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儿肾病
释义

小儿肾病以原发性为多见,主要病变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临床常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全身明显凹陷性水肿及肾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多采用休息、营养、维持水电介质平衡、预防感染及利尿消肿等综合措施,其中以激素疗法最为重要,常用的药物有强的松等。

简介

肾小球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导致不可逆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疾病类型较多(达十余种),诊断细化分类难,如果把这类疾病统称为肾炎,采用千篇一律的治方法就不会收到良好的疗效。要想对疾病诊断精确定位,惟一的方法是肾活检。但是由于儿童脏器小,不配合,穿刺难度大,操作存在一定风险,许多医院并未开展此项目。王教授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肾病中心完成了课题实验工作,自1982年起,带领课题组进行小肾病的研究,经20多年临床实践,探索出一套儿童肾活检方法。在B超导向下用抽吸式方法,成功对1500多名患儿进行肾穿活检,完成肾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等25项检验。结合病例,

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得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年龄、性别、分布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为精确诊断肾小球疾病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谈到家长和患儿对肾活检存在的疑虑,王教授说,这项检查确有风险,对医生技术要求标准高,我们所做的千余例儿童患者,年龄最小的为4个月,无一例大出血、感染、肾撕裂伤、误穿其他脏器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约为10至20分钟。检查所得结果,一般可使诊断一目了然,对儿童肾小球疾病的治疗、预防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床表现

1.全身浮肿。开始见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眼睑及颜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有胸腔、腹腔积液及阴囊、阴茎、阴唇水肿,多为可凹性。

2.血压正常或增高。

3.可有尿少或血尿。

诊断依据

1.全身浮肿,呈凹陷性。

2.大量蛋白尿(可有+++到++++)或24小时尿蛋白超过0.1g/kg,持续2周以上。

3.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低于正常,以白蛋白降低更明显,往往〈30g/L。而a2和β球蛋白则相对升高。

4.高胆固醇血症:血浆胆固醇常〉5.7mmol/L(220mg/dl)。

需做的检查

1.为明确诊断首先检查尿常规、血浆蛋白、血胆固醇。

2.为鉴别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或肾炎性肾病综合征,需检查尿常规、血沉、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C3、尿C3、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等。

3.为防治感染需作中段尿培养、胸、腹部X线平片、血培养等。

4.必要时做肾B超(尤其是B超检查)、肾图、静脉肾盂造影、以了解肾功能。

小儿肾病护理护理

第一,孩子不宜劳累。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差,从医院回到家会感到很新鲜,容易玩得过累,睡眠不足,家长要特别注意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尽量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二,患儿不宜吃多盐食物。饮食要注意少盐,对血压还没有降到正常的孩子,这点十分重要。但饭菜无盐又会影响食欲,宜用低盐饮食。在浮肿和高血压消失后,才可改进普通饮食,但也要清淡,不可过咸。馒头和苏打饼干中也含有钠,最好不要给孩子吃。可以让孩子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

第三.一般护理:

1、休息 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无需严格限制活动,根据病情适当安排文娱活动,使患儿精神愉快。

2、饮食 保证热量,蛋白摄入控制在每日2g/kg左右为宜。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时短期限制盐 。

3、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和受压,定时翻身。被褥应松软。臀部及四肢可垫上橡皮气垫或棉圈,有条件可使用气垫床。水肿的阴囊可用棉垫或吊带托起,皮肤破裂处应盖上消毒敷料,以防感染。

4、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药物因严重水肿常致药物滞留、吸收不良或注射后针孔药液外渗,导致局部潮湿、糜烂或感染。必须肌内注射时,注意严格消毒,注射后按压时间稍长些,以防药液外渗。

5、观察浮肿变化

6、预防感染

7、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8、健康教育

小儿肾脏生理特点

新生儿在出生后肾脏代替胎盘而成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器官,但其生理功能还不够成熟,储备功能差,一般1~1岁半时达成人水平。

(1)肾小球滤过率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为成人的1/4,1岁时才接近成人水平,故过量的水分和溶质不能迅速有效地排出。

(2)肾小管再吸收和排泄的功能 新生儿肾小管再吸收功能差,故静脉输入或口服葡萄糖易出现尿糖。新生儿及幼婴的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功能差,故用药时剂量应小心、慎重。新生儿肾小管功能较肾小球更不成熟,因而易致水肿。

(3)浓缩与稀释功能 婴儿肾浓缩功能差,尿素生成少、排泄率低,故婴儿尿溶质少,尿比重低。其稀释功能相对较好,可将尿液释至和成人相近的程度,但因为肾小球渡过率低,排泄水分的速度较慢,在负荷过重时,容易发生脱水、水肿或水中毒,故如需补液时应予注意。

小儿急性肾炎饮食

小儿得了急性肾炎该如何护理,该吃什么食物,不该吃什么食物,要不要卧床休息,几时能复学,会不会复发等,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急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肾炎在儿童期,多数是某些溶血链球菌进入人体后引起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祸及肾脏所致。肾脏病变的主要部位是肾小球。正常人两个肾脏各有一百万个肾小球,在急性肾炎时几乎80%以上肾小球患病,结果临床上就出现尿量减少,水肿,血尿和高血压。严重时还可以发生以下症状:高血压脑并心力衰竭(或循环充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现在,由于患儿多数能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发生上述威胁生命的严重症状已比以前少见。有些病人可以表现得相当轻,仅有轻度眼皮水肿,尿中少量蛋白和红细胞。

