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村村
释义
1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妥甸镇小村村

该行政村隶属双柏县妥甸镇,地处妥甸镇西边,距妥甸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东邻西城社区,南邻马龙村委会,西邻中山村委会,北邻格邑村委会。乡村人口1538人,其中农业人口 1538人,劳动力 9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73人。

全村国土面积30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4.9 ℃,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合种植粮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201亩,人均耕地1.43亩,林地32184.45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0.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2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兔街镇小村村

该行政村隶属南华县兔街镇,地处兔街镇边距兔街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乡兔街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207公里。东邻戈瓦,南邻景东,西邻寅街,北邻干龙潭。辖小村、中排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61户,有乡村人口1493人,其中农业人口 1482 人,劳动力83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681人。

全村国土面积13.73平方公亩,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23 ℃,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532 亩,人均耕地1.03亩,林地903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3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龙街乡小村村

该行政村隶属景东彝族自治县龙街乡,地处龙街乡政府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55公里。东邻楚雄州西社路乡,南邻太忠乡,西邻垭口村,北邻石垭口村。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15户,有乡村人口950人,其中农业人口950人,劳动力58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33人。

全村国土面积7.68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8.6℃,年降水量105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269.2亩,人均耕地1.34亩,林地9744.2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191元。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4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镇小村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镇,地处石林镇东北边,距石林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石林镇道路为柏油路路面,交通方便,距县城18公里。东邻月湖村委会,南邻水塘铺村委会,西邻北大村村委会,北邻天生关村委会。辖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82户,有乡村人口1872,其中农业人口1872人,劳动力11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80人。全村国土面积15.5平方公里,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14.2℃,年降水量85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粮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128.5亩,人均耕地1.137亩,林地7354.9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粮、畜、烤烟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28.5亩(其中:田771亩,地1357.5亩),人均耕地1.17亩,主要种植粮、烟等作物;拥有林地7354.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74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636.75亩,其中养殖面积300亩;荒山荒地5113.65亩,其他面积8016.15亩。有石灰石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82户通自来水,有482户通电,有3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6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100%、62.2%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户(分别占总数的16.6%和 4.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路面 ;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农用运输车10辆,拖拉机128辆,摩托车6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6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0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00亩,有效灌溉率为 28.1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2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4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7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33.1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88.18万元,占总收入的36.6%;畜牧业收入460万元,占总收入的 55.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290头,肉牛74头,肉羊945头);渔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2%;林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 1.9%;第二、三产业收入32万元,占总收入的 3.84%;工资性收入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6人(占劳动力的 5.54%),在省内务工53人,到省外务工13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粮、烟、畜,主要销售往本县。2008年主要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5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30.36%。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482户,乡村人口共1872人, 其中男性934人,女性938人。农业人口1872人,劳动力1190人。该村以彝族,汉族为主(是彝族,汉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124人,汉族748人。

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841人,参合率98.3%;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9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人畜混居的农户21户,占农户总数的 1.12%。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小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石林镇中学。距离中学2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80人,其中小学生120人,中学生260人。

该村建有业余文娱宣传队16个。

200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2005年被评为民主发法治示范村

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2008年被评为林权改革工作先进单位

5 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顺濞乡小村村

该行政村隶属漾濞彝族自治县顺濞乡,地处顺濞乡北边,距顺濞乡政府所在地9.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45公里。东邻哈腊左村,南邻顺濞村,西邻顺濞村,北邻新村村。辖小村、上小村 、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30户,有乡村人口1514人,其中农业人口1514人,劳动力91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16人。

全村国土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拔1,871.00米,年平均气温14.64 ℃,年降水量1,084.44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303.00 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31375.5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6.00元。该村不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6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长麦地村

村情概况

长麦地村是耿家营彝族苗族乡玉鼓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2.5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国土面积1.37平方公里,海拔1560米,年平均气温16.32℃,年降水量1056.5毫米,适宜种植粮、烟、果等农作物。有耕地285亩,其中人均耕地 0.8亩;有林地 660.9亩。有农户106户,有乡村人口333人,其中农业人口333人,劳动力2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3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4.8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9.23万元,占总收入的41.99%;畜牧业收入28.02万元,占总收入的16.9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69头,肉羊49头);林业收入13.18万元,占总收入的7.99%;第二、三产业收入24.73万元,占总收入的15%;工资性收入9.71万元,占总收入的 5.89%。农民人均纯收入283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7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人(占劳动力的6.36%),在省内务工12人,到省外务工2人。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面积285亩(其中:田180亩,地105亩),人均耕地0.8亩,主要种植粮、烟等作物;拥有林地 660.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6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74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10.4亩,荒山荒地512.6亩,其他面积281.8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06户通自来水,有106户通电,有10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5户(分别占总数的59.4%和42.45%)。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3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0亩,有效灌溉率为63.1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8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5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0.5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0.04万元,占总收入的42.1%;畜牧业收入32.4万元,占总收入的16.9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69头,肉羊49头);林业收入13.18万元,占总收入的7.99%;第二、三产业收入24.73万元,占总收入的15%;工资性收入16.8万元,占总收入的 5.89%。农民人均纯收入339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6.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人(占劳动力的6.36%),在省内务工12人,到省外务工2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往本县。2010年 全村主要产业销售总收入72.0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7.8%。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林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林果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06户,共有乡村人口333人,其中男性173人,女性160人。其中农业人口333人,劳动力22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298人、彝族32人,回族3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人,占人口总数的0.84%(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3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5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5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15户,占农户总数的14.15%。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玉鼓小学,中学生就读到耿家营民族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5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30人,中学生11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1.1万元,有固定资产9.08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2.0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14人,党员中男党员11 人,女党员3人。

