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像少年啦飞驰 |
释义 | 长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是韩寒的第三本书。这本书是初涉社会,梦想变现实的尝试,有失望、迷惘,但不断追求。这部作品一出来就经受了盗版市场的冲击,并在成都、重庆、合肥等地大行其道。 书名:像少年啦飞驰 作者:韩寒 ISBN:9787506322522 页数:218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3-1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主要人物我,老枪,铁牛,老夏,一凡。 故事梗概我和铁牛从小生活在上海,我们在小学里无忧无虑地生活,讨论《圣斗士星矢》,如痴如醉地看动画片,加入所谓的帮派“黑龙帮”。后来我的女朋友陈小露跟着铁牛了,我无奈的同时和铁牛依然是铁哥们 。铁牛在一个暑假悄悄消失了。高中毕业后我考到了一个叫野山的地方的师范大学,在这里我认识一个叫 老夏的人。学校里大家都在混日子,成天跑到外面泡吧、踢球、闲逛。除了经常与喝酒之外,我和老夏开 始研究车,并逐渐沉迷于其中。 我通过学校的辩论赛意外获得了去香港的机会,而老夏更是离奇地和美女徐小芹结成了恋人关系。香 港之行并不愉快,回到学校后发现,这一段时间老夏和徐小芹关系迅速升温。老夏在校外租了房准备和徐 小芹同居,这时徐小芹却悄悄离开了他。徐小芹走后,老夏迅速振作起来,我和他又开始研究车。老夏买 了辆摩托车,在一次飙车中不小心撞伤了别人,在住院期间被学校开除。老夏离开后不久我也因为他人诬 陷“偷车”而被开除。 回到上海,我开始了文学创作,并获得了一些收入。在一个杂志社组织的笔会上,我认识了老枪。老 枪是个靠冒名写东西谋生的写手,生活过得很落魄,挣了稿费之后却奢侈地花完。经过艰难的努力,我和 老枪的剧本终于成功了,赚了很多钱,然后他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我开了个改装车的店铺,后来做不下 去就关掉了,从此过着闲适无聊的生活。 作者简介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作家。赛车手。已出版著作:《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毒》、《草》、《韩寒五年文集》、《长安乱》、《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光荣日》、《独唱团》、《他的国》、《青春》。 《像少年啦飞驰》序言这十多万个字我大概写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期间断断续续,往往到后来自己前面写的什么东西都不记得了,所以只好跳过重新叙述另一件事情。这仅仅是我的懒散造成的而并不是什么叙事风格或者文学技巧。在此先说清楚,免得到时候有什么专家权威之类的说什么话弄得大家不知所云。 在一年以前我还是一个现象,之后也有很多人争做什么现象,这些并非是我的意愿。我只是觉得,与其这么讨论还不如去做点什么。这场讨论丝毫没有意义。谁都无法改变谁。 《三重门》是一部我倾注很大心血的书,所以我不容许任何所谓专家教授权威学者之类没有看过就发表评论。我觉得那帮人很厉害,在没有看到作品的时候居然能够头头是道地去分析它。可能这就是受了“高等教育”所学会的本领。 同时我发现电视台的谈话节目是一个很愚蠢的东西,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参与这样的节目并且试图表达一些什么东西,这样的感觉尤其在北京做了几个节目以后特别明显。坐在台上的这些堂堂很高学历的专家居然能够在连我书皮是什么颜色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侃侃而谈我的文学水准到底如何,对此我觉得很遗憾。 这些本应该是小说的内容但是我怕人家当是虚构的。 几个月前上海一家电视台作了我一个做网站的朋友的一个谈话节目,当时台下齐刷刷十来个专家之类的人,对我朋友的现象提出这样那样的见解,比如你这个网站虽然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什么什么的或者说你的技术在我看来还是不全面的等等等等,然后我实在憋不住问他们说你们当中有谁知道他的网站的名字叫什么,结果没人看过。这是整个无聊的节目当中唯一一个不无聊的问题,可惜事后给删掉了。 过几天有人带给我看《人民日报》的一个评论,里面有一段话的大致内容是说“当韩寒以粗鲁不恭的语言打断几位教育界人士的话时,他们一例地保持着宽容的表情,并不因被冒犯而生气”,我想说的是,我不需要这类人的宽容,况且这些表情都是装出来的。而且就算你们不宽容我你们也不能怎样我,你们不能改变我就如同我不能改变你们。所以我只希望大家好好去做一些事情,不要一天到晚讨论此讨论彼的。 《三重门》以后有很多盗版和伪本,包括《三重门外》,《三重门续》,《生命力》等等。大家盗版我的书我没多大意见,只是希望可以尊重原著盗出水准,不要出现跳页漏页,不要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说是我写的,最好使用整书激光扫描而不要重新排版打字以免出现错别字。所谓盗亦有道说的就是盗版也要有道德,已经很暴利了,就多花一点工夫上去。 这是我的第三本书。 同时要说的是我不是什么愤青,除了有时候到车市看见好车的车价然后再对照一下国际市场售价的时候会愤青一回外,其余时间都不曾怨天尤人。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而已,对此我想其他人没什么必要来指点什么。 关于本书作品解读这部小说情节处理上比较乱,除了故事本身不够连续外,在关于老枪、一凡等人的描述在“我”大学前后均出现,并且没有点名时间。