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851年 |
释义 | 中国纪年851年,唐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大中五年 历史大事刘掾撰成《大中刑法总要格后敕》 大中五年(八五一)四月,刑部侍郎刘掾等奉诏纂《大中刑法总要格后敕》起于贞观二年(六二八)六月廿日,至大中五年四月十三日,共二百二十四年敕令,总计六百四十六门,二千一百六十五条,六十卷。撰成奏上颁行。 蒋偕撰成《李相国论事集》 大中五年(八五一),史官蒋偕编成《李相国论事集》七卷。该书系宪宗朝宰相李绛奏疏集,现存六卷,共六十五条,所记事起自元和二年(八0七),迄于元和八年。是研究宪宗朝政治、经济的重要文献。蒋偕,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历任右抬遗、右补阙、主客郎中兼史馆修撰。大中五年,与崔龟从等奉诏修成《续唐历》三十卷。八年,与牛丛等同修《文宗实录》。与兄系共续其父蒋义修国史,时称良史。 崔龟从撰成《续唐历》 大中五年(八五一)七月,宰相监修国史崔龟从等撰成《续唐历》二十二卷(一说三十卷)奏上。该书系编年体史书,记代宗大历十三年(七七八)至宪宗元和十五年(八二0)史事,以接续柳芳《唐历》。书已佚。崔龟从,字玄告,清河(今河北)人,元和十二年(八一七),登进士,又登贤良方正制科及书判拔萃二科,拜右拾遗。太和二年(八二八)改太常博士,擅长礼学,精历代沿革,屡奏言朝廷礼仪得失。转考功郎中、史馆修撰,九年,拜中书舍人。开成元年(八三六),出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刺史。三年,入为户部侍郎。大中四年,拜同平章事。六年罢相,出为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累历方镇卒。 郑嵎进土及第 大中五年(八五一),郑嵎进士及第。郑嵎,(生卒年不详),字宾光(一作先),籍贯不详。其长篇七言歌行《津阳门诗》约作于本年后。有《郑嵎诗集》(仅存《津阳门诗》一篇)传世。 周墀卒 周墀,字德升,汝南人。长庆二年(八二二)登进士,历藩镇幕僚。太和(八八七—八三五)末,入朝为起居郎。擅长古文,有史才,颇为文宗所重,补集贤学土,转考功员外郎。开成二年(八三七),知制浩,充翰林学士。四年,拜中书舍人。武宗即位,出为华州刺史、镇国军(今陕西华县)防御使。历江南西道(今江西南昌)、义成(今河南滑县)节度使,治军严整,有能政。大中元年(八四七)入朝为兵部侍郎、判度支。二年,拜同平章事,建言削改《元和实录》,居相位以直言见称于时。四年,罢任东川。五年(八五一)二月卒,年五十九岁。 裴休整顿漕运 大中五年(八五一)二月,以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自太和(八二七——八三五)以来,每年运江淮米不过四十万斛,沿途吏卒侵盗,以及沉没,运达渭仓(今陕西潼关北)不到二十万斛,大堕刘晏漕法。裴休尽知其弊,立漕法十条,遣吏整治漕运,每年运米至渭仓一百二十万斛。 宣宗选用儒臣安抚党项 自武宗发兵讨伐党项,连年无功,而馈饷不已。党项仍为边患。宣宗得悉党项骚扰系由边将侵掠其羊马,妄行诛杀,使党项不胜愤怒,故起兵反抗。大中五年(八五一)春,以右谏议大夫李福为夏绥(今内蒙白城子)节度使,自后选用儒臣以代边将之贪暴者,安抚党项百姓。由此党项遂安。 白敏中平南北党项 南山、平夏党项久未平定,宣宗颇厌用兵。