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13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土地零散,不易管理,缺乏资金。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加强领导,积极探索,组织发展林果蔬菜业。

7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永定镇下村村

小村隶属于永定镇束刻村委会,属半山区。位于永定镇东北边,距离村委会0.5公里,距离镇政府10公里。国土面积3.25平方公里,海拔2080米,年平均气温13.9℃,年降水量84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280亩,其中人均耕地1.7亩;有林地366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2户,有乡村人口174人,其中农业人口174人,劳动力13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8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县金源乡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村,隶属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地处金源乡乡东边,距乡政府所在地7.6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72公里。东邻东川区阿旺镇,南邻高峰村委会,西邻金源村委会,北邻妥托村委会。小村村辖小村、大村子等12个村民小组,农户606户,有乡村人口2337人,其中农业人口2337人,劳动力141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51人。

全村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海拔1806米,年平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100 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942 亩,人均耕地0.77亩,林地4488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基础建设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该村有453户通自来水,有6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5.6%)。有60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7.3%),不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2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24户(分别占总数的32.7%和30%)。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7.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7.3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车11辆,摩托120辆。全村无有效灌溉面积和高稳产农田地。

到2008年底,该村有太阳能13户、无沼气池、小水窖和“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全村有1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0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没有自然村通路灯。有1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

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43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635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70万元,占总收入的74.1%;畜牧业收入154 万元,占总收入的23.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923 头,肉牛182头,肉羊701头);第二、三产业收入48万元,占总收入的1.7%。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养殖等为主。该村外出务工收入12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3人(占劳动力的8.4%),在省内务工281人,到省外务工22人。

新农村建设

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9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鲁纳乡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自然村隶属于鲁纳乡雨沐村委会,属于山区 。位于鲁纳乡北边,距离雨沐村委会2公里,距离鲁纳乡11公里,国土面积1.95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8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159.8亩,人均耕地0.46亩;有林地1272.6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9户,有乡村人口345人,其中:农业人口345人,劳动力21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3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务工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9.8亩(其中:水田28.48亩,旱地131.32亩),人均耕地0.46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272.6亩,草地54亩;荒山荒地997.7亩,其他面积442.18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40.8%;畜牧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5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50头,肉牛40头,肉羊7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8.2%;工资性收入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5元,农民收入以务工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8人(占劳动力的70.1%),在省内务工145人,到省外务工3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全村有79户通自来水,有7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7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50.6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户(分别占总数的37.97%和26.58%)。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1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4辆。 全村建有小水窖7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50户。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9户,共乡村人口345人,其中:男性178人,女性167人。其中:农业人口345人,劳动力211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22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3.33%;享受低保9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1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雨沐小学,中学生就读到鲁纳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11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0人,其中:小学生30人,中学生20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9.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3个,党员总数13人,其中:男党员10人,女党员3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信息闭塞、科学技术水平低、自然条件恶劣。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烤烟。至“十一五”期末,种植核桃800亩,发展猪350头、牛80头、羊30只,转移劳动力15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515元增加到3000元。

10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镇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村隶属于中安镇 海田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中安镇西北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中安镇16公里。国土面积1.21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3.7℃,年降水量86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720亩,其中人均耕地0.78亩;有林地8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55户,有乡村人口978人,其中农业人口978人,劳动力55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8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1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务工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1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9万元;畜牧业收入35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580万元,工资性收入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1元,农民收入以务工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占劳动力的3.6%),在省内务工19人,到省外务工1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230户通自来水。有25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9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7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7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8户(分别占总数的69%和62%)。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8辆,农用运输车5辆,拖拉机15辆,摩托车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7户。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8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其他结构住房。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20亩(其中:田35亩,地685亩),人均耕地0.78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800亩,其他面积15.13亩。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55户,共乡村人口978人,其中男性495人,女性483人。其中农业人口978人,劳动力554人。该村无少数民族。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80人;享受低保45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7人,有五保户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 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6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37户,占农户总数的15%。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海田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中安镇第二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8公里,距离中学1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2人,其中小学生104人,中学生28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3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2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组帐村管,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