这部小说可以看出是一点点拼凑完成的,缺乏整体构思,虽然同是属于玩文字游戏的叙事风格,但情节明显不如《三重门》连贯。韩寒自己在书的前言中也有说到“这十多万个字我大概写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期间断断续续,往往到后来自己前面写的什么东西都不记得了,所以只好跳过重新叙述另一件事情”。 《像少年啦飞驰》是韩寒的第三部作品,第二部小说,基本确立了之后的《长安乱》《一座城池》《光荣日》的写作风格。这与韩寒在《三重门》的后记中写到的“内容空洞,主人公基本上没干什么事,就这么混混沌沌过着。”的说法吻合。从韩寒当时的经历来看,这是在他退学前夕出版的,当时他正在着手研究赛车,所以书中出现了很多关于与车有关的文字。 书中对中国当代教育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写中学老师的严酷势利,大学生生活的颓废,对教育持完全否定态度,没有辩证的看法。对于教育的问题采取一味的讽刺并未指出问题关键所在,这与当前的社会体制是有关系的。韩寒回避了几个关键问题,高考,这是中学教育的核心,就业,这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当这些都被忽略时,要谈教育问题显得十分空虚。而在另一方面,写当代文艺界的腐败,包括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员业务素质低下,大众的文艺欣赏趣味低下,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态度不严谨等一系列现象,这些无不反映了当代中国文艺界的现状,但一棍子打死则过于偏激,真正用虔诚严谨态度治学的人还很多。商业化的文学往往只考虑商业效益,而作为学术研究则完全不同。 在这本书出版前夕,“韩寒现象”成为一个被媒体热炒的词语。参与与韩寒有关的商业活动的“专家”大都是彻底追求名利的人,这些形象出现在书里都出现在书里,成为学术腐败的图腾。 书中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显得稚嫩,我印象最深刻的关于辩论。“我”厌恶辩论是因为我方的立论点总是与我们自身的观点违背的。事实上,这在辩论中根本不是个问题,辩论不是演讲,不是表面自己的态度,而是从一个反面分析问题。律师关注的只是当事人的最大利益,而不是争议。除此之外,还有“我”填志愿时那五个志愿的排列方式显得不伦不类。这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韩寒并没有深入了解,所以在叙述上显得很不真实。 整个故事是比较夸张的,因为韩寒认为小说的核心是文字,而不是情节,所以这部小说在情节上并不存在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有些地方出现为了文字游戏而铺设情节的做法,这在之后的《长安乱》中表现尤为突出。 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并没有显现出什么突出人物特征,比较苍白,而且人物大多比较阴暗,似乎没有出现什么正面的人物,使整部书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这也是韩寒在《一座城池》《光荣日》里沿袭的风格。 精彩片段·教书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碰上适合的女学生,育人这个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有一个女人爱上一个比自己小的男人,而那个比那个女人岁数小的男人并不喜欢比自己岁数大的女人。女人千方百计讨好那个男人而那个男人喜欢的另外一个女人不喜欢这个男人而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岁数小的男人而被第一个女人喜欢的男人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而那个被自己喜欢的女人而喜欢的那个比自己喜欢的女人岁数小的男人只不过是一个混混于是那个男人就让那个喜欢自己的女人接近想弄明白为什么女人会喜欢这样的男人希望可以挽回和自己喜欢的女人的缘分。正当剧情发展到连编剧都要搞不清楚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男人要和第一个男人抢那喜欢第一个男人的女人那个男人不喜欢这个女人只喜欢那个女人但是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对自己原来不喜欢的女人有了好感,而那个混混男人因为和喜欢第一个男人的女人出现了一些矛盾而分手于是这个女人就很想回到原来的男人身边而突然出现的男人就在里面挑拨关系使那个女人又和那个原来男人不喜欢而现在喜欢的女人产生了矛盾,可是那个混混男人要报复那个女人所以就要报复那个男人就和那个突然出现的男人一起抢那个女人于是那个女人看着三个男人不知道要挑哪个男人。 ·席间我们沟通困难。唯一一句大家都听明白的话是我们的一辩说的一句:THIS菜IS NOT VERY香。 对方忙点头说:YEAH,YEAH。 然后一辩小声在我耳边说:孙子乖。 ·当看到此公陈词滥调的东西以后,我就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诸如“太可惜了如果这个球不打偏就进了”和“这场辩论会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加废话的东西,就是“自从你离开我,我就哭得掉下眼泪”。 ·当年春天即将夏天,看到一个广告,叫“时间改变一切,惟有雷达表……”,马上去买了一个雷达表,后来发现蚊子增多,后悔不如买个雷达杀虫剂。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