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象拔蚌 |
释义 | 象拔蚌:标准中文名称是太平洋潜泥蛤(Panopea abrupta),又名皇帝蚌、女神蛤,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红管,被人们称为“象拔蚌”。当地人并不吃象拔蚌,所以象拔蚌生长状况良好。但自从亚洲移民开始捕食北美的象拔蚌,使当地的象拔蚌变成濒临绝种。1996年中国市场开始人工养殖。 中文名称:象拔蚌 外文名称:(Panopea abrupta 别称:高雅海神蛤、皇蛤、管蛤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双壳纲 目:海螂目 科:潜泥蛤科 属:海神蛤属 分布区域: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 外形特征象拔蚌是商业名称,其种名太平洋潜泥蛤(Panopea abrupta),俗称高雅海神蛤、皇蛤、管蛤等,象拔蚌因其又大又多肉虹管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象拔蚌”。是蛤属的大型贝类。象拔蚌又称海笋,属于软体动物门,是一种海产贝类,个体有大有小,栖息地因种类而异。通常其两扇壳一样大,薄且脆,前端有锯齿、副壳、水管(也称为触须),这水管很像一条肥大粗壮的肉管子,当它寻觅食物时便伸展出来,形状宛如象拔一般,故得象拔蚌之美名。 分布范围象拔蚌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现在中国东南部沿海都有养殖。 生活环境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人工养殖3年驯化,可适应水温为0—25℃,在水温低于25℃的时候,广东可在冬季和翌年春季进行反季节养殖,盐度为27‰—32‰,栖息底质以沙泥为主,水深3—18米,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有关,一般为50-80 厘米。象拔蚌苗种在壳长5-10厘米时潜沙能力很强,一般潜入只需5分钟;壳长15厘米以上即失去匍匐与潜沙能力,终生营穴居生活,不再移动,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 生活习性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也可滤食沉积物和有机碎屑。象拔蚌的主要敌害是蟹、海星、蜗牛及鲽鱼等鱼类,成贝栖居于海底,有较强的保护能力。 生长繁殖象拔蚌前4年生长较快,1龄贝壳长5-6厘米,重36-40克;2龄贝壳长8-10厘米,重200-250 克;3龄贝壳长10-12 厘米,重400-500 克;4龄贝壳长12-15 厘米,重500-800克。随着年龄增长,贝壳生长渐变缓慢,但软体生长仍能继续,寿命可达100多年。象拔蚌的出肉率高,达60% -70%,其中主要食用部位为水管肌,占总食用量的30% -35%,每100克含热量81千卡、蛋白质14.4克、脂肪1.3克,具很高的营养价值。 象拔蚌雌雄异体,每年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7月,盛期为5-6月。个体产卵量达1000-2000 万粒,产卵水温为14-17 ℃。卵径为82微米,受精卵经4-5天,发育成D形幼虫(120-130 微米);10-12 天发育成壳顶幼虫(160-180 微米);30天左右幼虫下沉,随着变态,壳长达350-400 微米。 烹饪方法烹制象拔蚌热菜宜旺火速成,火候宁欠勿过,否则蚌肉易变老发轫,口感很差;调味宜淡色轻口,以突出成菜洁白清鲜之特色。其食法较多,既可熟食,也可生吃,酒楼食肆大多以烹制风味独特的“象拔蚌刺身”菜式吸引顾客,售价虽昂贵,但仍颇受消费者欢迎。 象拔蚌的烹制菜肴很多,比较有名的是:红汤象拔蚌、五彩象拔蚌、蒜蓉蒸象拔蚌、白灼象拔蚌、象拔蚌北菇鸡汤、韩式酱泡象拔蚌等。 鲜灼象拔蚌特色: 肉嫩而有弹性。 原料:象拔蚌1只。豉油皇少许。 制作: 1、取象拔蚌1只,去壳取肉,批成片。 2、锅内放半锅水,水煮沸时,投入批好的蚌肉片,立即捞出装盘,用豉油皇拌匀即可。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