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湘乡龙洞 |
释义 | 湘乡龙洞的特点是洞里有洞,大洞串小洞,小洞连大洞。头洞甚大,高约10余米,宽约10米,长约在30米至35米之间,可纳数百人。洞门上方悬一吊石,舌状,约有2米多长,1米多宽,传说为龙舌。20世纪50年代两次土炮,炸去十之六七,雄伟状色减大半。四壁光滑如绸,有人说是龙舌之功,千百年来竟无有疑者。 尽管传说相当美丽动人,但从地质学的角度看,龙洞也不外乎是一种“喀斯特”现象,石灰岩的碳酸钙质,长期为水溶解而形成的“溶洞”。有人由此断定,很古的时候,庵子山大概是一片汪洋大海。 简介龙洞位于湘乡市龙洞镇,境内有一条长达千余米的石灰岩溶洞。 传说很久以前洞内出了一条龙而得名。以大、深、曲、奇而闻名。 石笋如床如锅,千姿百态,令人神往。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调查农民运动时,曾到过龙洞镇。 这里还有两处伟人旧居。 龙洞镇泉湖村陈赓旧居 龙洞镇楠香村谭政旧居 龙洞的传说 在北距韶山毛泽东旧居8公里,南距湘乡市城15公里的庵子山中有一个奇洞,传说为龙所居,故曰龙洞。现在的湘乡市龙洞镇因此而得名。 传说相传一条数千年卧伏于庵子山中的巨龙,耐不住深山石洞中的孤单寂寞,受不住修炼的千辛万苦,等不到修行期满便携珠强行破洞登天,终末成功。结果珠错道西北,死于现属湘乡白田镇的皂水,在那里留下一个“干杀龙”的地名。龙无珠,盲目走向东南 ,陈尸现属湘乡龙洞镇的泉湖地域,在那里亦留下一个“干杀龙”的地名。据说当时人们用30床竹簟盖龙尸,可见龙身之大。此地有块叫“龙头大丘”的稻田,顾名思义是这条龙尸头部摆放之处。从皂水和泉湖两处相同的“干杀龙”地名推测,这条龙和替它引道的珠均是因渴而死。如果此说在理,那么,这条龙的水哪里去了?当地老人云:此龙未成正果,性子又急,一出洞就把水尽数带出,冲倒洞前的一座小山,不仅造成了一条深达数米,宽达数米,长达数百米的沟壑,同时也造成了它自己的悲剧,功败垂成,令人叹惜。 特点第二洞和第三洞中满布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瑰丽而神奇,它们共同组成一幅幅多彩多姿的天然图景,真是琼瑶四面,景象万般。其有的似纱织成的“蚊帐”,有的似绫罗绸缎缝成的“被”,有的似铁打的“火钳”,有的似劈柴用的“斧”,有的似煮饭炒菜的“灶”,有的似盛酒的“壶”……这些当然都是人们传说中龙的家具、炊具及日常生活用品。最为有趣的是那只“铁锅”,与我们炒菜的锅一般无二,从洞顶一钟乳石乳头上滴落下来的小水珠直落其中,“叮咚”作响,清脆而又极富节奏,十分动听。 洞内长年流水不断,其水量有一部传统的“三人头”脚踏水车(旧时农用抽水工具)的水量。它顺着一条1米来宽的水沟直奔龙洞水库,成为库内蓄水的主要来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