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释义

经济学院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成立于1982年的经济管理系,1997年更名为商学院,2000年学校教学机构调整组建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现有职工64人,其中教授(兼职教授)15人,博士6人,副教授15人。专业教师中60%以上拥有博士、硕士学位。 经济学院现有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二个,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经济学、金融学本科专业四个。下设统计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系、金融系、商务实践中心、经济研究所、中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院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

学院简介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进,开拓创新,经济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可喜成果。近年来,独立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级教改课题一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三十余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基本形成了一支精干的教学科研队伍。经济学院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把本科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教学放在首位,强调大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多次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在安徽省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及一批校级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的带动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风和学风建设成绩显著,。在国家四、六级英语和计算机考试中的优良率和及格率在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大大超过全国重点院校。

近年来,经济学院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每年向国外选派留学生,同时,每年接受外国留学生。目前经济学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经济学院的毕业生因其基本功扎实,开拓应变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院定位

学院定位:院徽 院风 院训

院徽

院徽的中心图案是由大写“J”构成,象正展翅高飞在无垠蓝天中的一只白鸽。大写“J”正是“经济”两字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所以这只象征着追求光明、理想和希望的白鸽正代表了经济学院这支充满朝气和希望的队伍。中心“J”图形为“经”和“济”两字右侧第一笔画的抽象表现,这也象征着经济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和魄力。

蓬勃发展中的经济学院,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生素质不断加强,在学校开展的多项评比中,已连续多年取得不俗的成绩,这充分展现了经济人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

如今的经济学院正象一只自由遨游在蓝天中的白鸽,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和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院风

我院院风为“实”,取“诚实”、“务实”、“踏实”、“求实”、“真才实学”之寓意。

意喻:为人要诚实,做事要务实,学习要踏实,做学问要求实,惟如此,将来才能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院训

院训为:经世济民务实守信

意指:广大教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上,以“经世济民”之理念激励工作,以“务实守信”之品格塑造学生;学生以追求“经世济民”之雄才为成长目标,以笃守“务实守信”之品质为行动准则。

学院领导

院长:李致平,男,教授,1959年生,1983年毕业于原华东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考取南京大学研究生,199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数量经济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与安徽工业大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马鞍山市经贸发展公司独立董事。曾获上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马鞍山市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

党总支书记:宋洪生,男,副教授,1958年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本科,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党务工作,同时一直担任大学生修养、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3部。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和"马鞍山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副院长:岳朝龙,男,副教授,1964年生,199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概率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发表论文18篇,其中国家级以上6篇,主持和参加了8项课题研究,其中获奖两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硕士生导师。

学科设置

研究生专业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目前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硕点。

产业经济学

本学科现有6名教授,8名副教授,其中有3人拥有博士学位,有2人正在攻读定向博士;2名被评为安徽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名被评为安徽省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教师,有3人在省级以上学会担任理事与常务理事。本学科教师已连续获得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和第七届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教育部项目一项,主持或参与其他省部级项目、横向项目多项;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近20篇。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也是近年来经济学理论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它以产业(industry)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索个别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和相应的公共政策,同时也研究产业间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经济技术关联及相应的产业政策。它对形成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量经济硕士点

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8人。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项目、国家统计局项目等20余项;获得省部、厅局级科技成果奖十多项;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问题》等国家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公开出版著作十余部。

本科生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本系概况 国际贸易系于2000年初成立,其前身国际贸易教研室于1986年成立,隶属原华东冶金学院经济管理系。本系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专业于1985~1987年筹备与组建,1988年开始招收"国际经济合作"专业(专科)学生。根据形势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1993年专业名称调整为"国际贸易";后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96年升格为本科专业(含国际金融方向)招生;1999年随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调整,归并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国际经贸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外经贸管理、调研咨询、政策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国际经贸理论功底、实务能力和发展潜力。并获得在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对外经贸基本理论、业务操作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3、了解、熟悉国际经贸规则与惯例,熟悉我国对外经贸政策、法规与制度;

4、了解并善于分析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商情及外贸政策;

5、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工具,并能从事外经贸业务工作;

6、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及其发展动态;

7、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素养。

统计学

统计学专业,1983年开设,当年招专科生,1987年开始招本科生,自第一届毕业生离校以来,已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000多名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在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数学基础,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投资理论及其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具有较深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事投资分析与管理、金融保险、市场调查与分析、统计分析与应用,既懂经济又懂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投资经济学、金融投资学、项目投资学、精算学、资产评估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投资预算与决策、应用统计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保险、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及拥挤分析应用软件(SAS)。

本专业要求有比较好的数学基础。

统计学专业培养计划

一、学制,学位

四年制本科,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良好的经济和管理、人文和数学等方面的素养,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本方法处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分析与应用,市场调查与策划,统计教育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统计人才。

学生应掌握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统计学研究和发展动态,具备从事统计分析、应用与管理,市场调查与策划,统计教育与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和经济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统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和分析经济数据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4.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

5.熟悉市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本程序,具备市场调查与策划、经济分析与应用的基本素质。

三、主干学科 统计学、经济学。

四、主干课程

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分析、国民经济核算、时间序列分析、经济预测与决策、市场调查与分析、经济分析应用软件—SAS,市场营销学、金融统计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公司金融。

五、双语教学课程 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

六、主要实践性教育环节

学年论文、商务实习、统计实务模拟、毕业设计。

七、专业方向与特色

专业方向:经济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

专业特色:统计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强调统计调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数量分析与软件应用相结合,强调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1.毕业标准:学生在校期间,在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计划要求,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

2.学位要求:符合学校关于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条例要求。九、相近专业金融学、数量经济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8: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