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像距 |
释义 | 含义像距是像到平面镜(或透镜的光心)之间的距离.(物理中用v表示像距) 像距的实验获得由于凸面镜所成的像为缩小的虚像,不能在屏上成像,但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寻找像的位置。 这种方法的原理如图(二)4.13-1所示,当我们用一只眼观察AA′和BB′两根针时,如果两针离我们眼睛的距离不等,从OO′方向看,可以看到A、B两点在一条视线上,但稍微偏移一点眼睛的位置,如从mm′方向观察,就会发现A、B不在一条视线上(即出现视差)。如果两根针离眼睛的距离相等,如图(二)4.13-2,则无论从OO′方向,还是从mm′方向,看到A-B两点始终是重合的,即无视差。假定AA′是一根针的像,BB′是我们设置的探针,不断移动BB′的位置,出现无视差时,就可以认为B的位置就是A的位置,这样就可以确定像的位置了。这种方法称为“无视差法”。 实验装置如图(二)4.13-3所示,选一根粗的针作物体(图中AB),测出它离凸面镜顶点的距离u,再向镜内观察,在镜后上方放置一根较长的探针,不断调节探针位置,使它与凸面镜中看到的像无视差时(即探针的延长线与镜后的物像重合),测出探针到镜顶点的距离V。如此测出一组u和V值(在4-5个不同位置处测量),再算出相应的1/u和1/V值,作1/V-1/u的图象,应如图(二)4.13-4所示。由图线的截距可求出凸面镜的焦距。 用上述方法需要在镜后调整探针的距离,有些不便。如果借助一块平面镜就可以在镜前调整了。见图(二)4.13-5。 AB是物,A′B′是它的像,以xy作探针,放在平面镜前调整位置,或者调整平面镜的位置,使xy通过平面镜成的像x′y′与A′B′无视差。此时,测出xy距平面镜的距离d和平面镜距凸面镜顶点的距离S,则AB的像距 V=d-S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距像距法按照(1/焦距=1/物距+1/像距)这一公式计算焦距的方法就是物距像距法. 原理为: 一个凸透镜.从景物至镜片的距离,称物距;从镜片至所成投影之间的距离,称像距。物距与像距相制约,物距远像距就近,物距近像距就远。这种关系就是物距与像距间的共轭关系。 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通过镜片,会聚成一清晰的点,称为焦点,焦点与镜头间的距离称焦距。焦距长则成像大,反之则小 物距、像距、焦距间的关系是: 1/焦距=1/物距+1/像距 这是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照相机的镜头也可视为一个凸透镜,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同样如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