大中五年(八五一)春,宰相崔铉建议遣大臣镇抚。三月,诏以白敏中为司空、同平章事,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及南北两路供军使兼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四月,敏中以左谏议大夫孙景商为其行军司马,知制诰蒋伸为节度副使,率军赴宁州(今甘肃宁县)。十日,定远城(今宁夏平罗南)使史元击破平夏党项于三交谷(夏州境内,今内蒙与陕西靖边交界地区)。敏中奏称平夏党项平定。八月,白敏中奏称南山党项请降。时用兵岁久,国用颇乏,诏赦南山党项,使其安业。十月,以党项既平,罢白敏中都统,仍为邠宁节度使。 诏诸道置教练使 大中五年(八五一,一作六年)五月,宣宗以诸道军备废弛,诏令各道慎择通晓兵法及武艺超群的军将二人为教练使,每年按时教阅武艺兵法。凡支郡有兵处,亦由本道点检训练。 吐蕃叛将论恐热入朝 吐蕃论恐热残虐无道,部将多叛,尚婢婢部将拓跋怀光诱降其众。恐热势孤,大中五年(八五一)五月,入唐来朝,求为河渭节度使,欲借唐声威招抚其众,重整旗鼓。宣宗不许,恐热怏怏而去,仍归落门川(今甘肃武山东南),聚其旧众,欲为边患。后久雨乏食,其众渐散,仅余三百人,奔往廓州(治今青海化隆西南)。 孙樵上书谏修佛寺 大中五年(八五一)六月,进士孙樵上书谏复佛寺,以为百姓男耕女织,尚不温饱,而僧尼不劳,却美衣精食,以十户百姓不能养一僧。武宗废佛,使十七万僧尼还俗,使天下一百七十万百姓得以苏息。陛下即位以来,修复佛寺,天下斧斤之声至今不绝,僧尼几复其旧。愿早降明诏,僧未复者勿复,寺未修者勿修,使百姓得以生息。宣宗不听。 张义潮献河湟十一州图籍 大中五年(八五一),沙州(今甘肃敦煌)防御使张义潮乘吐蕃内乱,发兵收复瓜(今甘肃玉门西北)、伊(今新疆哈密)、西(今新疆吐鲁番东)、甘(今甘肃张掖)、肃(今甘肃酒泉)、兰(今甘肃)、鄯(今青海乐都)、河(今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廓(今青海化隆西)十州。十月,遣其兄义泽奉十一州(包括沙州)图籍入朝进献。至此,唐河湟失地皆收复。 置归义军节度使 大中五年(八五一)十一月,宣宗以张义潮收复河湟十一州,诏置归义军节度使于沙州(今甘肃敦煌),以张义潮为节度使兼十一州观察使;以义潮判官曹义金为归义军长史。 史料记载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五年(辛未,公元八五一年) 春,二月,壬戌,天德军奏摄沙州刺史张义潮遣使来降。义潮,沙州人也,时吐蕃大乱,义潮阴结豪杰,谋自拔归唐。一旦,帅众被甲噪于州门,唐人皆应之,吐番守将惊走,义潮遂摄州事,奉表来降。以义潮为沙州防御使。 以兵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休,肃之子也。自太和以来,岁运江、淮米不过四十万斛,吏卒侵盗、沉没,舟达渭仓者什不三四,大堕刘晏之法。休穷究其弊,立漕法十条,岁运米至渭仓者百二十万斛。 上颇知党项之反由边帅利其羊马,数欺夺之,或妄诛杀,党项不胜愤怨,故反。乃以右谏议大夫李福为夏绥节度使。自是继选儒臣以代边帅之贪暴者,行日复面加戒励,党项由是遂安。福,石之弟也。 上以南山、平夏党项久未平,颇厌用兵。崔铉建议,宜遣大臣镇抚。三月,以白敏中为司空、同平章事,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南北两路供军使兼邠宁节度使。敏中请用裴度故事,择廷臣为将佐,许之。