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朗秋歌图 |
释义 | 款识“印玺写于津门”,钤白文印“萧朗印信”,是萧朗先生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件有代表性的作品。 基本信息【名称】萧朗秋歌图 【类别】中国名画、国画 【年代】现代 1990年 【作者】萧朗 【规格】纸本,设色,纵:69厘米,横:45.5厘米 作品简介此作寥寥数笔、一气呵成,通过秀润、酣畅的笔墨将秋天所特有的明净、萧疏的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韵味无穷,实为上乘之作。 作品赏析画家用饱含水分的羊毫大笔蘸以浓淡不同的墨色,以泼墨之势,由下而上,依次写出中间一株玉米的大叶、秸秆和花蕊,用笔有整有碎,泼辣老练;然后调转笔锋顺势画出左右两株,浓淡、干枯变化既丰富又微妙。从画面上来看,画家很善于通过制造矛盾来取“势”。他曾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图的十六字法则,即“一大一小,一长‘短,一多一少,一纵一横”。在这件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这一法则的完美演绎。画面中作为主体的一株玉米所占画幅面积大,个头儿高,笔墨层次变化丰富。左右两边的两株所占画幅面积则相对小,个头儿矮,刻画洗练、概括。左边景物稀疏、空灵,秸秆向左侧倾斜。右边两株则相对集中并向右侧倾斜。玉米的秸秆呈向上生长的趋势,大叶则横向生长排列。景物之间参差错落、各具形态。在接近画面中心的显眼位置,用勾线设色的工笔淡彩法写出蝈蝈这一“主角”。其身躯向左侧倾斜,刚好与左侧那株玉米的倾斜方向形成一种平行呼应关系,起到很好的平衡画面重心的作用。最后迂想妙得,在画幅的左上方补画一只野蜂,又给画面增添许多生趣。仔细体会这件作品,我们不难体会到,在寂静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玉米地中,蝈蝈饱餐之后所发出的欢快的歌唱声和野蜂忙碌于采摘田间花粉时翅膀所发出的嗡嗡声,这种田园诗意般的来自大自然的纯净的“天籁”之音正是画家苦心经营的结晶。 在《萍香阁论画》中,萧朗谈道:“中国画讲究笔墨精妙、气韵生动,做到实难。但求精品,无精品,何能传世?何能奉献?艺海滔滔,优胜劣汰,古今皆然。好画无言,世人争传;劣品欺世,自不能长久。每念及此,不寒而栗。”先生对用笔用墨之考究、作画态度之认真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件《秋歌图》中,他更是精益求精。除前面分析的章法构图之外,其笔墨挥洒既随意率真、大气磅礴又不失严整、精致、微妙,用笔或中锋、或侧锋、或逆锋、或拖笔、或戳点,每一笔都有各自的形态和细微变化,绝无雷同或是程式化的笔墨表现。显眼的大叶往往由大小、浓淡、用笔方向和方式不同的几笔完成,起辅助、点缀作用的叶片则用一笔,有的甚至以一个大墨点来概括,变化既丰富又遵循了植物自然的形态和生长规律,同时抒发了画家心中对寂静、萧疏的感慨。观其用墨,浓、淡、干、湿变化皆随着其不同的运腕方式而自然生发,很秀润,也很精微,丝毫不显生硬、火气。蝈蝈和野蜂的刻画极尽生动之致,设色清新、得体,与其水墨相互映发、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萧朗自15岁开始跟随王雪涛学习花鸟画,前后共达2‘年。其间虽遍学五代、宋、元以来诸名家、大家的作品,但始终都没有脱离其师王雪涛的影子。上世纪60年代,他开始探索如何超越、发展自己老师的道路,一变其师王雪涛笔墨之俏、帅为严整,浑厚、练达,使作品更加富有个人的性情和面貌。他的变法尝试取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可。他的老师就曾赞美道:“能从极似中蝉蜕而出,非印玺 (萧朗名)而谁何?”进入90年代,其笔墨挥洒更加大气磅礴、淋漓酣畅,章法更加严谨、成熟,笔墨益发简淡,而生机画意不减。王振德先生曾评其画“有宋代林椿般典雅;元代张中般自然,明代孙隆般活泼、陈淳般清逸、周之冕般畅达,清代恽南田般和谐、华新罗般灵妙、李复堂般潇洒,近现代虚谷般静穆、任伯年般严谨、吴昌硕般高华、齐白石般情趣、王梦白般精练、王雪涛般优美”。从这件《秋歌图》也可以体会出其博采诸家并融会贯通、为己所用的才华和功力。 画家简介萧朗,名印玺,号朗,别署萍香阁主人,1917年生,北京人。20世纪40年代起,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任教。现为天津市美协顾问。有《萧朗画集》、《萍香阁论画》、《写意禽鸟画苑》等行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