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石双解袋泡茶 |
释义 | 香石双解袋泡茶是由香薷、金银花、连翘、薄荷、石膏等制成的袋泡茶,气微香,味淡。主要成份为绿原酸,具有解表散寒,解毒除湿的功效。适用于夏令感冒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热、口干咽痛、恶心呕吐等症。 基本信息拼音名:Xiangshi Shuangjie Daipaocha英 文名: 书页号:X41-36 标准编号:WS3-158(Z-024)-2002(Z) 【规格】每袋装10g 【贮藏】密闭,置干燥处。 【有效期】一年半 处方香薷、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 石膏、甘草 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灰褐色的粗粉;气微香,味淡。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类圆形,直径约76μm,外壁有刺状雕纹,具有3个萌发孔。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果皮石细胞无色或淡棕色,表面观不规则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00μm。草酸钙柱晶直径约34μm。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2)取本品5g,加热水30ml,振摇,滤过,滤液显钙盐与硫酸盐(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Ⅳ) 的鉴别反应。 (3)取本品20g,加乙醚50ml,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香薷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氯仿(7: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茴香醛硫酸溶液,在110℃加热约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检查水分 取本品,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 H 第二法)。含水量不得过12.0%。 其他 应符合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T)。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 甲醇-甲酸(83:1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8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8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10ml棕色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绿原酸6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精密加水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15.0mg。 功能与主治散寒解表,解毒除湿,通腑泻热。用于夏令感冒、表寒里热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热、口干咽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泡服,一次2~3袋,一日4次;9岁以下儿童一次1袋,9至14岁,一次2 袋。每袋茶用150ml开水浸泡20分钟,取药液,顿服,或在两小时内分次服下。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腹胀、腹泻、恶心、腹痛,停药后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孕妇、素体脾虚便溏者及小儿脾胃虚弱者禁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