夏,四月,以左谏议大夫孙景商为左庶子,充邠宁行军司马;知制诰蒋伸为右庶子,充节度副使。伸,系之弟也。 初,上令白敏中为万寿公主选佳婿,敏中荐郑颢。时颢已昏卢氏,行至郑州,堂帖追还,颢甚衔之,由是数毁敏中于上。敏中将赴镇,言于上曰:“郑颢不乐尚主,怨臣入骨髓。臣在政府,无如臣何;今臣出外,颢必中伤,臣死无日矣!”上曰:“朕知之久矣,卿何言之晚邪!”命左右于禁中取小柽函以授敏中曰:“此皆郑郎谮卿之书也。朕若信之,岂任卿以至今日!”敏中归,置柽函于佛前,焚香事之。敏中军于宁州,壬子,定远城使史元破堂项九千馀帐于三交谷,敏中奏党项平。辛未,诏:“平夏党项,已就安贴。南山党项,闻出山者迫于饥寒,犹行钞掠,平夏不容,穷无所归。宜委李福存谕,于银、夏境内授以闲田。如能革心向化,则抚如赤子,从前为恶,一切不问,或有抑屈,听于本镇投牒自诉。若再犯疆场,或复入山林,不受教令,则诛讨无赦。将吏有功者甄奖,死伤者优恤。灵、夏、邠、鄜四道百姓,给复三年,邻道量免租税。向由边将贪鄙,致其怨叛,自今当更择廉良抚之。若复致侵叛,当先罪边将,后讨寇虏。” 吐蕃论恐热残虐,所部多叛。拓跋怀光使人说诱之,其众或散归部落,或降于怀光。恐热势孤,乃扬言于众曰:“吾今入朝于唐,借兵五十万来诛不服者,然后以渭州为国城,请唐册我为赞普,谁敢不从!”五月,恐热入朝,上遣左丞李景让就礼宾院问所欲。恐热气色骄倨,语言荒诞,求为河渭节度使。上不许,召对三殿,如常日胡客,劳赐遣还。恐热怏怏而去,复归落门川,聚其旧众,欲为边患。会久雨,乏食,众稍散,才有三百馀人,奔于廓州。 六月,立皇子润为鄂王。 进士孙樵上言:“百姓男耕女织,不自温饱,而群僧安坐华屋,美衣精馔,率以十户不能养一僧。武宗愤其然,发十七万僧,是天下一百七十万户始得苏息也。陛下即位以来,修复废寺,天下斧斤之声至今不绝,度僧几复其旧矣。陛下纵不能如武宗除积弊,奈何兴之于已废乎!日者陛下欲修国东门,谏官上言,遽为罢役。今所复之寺,岂若东门之急乎?所役之功,岂右东门之劳乎?愿早降明诏,僧未复者勿复,寺未修者勿修,庶几百姓犹得以息肩也。”秋,七月,中书门下奏:“陛下崇奉释氏,群下莫不奔走,恐财力有所不逮,因之生事扰人,望委所在长吏量加撙节。所度僧亦委选择有行业者,若容凶粗之人,则更非敬道也。乡村佛舍,请罢兵日修。”从之。 八月,白敏中奏,南山党项亦请降。时用兵岁久,国用颇乏,诏并赦南山党项,使之安业。 冬,十月,乙卯,中书门下奏:“今边事已息,而州府诸寺尚未毕功,望且令成之。其大县远于州府者,听置一寺,其乡村毋得更置佛舍。”从之。 戊辰,以户部侍郎魏谟同平章事,仍判户部。时上春秋已高,未立太子,群臣莫敢言。谟入谢,因言:“今海内无事,惟未建储副,使正人辅导,臣窃以为忧。”且泣。时人重之。 蓬、果群盗依阻鸡山,寇掠三川。以果州刺史王贽弘充三川行营都知兵马使,以讨之。 制以党项既平,罢白敏中教统,但以司空、平章事充邠宁节度使。张义潮发兵略定其旁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遣其兄义泽奉十一州图籍入见,于是河、湟之地尽入于唐。十一月,置归义军于沙州,以义潮为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又以义潮判官曹义金为归义军长史。 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龟从同平章事,充宣武节度使。 右羽林统军张直方坐出猎累日不还宿卫,贬左骁卫将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