基层组织

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4人,党员中男党员12人,女党员2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3人。

发展重点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种养业,扶持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猪300头,牛50头,羊1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100人。

11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村隶属于板桥镇牛补歹居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板桥镇北边,距离居委会6公里,距离板桥镇7公里。国土面积1.3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612.2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99亩,其中人均耕地0.54亩;有林地764.1亩。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2户,乡村人口340人,其中农业人口340人,劳动力21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75.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2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工业、运输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5.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5.7万元;畜牧业收入141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84头,肉牛1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543万元;工资性收入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25元,农民收入以工业、运输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万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在省内务工8人,到省外务工2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有均已通电、通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户。

该村已通公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8辆,拖拉机26辆,摩托车17辆。全村装有太阳能15户,建有小水窖1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0亩,有效灌溉率为60.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2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为主,其中有2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的房屋。

12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丹凤镇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村隶属于丹凤镇法雨村委会 ,属于山区。位于丹凤镇南边,距离法雨村委会2公里,距离丹凤镇16公里。国土面积4.78亩,海拔1858米,年平均气温13.9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358亩,其中人均耕地1亩;有林地42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5户,有乡村人口354人,其中农业人口354人,劳动力15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5万元,占总收入的56%;畜牧业收入40万元,占总收入的3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0头,肉牛20头,肉羊316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0万元,;工资性收入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7元,农民收入以出售农副产品、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在省内务工20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 ,无路灯。全村有75户通自来水,有6户饮用井水。有7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5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分别占总数的 25%和2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1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3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村隶属于小百户镇老母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小百镇南边,距离村委会4 公里,距离镇20公里。国土面积7.89亩,海拔192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烤烟包谷等农作物。有耕地218亩,其中人均耕地1.03亩;有林地99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5户,有乡村人口213人,其中农业人口230人,劳动力11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7元。该村属于 中等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 81.96 %;畜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 13.1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5头,肉牛2头,肉羊28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 0 %;林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 1.6 %;第二、三产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 0 %;工资性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 3.2 %。农民人均纯收入1970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 3.5 %),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0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话,有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55户饮用井水,有5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55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 0%和 8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户(分别占总数的 25.5 %和1.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2辆,摩托车3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5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0亩,有效灌溉率为 68.8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 亩。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14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小村村

村情概况

该村隶属于板桥镇长湖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板桥镇北边,距离长湖村委会3.6 公里,距离板桥镇政府所在地11.6公里。国土面积有410.23 亩,海拔1857 米,年平均气温 14.9℃,年降水量975 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洋芋 等农作物。有耕地199 亩,其中人均耕地0.78 亩;有林地 200亩。全村辖1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 71户,有乡村人口 258人,其中农业人口 255人,劳动力149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0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9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8.75 元。该村属于中等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5.5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32.06%;畜牧业收入 13万元,占总收入的 19.8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213头,肉羊5 头);林业收入 1.5万元,占总收入的 2.29%;第二、三产业收入20.9 万元,占总收入的31.91 %;工资性收入5.1 万元,占总收入的7.79 %。农民人均纯收入 2938.7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 人(占劳动力的4.03 %),在省内务工 4人,到省外务工 2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 、通电 、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71 户通自来水。有71 户通电,有 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0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70.42 %和 70.4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8户(分别占总数的18.31 %和11.27 %)。该村到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5.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 辆,拖拉机 6辆,摩托车 2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 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26亩,有效灌溉率为63.3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2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9 亩。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1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4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15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大坡乡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隶属于大坡乡章溪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大坡乡西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乡政府17公里。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108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万寿菊等农作物。有耕地277.6亩,人均耕地1.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3户,有乡村人口199人,其中农业人口199人,劳动力12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万寿菊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43.3万元,占总收入的46%;畜牧业收入26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9头,肉牛1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30.16万元;工资性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2元,农民收入以烤烟、万寿菊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人,在省内务工3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2户通自来水,有41户饮用井水。有4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25辆,摩托车3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5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6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倘塘镇小村村

