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象阳 |
释义 | 简介象阳镇位於柳市平原中部偏东,柳市八镇之一,距柳市府前广场5公里。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万。 境北有象山(原名长山),取象山之阳之意定名象阳(山的南面称之为阳)。 象阳镇为浙江省吨粮建设试点镇,综合实力列全市第6位。 已形成以煤矿机电、工艺美术、彩色包装、五金电器、电子器件、医药美容等10多个产业体系。象阳镇是闻名海内外的“章光101”毛发再生精的生产基地。 行政规划象阳镇最早设置于民国三十六年,当时为柳市区象阳乡。建国后建制几经变迁,于1992年合并象东乡设象阳镇。今辖象阳一个居委会,三十五个行政村:荷盛、象山东岙、象山桥前、象山桥后、深河、高前、高后、上池头、高四、大河沿、大谟、彭桥、泮垟后横、泮垟前横、庄垟、柳南、龙根、下渎朱、寺前田垟、井虹寺前、晚斜阳、四板桥、荷堡、汤东、汤西、圆木社、山前马、谊山、路头石、汤岙余、大茅岭、万里桥、坭后、坭前、花浃。2011年,象阳镇并入柳市镇。 工业2008年象阳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3.8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37亿元。全年销售收入29.68亿元,同比增长8%。招商引资1000多万元。解决劳动就业人数10000多人。象阳镇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位居全市中等乡镇前列。现该镇拥有企业501家,规模以上企业62家,比以往增加了12家。集团公司2家,3家企业产值突破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约占全镇工业企业总数的12%,产值占全镇总产值的60%左右。 民间艺术之乡1998年4月,象阳镇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5月,又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又通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复评。象阳镇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能工巧匠辈出。现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品多种”的格局。后横村的黄杨木雕,寺前村的细纹刻纸,四板桥村的石雕,上池头村的画帘刺绣,汤岙余村的锻布绣片,汤东、汤西村的金漆圆木,下渎朱村的首饰龙,高后村的景泰蓝金丝彩釉画等风格独特、各具绝处。全镇有2000多人从事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和创作。象阳镇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屡屡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展赛上获奖,产品远销国外。陈余华、郑方杨等4人已获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术家称号。2009年7月,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象阳文化节”。 象阳镇有乐清粮仓之称,共有水田13000亩,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386吨,向国家售粮366万斤,多次被评为乐清市粮食生产先进镇。大谟、彭桥两村的粮食自给工程建设初具规模。全镇目前创办畜牧场5家,建立蔬菜基地530亩,并建立了柑桔、葡萄等水果基地。199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5905元。 象阳镇是闻名海内外的“101”毛发再生精的生产基地。此外,无线电元件、煤矿机械配件、低压电器、服装、饮料等多项产业得到积极发展,全镇现有7个工业小区,企业173家,1998年工业总产值43230万元。 象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先后评为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镇、温州金海岸文化明珠、温州市卫生镇。象阳镇历来重视党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乐清市率先成立便民全程办事中心,长期为民服务。2003年,象阳镇党委被评为温州市内先进基层党委,四板桥村党支部被评为省先进党组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