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萧山方言
释义

萧山话简介

据《萧山县志》,萧山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萧山话,有临绍小片鼻化韵丰富的特点,除萧山话外,临绍小片还包括临安、绍兴、诸暨、余姚等地的方言。萧山话以原萧山长河一带(现杭州市滨江区)语音为标准。

1.语音

萧山话有29个声母,45个韵母,8个声调。现在单个字读6个调的较为普遍,读8个调的人已较少。

表一:萧山话声母

塞音 p p’ b d t t’ g k k’

塞擦音 dz ts ts’ dʑ tɕ tɕ’ ʑ

擦音 v f z s ɕ ɦ h

鼻音 m n ɲ ŋ

边音 l ʔ表二:萧山话声调

声调(一)8个调 
 声调(二)6个调 

调类 调值 调类 调值

阴平 445 平声 445

阴上 44

阳平 23 上声 13

阳上 13

阴去 53 阴去 53

阳去 31 阳去 31

阴入 5 阴入 5

阳入 2 阳入 2

2.词汇

萧山方言词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普通话同形同义的词,如 “太阳”“风”“山”等;第二类是与普通话同形异义的词,如“顺手”(右手)等;第三类是普通话里不见或偶见,而在萧山话里常用的词,如雪雹子”(冰雹),“年脚边”(年底)等。

人称代词:萧山话的人称代词是由韵母的曲折变化构成复数,单、复数的形态变化显得较为规则。

形容词:萧山方言中AAB式重叠式形容词在口语中使用很普遍。

萧山话历史

吴语是汉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现代的吴语,仍然保存着一些在多数现代汉语方言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持了浊音和清音声母的分别,所谓“浊音”,现在吴语中的“浊音”包括“清音浊流”(分布在北部吴语区)和“真”浊音(分布在浙南)。浊音的发音需要振动声带,比如英语中的b、d、g、z都是和吴语一样的浊音,普通话的b、d、g、z则是清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萧山人学普通话特别难的原因之一,但是方言有方言的优势,有他自己的特色,尤其是萧山方言,他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特点,这对我们学习古汉语知识有相当大的帮助。

萧山方言不仅与古汉语有联系,与现代汉语也有相同之处。萧山话中的“何”(hò)无论是代人、物、事、空间,原因、目的、行为等,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除语音外,语义与语法结构可以说是能基本对应,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有语调有点有不同。

萧山话流行的地域不小,萧山话在浙北、萧绍平原地区都能听懂,北至上海,南到诸暨,东到绍兴,有相当的历史性与广泛性。萧山人用萧山话沟通更直接更明了,萧山话中还有许多值得传承的谚语,有些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大家看杭州电视台把安峰的《阿六头说新闻》与翁仁康的《我和你说》搞得多红火,证明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是有它的亲和力与实际应用价值的。

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奥秘之一吧。

萧山话案例

早就听说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有个讲方言的节目——《我和你说》,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今天晚上看翁仁康《我和你说》的新闻时候,脑子里突发奇想,我们公司很多同事都不太懂萧山话,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萧山人为何不趁机写点萧山话给大家看看呢?也算是与大家在公司里的一次学习交流吧。正所谓欲做萧山人,先学萧山话。

—— 打铁书生

“庞友们,噶半哪个或,好勿啦。日早天气蛮好哒,可以出去倘一倘。” (翻译:朋友们,最近怎么样,好不好啊。今天天气很好啊,可以出去走走。)见面先问声好,也许各位看官刚读的时候会噎着,但是当你读顺以后,你就会觉得萧山话很有趣、很随和、很江南,这就是我们萧山独特的方言。

现代萧山话传统代词系统的弱化倾向

1“何西”的淡出

综上所述,萧山话中疑问代词系统,具有其显明地方特点,但就其语义类型分工来看,“何X”和“哪X”的模式与现代汉语中“什么”和“哪”的模式很接近,尤其是普通话中“什么”用法的拓展,使得萧山话中与“什么”处于相当位置的“何西”也相应地有了类似的发展。但“何些“在萧山话中虽然语意为“多少”、“哪些”、“怎么样”但语音语调因说话背景难有规律可循,在语义上也较特殊,这种口语用法已经开始少见,一般大都用“多少”“哪些”“怎么样”来替代,语义变得单纯明确起来。

2语境依赖增强

萧山话中的疑问代词与现代汉语的词语一样,不能离开具体的语义环境或背景。如现代汉语的“我去看病”,医生说时是给病人医病,病人说时是去让医生治病。萧山话的“哪噶套”,问话人指的是“什么样”、“怎么样”,而答话人的“哪噶套”是指“这么样”、“这样子”。不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就难懂或误解其意。但在具体的语义环境下,方言障碍也就不明显了。常见的是,说土语者指着某样物品说“诺”或说“诺!来答阁里”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开放的语言环境中,萧山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沟通并没有太大困难。萧山话中一些土语色彩过重的疑问代词,在与外来人员的交往中,将趋向逐步同化,因为具体的语言环境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分化现象突出

语言分化为不同方言是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方言形成以后,如果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的状态,方言就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自己所从属的语言的发展趋势,继续作为该语的方言。①如上海人永远使用上海方言,杭州人始终说杭州话。由于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又主要在一定区域内使用,因此也就习惯地以地区来指称。萧山的中西部以标准萧山话著称,本文的疑问代词亦以此展开分析的。而到了萧山南部,由于同诸暨一带的人缔结姻缘的较多,生活上交往较频,因而产生了萧山方言中的“亲属语言”,语言中交杂浓重的诸暨口音,这种语言现象在楼塔一带盛为流行。在楼塔、临浦两地,共同把“何”(hó)发成hè(喝)的音(后舌擦音),如“何个”(hè gé),“个”的发音短而轻,有弱化和脱落的现象。萧山东部的瓜沥、头蓬一带,也因交往与婚姻关系,融入了绍兴话的成分,也产生了“亲属语言”。语音语调中带有较重的绍兴话的口音。比较明显的“何个”发“海(háī)个”或“哈(hǒ)个”的音;

“怎么样”说成“呐(nè)噶套”或“什噶套”,把“是不是”说成“阂老”(hé lǎo)。有时还把某样东西说成“格个佬舌头”。无论萧山话怎么分化,其疑问代词系统从词汇和语法上看仍是稳定的,差别仅在语音而已。而方言分化本身,则是对语言地方浓度的稀释。

4共同语化加速

同一方言或土语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差异是方言分化,而方言的分化往往代表某一传统的方言土语的消失过程。所以从萧山话的分化现象看,其共同语化现象正在加速。经济高速发展的萧山,正在经受汉语普通话的强力冲击。然而,不少萧山人仍在使用萧山话这一现象反造成了语言交流的障碍,年龄越大交流障碍越大,年龄大小对交流的影响程度是成正比的。周恩来同志在一九五八年指出:“解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统一,全国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使用一种共同语言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我国汉族人民中努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①

推广普通话,即推广民族共同语,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不能用人为的力量消灭的,它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逐步缩小自己的作用,最后趋向消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3: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