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萧景墓石辟邪
释义

景墓前现存石刻2种3件,其中石辟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西辟邪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于是又埋入原来地下。

简介

萧景墓东辟邪为雄兽,原来从腰部断为两段,左前腿、底座也断,1957年5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重修。现臀部略残,身长 3.80米,高3.50米,体围3.98米。昂首张口,长舌垂胸,右腿前迈。头有鬣毛,腹侧双翼,翼前部饰6根翎毛。胸前几缕勾云纹,仿佛长髯飘拂。整个辟邪体态肥硕,雄俊壮美。

萧景墓神道仅存一石柱,现存石柱为神道西侧石柱,是南朝陵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之一。

石柱于1957年由南京市文保会进行了提升维修。通高6.50米,往围2.48米。柱头为一饰有覆莲纹的圆盖,圆盖之上仁立着一只仰天长啸的小辟邪。小辟邪长0.84米,高0.5l米。柱身高4.20米,雕刻隐陷直刳棱纹24道。柱身上方接近圆盖处,有一长方形柱额,其上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23字,字迹清晰,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别有意趣的特殊书体在南朝陵墓神道石柱上仅存两例:一例是丹阳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神道东侧石柱;另一例便是萧景墓神道西侧石柱。这种特殊的书体,历史上称作“反左书”。

历史记载

据南朝梁时书法家庾元威在《论书》里介绍:“反左书者,大同中(534年-546年)东宫学士孔敬通所创。余见而达之,于是座上酬答诸君无不识者,遂呼为众中清闲法,今学者稍多,解者益寡。”著《宝刻丛编》的南宋陈思在《书小史》中注:孔敬通“能一笔草书,一行一断,婉约风流,特出天性,顷来莫有继者。又创为左右书,当时座上酬答,无有识者,应元威见而达之,遂呼为众中清闲法”。庾元威说“反左书”是梁朝大同年间孔敬通始创,然而萧顺之、萧景均葬于大同之前,其神道石柱建立的时间当不会相隔太久,因此,“反左书”始于孔敬通的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实际情况是,梁朝初年“反左书”出现,大同年间盛行,其后便销声匿迹,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绝响。

艺术价值

在柱额的侧面线刻有披衣担肩、赤脚手持莲花的“礼佛童子”图案。柱额之下浮雕有3个怒发冲冠、袒胸露腹、类似鬼形的负重力士像,可能与佛教有关。再下面依次饰有一圈绳辫纹和一圈交龙纹。柱座高0.98米,上圆下方,上为衔珠双螭,下为方形基座,基座四例刻有张口、吐舌的神怪纹饰。整个石柱造型精巧,装饰华美,是驰名中外的雕刻艺术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