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襄樊北街 |
释义 | 襄樊北街坐落在襄阳城中心,位于十字街之北。凭借着位于古城南北中轴线、靠近汉江的优势,北街曾是襄阳城内最繁华的街区。 襄樊北街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开始发展,唐宋时期甚为繁华,虽历经沧桑战火,但街道位置没变。 2001年和2007年,市政府又先后成立襄城北街区域整治工程指挥部,对北街的排水管网、路面街景、交通环境等进行整治或维护。 简介北街坐落在襄阳城中心——十字街之北。 北连古城墙,南接昭明台,长860米,宽12米——北街的特殊位置注定了它是襄阳古城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襄樊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 北街的发展与规划1991年,为迎接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会议(俗称“一节一会”)在襄樊举行,市政府决定将北街改建为一条与襄阳古城墙、昭明台等古建筑相匹配、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文化商业步行街。据称,北街是全国最长的仿古步行街。 2001年和2007年,市政府又先后成立襄城北街区域整治工程指挥部,对北街的排水管网、路面街景、交通环境等进行整治或维护。 如今,北街有业主200多户、门面300多间,已成为襄阳城内古老而繁华的街道。 北街的定位襄城北街的定位是商业文化步行街,主要以鄂西北地区仿明清时期的建筑群为主,马头墙、飞檐错落有致,门窗花格古朴典雅,是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保持北街的风格,市规划部门编制了《襄城北街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将北街范围内所有与规划不相符合的广告、匾额、招牌、临街墙体立面装修及装饰物、悬挂物全部拆除。 为了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力争把北街打造成襄阳城内最具魅力的文化街区和旅游景点。 古老的商业街区北街,坐落在襄阳城中心——十字街之北。凭借着位于古城南北中轴线、靠近汉江的优势,北街曾是襄阳城内最繁华的街区。“北街自唐宋以来就是襄阳城的中心街区。”李治和说,关于北街在清代以前的繁荣景象,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过多的记载。据他推断,北街紧靠汉江,而水运是古代主要的运输方式,北街不繁荣是没有道理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街除了一些经营日用品的小商店外,街道显得比较破败。北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更名为延安北街,人们仍俗称北街,1979年8月恢复北街名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政府对北街的路面进行过简单的修补。 名城工程之首“既然是古城,自然要有古街、古镇。”毕克忠认为,襄樊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有古老的城墙,还要有一定的历史街区才名副其实。所以,当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会议决定在襄樊召开后,市政府修复北街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为迎接1993年在襄樊召开的“一节一会”,市政府启动了维护古城墙、疏浚护城河、建设环城主题公园在内的十大重点工程。“北街改造是当年名城建设工程之首。”董立泉说,不论是投资力度还是建设周期,当年的北街修复工程都是最大的。 1991年6月,襄樊市政府召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会议,北街修复改造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市政府要求,各单位要统一认识,发扬“战胜困难有我们”的精神,北街改造及居民搬迁工程必须在1991年7月1日前开工。 从市城建档案馆的一份历史资料上看到,当年北街修复,牵涉的单位达19家,不仅计划对北街附近的五中巷、鼓楼巷等街道的路面、上下水、路灯、绿化进行改造,还要将昭明台、单府、单家祠堂等文保单位翻修复原。 重建昭明台昭明台位于北街南端,为一座跨街建筑,始建于何年不可考。该建筑名称历经变更,先后被称为昭明台、文选楼、古高斋、山南东道楼、南平楼、镇南楼、钟鼓楼。 据《襄阳府志·古迹》记载:“昭明台,在郡城中央,其迹甚古。”因南北朝时梁武帝之子萧统(梁朝文学家,病逝后谥为昭明太子)出生于襄阳,并在此读书,故名昭明台。 抗日战争期间,襄阳城被日军侵占,楼遭破坏。1954年,市政府在台上建了两间房,交给市图书馆使用。1973年夏季,昭明台东南角塌陷。为保行人安全,昭明台被拆除。 1991年,当市政府决定修复北街时,要求重建昭明台。 黄鹤楼的设计者、著名设计大师向欣然,将昭明台设计为高台基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昭明台的券洞横跨北街入口,而楼上的“昭明台”匾额则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 建成后的昭明台高34米,台基上按照魏晋风格建造了3层阁楼,整个建筑雄伟壮观,成为襄城北街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时襄阳城墙内最高的建筑。 全国最长的仿古步行街在北街改造过程中,市政府邀请国内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和精通古代建筑设计的专家,确定了襄城北街改造的三个原则(即:历史上原有的建筑格局不变、建筑体的体量和高度不变、沿用襄阳传统名居的建筑法式和建筑材料),要求修旧如旧。 毕克忠说,北街的每座单体建筑之间都有一堵高出屋檐1米多高的隔墙,这堵墙叫风火墙。如果发生了火灾,这堵墙就会阻止火势蔓延,起到隔离的作用。“北街是全国最长的仿古步行街。”毕克忠认为,北街改造体现了鄂西北建筑质朴、厚重之中见清秀的地方特色,和北京琉璃厂,南京夫子庙以及开封宋城一条街截然不同,独具特色。 经过两年的施工,1993年9月底,北街修复工程正式完工。据了解,1995年,北街的规划设计荣获湖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同年荣获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表扬奖。 “淘”出一座博物馆由于北街历史悠久,所以在北街的修复过程中,地下的很多“宝贝”被发掘了出来。当时,襄樊五中教师李治和在教课之余,经常去工地转悠,收集了大量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瓷片和砖瓦碎片。 “我当时只是觉得这些东西有价值。”李治和说,当年有些地方挖得非常深,有的竟挖了七八米深,地下的很多东西都被挖了出来,散落在工地上。 李治和告诉记者,他把这些“宝贝”弄清楚来历后,分门别类贴上标签收藏起来。据李治和介绍,北街修复期间,他一共收藏了包括襄阳炮、关公铜像、元青花瓷在内的近万件碎片,并以此为基础建起了襄樊五中历史博物馆。 日前,记者走进这座博物馆,看到馆内收藏了100多枚古代炮弹。“这是襄樊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见证。”李治和说,这些炮弹都是元朝军队攻打襄阳城时留下的。 目前,这些“宝贝”在襄樊五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作用。 备注 董立泉 高级城市规划师,1991—1993年任襄樊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规划设计组组长,参与北街的规划设计。 毕克忠 原市文体局文物科科长,参与了昭明台、单府、单家祠堂等北街众多文物景点的翻修和复原。 李治和 襄樊五中退休历史特级教师。 周边交通乘1路,13路,512路到襄城鼓楼下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