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湘赣苏区反"围剿"
释义

中文名称: 湘赣苏区反"围剿"

又名: 湘赣苏区反围剿

发生时间: 1931年11月~1934年8月

发生地点: 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

事件介绍

1931年11月中旬,国民党军3个师分别由吉安、吉水、泰和、万安等地出动,进占永新、莲花、永阳等城镇,另2个师由攸县、茶陵向苏区推进。湘赣苏区红军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实行坚壁清野,灵活地进行游击战。12月初,以伏击手段,在澧田以东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四师1个营及永新县保安队。不久,独立第一师由上犹、塘江一带返回永新文竹,同独立第三师会合。随后,西进至莲花地区,迫使进占莲花地区的国民党军撤回萍乡。1932年1月后,湘赣苏区红军在湘赣军区总指挥张启龙、政治委员甘泗淇和红军第八军(2月,由独立第一、第三师合编而成)代军长李天柱(独立第一师师长)、代政治委员王震(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指挥下继续进行反"围剿"作战。至3月,苏区失地全部收复。

1933年3月中旬,国民党军3个师由酃县、茶陵、遂川、万安等地出发,对湘赣苏区再次进行"围剿"。在袁水地区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红八军,在军长萧克和湘赣军区总指挥兼红八军政治委员蔡会文率领下,急速返回永新,接着转到遂川地区寻机作战。4月7日,红八军在雩田歼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1个加强营。国民党军占领莲花、永新后。继续东进,企图围歼红八军于遂川、万安、泰和地区。红八军绕至永新牛田地区,使国民党军扑空。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进攻湘赣苏区的国民党军由永新退到宁冈和莲花地区。红八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群众配合下,展开广泛的游击活动,袭扰和疲惫国民党军。5月初,驻莲花的第六十三师在红军围困下,供应困难,派出4个营又1个连前往茶陵接运物资。6日,红八军、独立第十二师和茶陵独立团在其由茶陵返回时,于莲花县界化陇、九渡冲地区设伏,歼其大部。7日,击溃由莲花增援的2个团,两仗共俘国民党军第十五师和第十九师各1个旅护送弹药、粮食由茶陵前往莲花接济第六十三师。29日,红八军和独立第十二师在莲花县棠市地区进行截击,经半日激战,俘敌1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余支及大批物资,打破了国民党军对湘赣苏区的"围剿"。

11月,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的同时,以西路军第一纵队3个师为主,向湘赣苏区发动进攻。红六军团(6月由红八军改编的第十七师与调入的第十八师合编而成)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在莲花县梅花山等地经数日激战,毙俘国民党军1800余人,阻止了国民党军的进攻。1934年1月,国民党军再次发动进攻,并攻占梅花山,向永新推进。这时,红六军团第十七师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北渡袁水,会同湘鄂赣苏区的红军第十六师破坏南浔铁路(今南昌-九江),威胁南昌,以吸引赣江以东的国民党军,配合红军第一方面军作战,红十八师在湘赣苏区继续坚持斗争。3月25日,红十七师返回湘赣苏区,在安福县洋溪同红十八师会合。4月5日,国民党军第十五师由永新向沙市推进,红六军团在沙市、澧田大道以北地区设伏,当第十五师前卫第四十三旅进入伏击地域时,迅速以一部兵力割裂其与后续部队的联系,集中主力对第四十三旅发起猛烈突击,激战约3小时,全歼该旅,毙俘1600余人,缴枪2000余支(挺)。6月3日,国民党军第十六师3个旅和第六十二师的1个旅,向永新金华山阵地发起猛攻,红六军团同国民党军展开了20余天的阵地争夺战。6月底,国民党军第五十三师由安福、金田地区向永新东北的怀忠、桂林地区进攻。红六军团以第十八师在金华山坚守,第十七师转移到松山、神功山一带阻击第五十三师。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连续攻击下,红军阵地全部丢失。7月4日,红六军团转移到永新东南的牛田、津涧地区,准备恢复和依托井冈山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8月7日,红六军团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命令,退出湘赣苏区,向湖南中部转移,湘赣军区率地方武装继续在湘赣地区坚持斗争。

事件意义

湘赣苏区反"围剿"作战,极大地打击消耗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在反"围剿"作战开始时,他们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实行坚壁清野。反"围剿"作战开始后,他们则灵活地进行游击战,袭扰和疲惫国民党军,为歼灭敌人创造条件。在出现了好打之敌时,他们则抓住战机,采取伏击战术,勇猛作战,穿插分割,坚决打击敌人。在反"围剿"作战中,红军部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这是取得反"围剿"作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