镇小官庄村◎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驻地灰埠西约3公里,烟台----汕头公路北侧,村势西高东低。西、南两面为埠岭,东、北两面为平原,块状聚落。 明洪武二年(1369),川籍移民王文礼由调山埠迁此另建家园,因村傍大官庄,户数又少,故取名小官庄。 ◎ 政区人口全村耕地面积800亩,农民149户,404人。 ◎ 经济状况以发展农业为主。2005年全村固定资产57万元,经济总收入619万元,人均所得5450元。 ◎ 优势产业发挥靠近264省道的优势,1993年以来,积极在公路两侧发展餐饮服务、燃料经营、加工维修、车辆配件、草制工艺等行业,发展个体户40多个,带动当地农民200余人,促进了农民增收。集体年收入7万元。 ◎ 社会事业2003年以来,先后投资50万元,硬化街道2条,共7800平方米,种植树木花草200棵,对村庄进行了绿化。1984年安装了自来水。固定电话120部,有线电视140户。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率100%。 ◎ 荣誉称号荣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镇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有限电视先进单位、财务管理先进单位、责任考核制显见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7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岭西乡小官庄村小官庄位于岭西乡政府驻地岭西西北四公里。隶属桃花泉村委会。共27户,113人。耕地90亩。主产小麦、玉米。 清嘉庆二年(1797年)《崔氏族谱》载:“先世祖于元初居莱芜城北石马庄……二支聚祖,后世居泉子官庄。”《崔氏墓碑》之记载略同。据此,崔氏于明初已在此定居。 村旁有郭氏先墓。据传,早年有郭姓在此定居,故村名曾被定为“郭家庄”。后郭姓他迁,村名沿为“官庄”;又因村小,故命名为“小官庄”。 8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丹凤镇小官庄村◎ 村情概况小官庄村隶属于丹凤镇石碑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丹凤镇东南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丹凤镇3公里。国土面积0.73亩,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3.9 ℃,年降水量1204.6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811亩,有农户178户,有乡村人口730人,其中农业人口730人,劳动力4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9.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2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养殖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11亩(其中:水田333亩,旱地478亩),人均耕地4.4亩,主要种植烤烟、油菜等作物;拥有水面面积284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路、电、电视,无路灯。全村有72户通自来水,有106户饮用井水,有178户通电,有17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7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3%和9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户(分别占总数的%和%)。 该村到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40辆。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18有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9.1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23.17万元,占总收入的67%;畜牧业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2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60头,肉牛130头,);农民收入以烤烟、油菜为主。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烤烟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8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生猪、万寿菊、烤烟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万寿菊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78户,共乡村人口730人,其中男性372人,女性358人。其中农业人口730人,劳动力490人。该村全部为汉族人口。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30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22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30户,占农户总数的16%。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小官庄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丹凤二中。该村距离小学校0.1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74人,其中小学生110人,中学生64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7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41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7380元(人均9.67元),一事一议筹劳520个(劳均1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16人,党员中男党员14人,女党员2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40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文化落后、医疗卫生没有、人畜饮水困难,产业结构单一。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养殖业为重点,加强林业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力争使农民纯收入到32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