饮食要注意什么

戒盐

急性肾炎起病之初饮食要戒盐。因为此时肾脏泌尿能力减弱,吃下去的盐若不能正常排出,就会积在体内,同时还会连带产生水贮留。一般说一克盐可留滞120毫升水,这样就会加重水肿,戒盐目的仅在于此。须知,盐对肾炎并无影响,吃盐并不会加重肾脏病变,故当肾炎好转,肾功能逐渐恢复,尿量增多时,就可解除戒盐。要知道长期戒盐不仅烹调困难,食物淡而无味,还会影响孩子食欲,进而造成营养不良,更甚者造成低钠血症。在戒盐期间能否用代盐,或“碱秋石”?答曰:代盐或“碱秋石”实属氯化钾,在急性肾炎起病初期,有肾功能不全时,往往已有高钾血症,食用代盐、碱秋石,无疑是火上加油,加重高钾血症,稍有不慎会招来致命危险。当然,在利尿期、恢复期食之无妨。其实这种盐味怪难吃,孩子多数不愿食用。

戒蛋白

急性肾炎起病之初多有肾功能减退,而吃下去的蛋白,其代谢废物又必须由肾排出,故不宜吃过多的含蛋白质食物,包括肉类、蛋类和含植物蛋白较高的豆类等,吃多了会加重代谢废物在血里堆积,即氮质血症。但毋须长期戒蛋白,只要肾功能好转,临床上出现利尿消肿,化验血中尿素氮(BUN)恢复正常,即可采用正常饮食。民间传说戒蛋白百日是毫无根据的。在急性肾炎,蛋白质是不会损伤肾的,相反在肾恢复过程还需要由蛋白质分解而来的一些氨基酸。长期低蛋白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轻型急性肾炎可以不用限制蛋白摄入,若病人有大量蛋白尿,那就要减少蛋白摄入量。

限水

一般肾炎不必限制饮水,有水肿的病人,多数不会口渴,不必喝太多水。水肿严重,尿量又少的病人,则要限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更应严格限水,如无需要,不要静脉滴注液体,为了减少入水量,连汤剂中药也要限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像一个25公斤重(大概7~8岁)的孩子,每天进入身体的水(包括喝的、静脉滴注的等)是不能超过400毫升加上当天尿量的,而一碗中药已占去此限量的一半以上,限制了其他需补的液量。千万不要以为尿少是水不够,而用喝水的办法来利尿。

水果

一般急性肾炎不必戒水果,但也不提倡吃太多水果,尤其是病情较重的病人。这是由于肾功能不好,排钾能力有限,而水果含钾颇丰,吃多了血钾就会升高,若原已存在高血钾,那就十分危险了。在肾功能衰竭又有高血钾的病人,必须戒水果和其它高钾食物,如番薯、土豆、笋、香菇、白菜、榨菜、豆类、花生和核桃等。到了恢复期吃水果则有益病人康复。

小儿肾病注意补钙

小儿时期极易患泌尿系统的疾病――肾病综合征。虽然此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了,但在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肾病3种,其主要特征为高度浮肿、高胆固醇血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在治疗方面,多数家长和医生们只注意以适当休息、合理饮食、防治感染、利尿消肿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方案进行治疗,而疏忽了给患儿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由此造成的低钙惊厥、手足搐搦或骨质疏松现象,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因而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一般来说,肾病综合征患儿有大量的蛋白尿排出。在丢失大量蛋白的同时,血液中容易与白蛋白相结合的钙也随蛋白尿一并排出体外。而此时患儿处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机体对钙的需求量相对增多,因此蛋白尿过多使钙的丢失也较多,易致患儿体内缺钙。如果不注意给患儿及时补钙或摄取含钙食物不足,终致血钙偏低,诱发低钙惊厥、手足抽搐。除此之外,治疗肾病综合征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理研究表明,激素有对抗人体肠壁吸收维生素D和钙的作用。如此使患儿体内钙缺乏更加严而,从而易导致小儿骨质疏松,活动易发生骨折。钙之缘片,内含碳酸钙(含量最高)、维生素D(人体对钙离子吸收的载体),吸收非常好,适宜孩子补充。

因此,在采用综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弥补缺钙现象,避免患儿发生低钙惊厥、手足抽搐、骨质疏松和骨折等,此点十分重要。

宝宝尿液乳白色一定是肾病吗?

有些细心的家长经常发现孩子的尿液像淘米水一样,呈乳白色,担心是不是得了肾病,去医院化验,结果又都是正常的。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宝宝的尿液中某些成分增多,沉淀而成。对健康并无碍。

孩子在进食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或香蕉、桔子和柿子等水果时,这些食物中含草酸盐和碳酸盐较多,尿中的盐类就增多,当这些物质随小便排出体外,遇冷就会有碳酸盐或磷酸盐等盐类结晶排出而使尿液变混浊。通常这种情况只要平时注意多给孩子喝开水或服一些维生素C,几天后,乳白色的尿液就会消失了。

而病理性的乳白色小便可能是由于肾脏及尿道等感染所造成的脓尿,也可能是丝虫病导致淋巴管阻塞而引起。所以如果在忌食此类食物后小便颜色仍然不消退,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防病情进展。

美科学家发现肾病会遗传

美国威克森林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声称,1/4的肾透析患者存在着较近的血缘关系,这意味着肾脏疾病存在某种遗传因素。

该研究由威克森林大学和艾莫里大学共同发起。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调查——他们对北加利福尼亚、南加利福尼亚和佐治亚州的25883名新近接受治疗的肾透析患者进行了家庭成员调查。发现有22.8%的患者的家庭成员也出现了末期肾衰竭现象。

研究者因此建议,应该对肾脏疾病患者的亲密家庭成员进行检查,以便发现潜在、未被检测出的肾脏疾病患者。威克森林大学医学中心的肾脏学教授Barry Freedman说:“治疗慢性肾病的内科医生应该考虑对高风险的家庭成员进行审查,以降低呈指数级增长的肾衰竭发病率。”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肾脏学》杂志网络版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