小村隶属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贝古行政村,地处山区。位于倘塘镇西北边,距离贝古村委会1公里,距离倘塘镇18公里国土面积1.75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15亩(其中:地1015亩),人均耕地2.37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240亩,水面面积24亩,无养殖、草地面积;荒山荒地330亩,其他面积16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17.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2.5万元,占总收入的41.73%;畜牧业收入92万元,占总收入的28.9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14头,肉牛7头,肉羊9头);林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31%;第二、三产业收入75.7万元,工资性收入16.5万元,占总收入的5.20%。农民人均纯收入3315.3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人(占劳动力的9.52%),在省内务工18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8户通自来水,有41户饮用井水,有10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34.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户(分别占总数的19.44%和19.44%);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24辆;全村建有小水窖45口。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107户,共有乡村人口429人,其中男性223人,女性206人。其中农业人口424人,劳动力247人。该村以汉族居住为主,其中彝族3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人,占人口总数的0.2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4人,参合率78.77%;享受低保1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8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贝古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镇一.二中。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8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1人,其中小学生55人,中学生26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15亩。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5人,党员中男党员4人,女党员1人;团员1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人畜饮水困难,交通闭塞;

2、经济结构单一,增收致富困难;

3、科教文卫发展滞后;

4还未进农电网改造。

该村发展思路和重点

1、多方筹集资金;

2、解决“八难”问题;

3、特别是积极争取农电网改造。

17 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苍山西镇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村隶属于苍山西镇金牛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苍山西镇东边,距离金牛村委会2 公里,距离镇8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4.66亩,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8.1℃,年降水量1023.5毫米,适宜种植核桃等农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51.26亩(其中:田228.42亩,地22.84亩),人均耕地.71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6373.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4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76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3亩,其中养殖面积13亩;荒山荒地35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84户通自来水,有8.5户饮用井水,有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8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89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该村到乡镇道路为wc 路(或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5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3辆,摩托车5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80.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1 亩。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5.8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59万元,占总收入的19.3%;畜牧业收入24.91万元,占总收入的19.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20头,肉牛18头,肉羊20头);渔业收入0.6万元,占总收入的0.47%;林业收入5.5万元,占总收入的 %;第二、三产业收入50.24万元,占总收入的39.6%;工资性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16.6%。农民人均纯收入160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7人(占劳动力的20.4%),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26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主要销售往本县。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5.2万元。该村发展核桃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89户,乡村人口356人,其中男性174人,女性182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人,劳动力24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22人,其他民族5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86人,享受低保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8.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金牛完小完小,中学生就读到苍山西镇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8.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9人,其中小学生10人,中学生9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8.4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

基层组织

该村党员总数7人,党员中男党员6 人,女党员1人。团员8人。

18 云南省永胜县片角乡东华村委会小村村

村情概况

小村隶属于片角乡东华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 片角乡北边,距离东华村委会5 公里,距离片角乡 38公里。国土面积 0.13 亩,海拔 1342 米,年平均气温 19.6 ℃,年降水量 550 毫米,适宜种植玉米 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 74.34 亩,其中人均耕地 0.95 亩;有林地 6 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 18 户,有乡村人口 78 人,其中农业人口 78 人,劳动力 50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8.0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30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 74.34 亩(其中:田 19.33 亩,地 55.01 亩),人均耕地 0.95 亩,主要种植玉米 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 6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 6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8 亩,主要种植花椒 石榴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2 亩,其中养殖面积 1.5 亩;草地 0亩;荒山荒地 110 亩,其他面积 0 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未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无路灯。全村有 0 户通自来水,有 0 户饮用井水,有 18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100%)。有 0 户通电,有 0户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5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0%、0 %和 27.7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0 户(分别占总数的 0 %和 0 %)。

该村到片角乡道路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山间小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 18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18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0 辆,拖拉机 0 辆,摩托车 0 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0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0 户;建有小水窖 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 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0 亩,有效灌溉率为 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0,0,10,8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0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0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10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8.07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4.7 万元,占总收入的 58.3 %;畜牧业收入 1.34 万元,占总收入的 16.6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5 头,肉牛 10 头,肉羊 30 头);渔业收入0.03万元,占总收入的 0.32 %;林业收入 1.54 万元,占总收入的 19.02 %;第二、三产业收入0.46万元,占总收入的 5.71 %;工资性收入 0 万元,占总收入的 0 %。农民人均纯收入 630 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0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0 人(占劳动力的 %),在省内务工 0 人,到省外务工 0 人。

19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小村村

乡村概况

小村隶属于河西镇螺吉村委会。位于河西镇南边,距离河西镇2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1505.2亩,海拔1805米,年平均气温15.2℃,适合种植粮食、蔬菜、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74亩,人均耕地0.76亩,共有经济林果地40亩。全村有农户225户,共644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622人,劳动力387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76.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2007年小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376.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畜牧业收入7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3%;渔业收入4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1%;林业收入10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04%。外出劳务收入5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36347元,人均纯收入3964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163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43户。

2007年底全村有汽车28辆,拖拉机4台,摩托车65辆。

基础设施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四通。全村225户还在饮用井水,22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225户通电,12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25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6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全村共有36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1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00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