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印续集二(中文)
释义

中文大学文物錧藏印综术是由作者王人聪主编,主要介绍在中国玺印史上,秦汉是壐印的繁荣发展时期、与战国时期相比,这个时期的玺印不仅数量大为增多,而且在形制、钮式,字体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逐渐建立起体现封建等级观念的一会官印制度。

版本信息

作者:王人聪 主编

ISBN:10位[9627101451]13位[9789627101451]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12-1

定价:¥226.00元

内容提要

在中国玺印史上,秦汉是壐印的繁荣发展时期、与战国时期相比,这个时期的玺印不仅数量大为增多,而且在形制、钮式,字体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逐渐建立起体现封建等级观念的一会官印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後,为了加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维护专制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官印的使用上,规定只有皇帝的玺印才可称玺和用玉制作,卫宏《汉旧仪》说:“秦以前民皆以会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汉承秦制,但略有增益,规定只有皇帝和皇后的印才可用玉制作,《汉旧仪》:“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皇后上玺,文与帝同”蔡邕《独断》亦云:“皂后赤绶玉玺”。在玺印的称诮上,则规定除了皇帝与皇后印可称玺之外,诸侯王的印也可称玺,如《汉旧仪》说:“诸侯土印,黄金橐驼钮,文门玺”。根据《史记》、《汉书》和《汉官仪》等史籍的记载,西汉武帝时期,经过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和人初元午(公元前104年)前後两次对印制的颁令,一套依照官秩尊卑而区别C.官官印的质地、尺寸、钮式、印绶、称谓以及字数的官印制度便完全建立起来了。应劭《汉官仪》云:“孝武卓帝元狩四年,令通官印方寸大,小官印五分。王、公、候金、二千石银,千石以下钢印”。《史记。孝武本纪》:“夏,汉改磨,以正月为为岁首,而色尚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为太初元午”。《集解》引怅晏口:”汉据上德,土数五,故用五为印文,若丞本曰‘承相之印取’,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也”。《汉书武帝纪》及《郊祀志》所记亦同。卫宏《汉售仪》关于汉代官印印制的记载,除了个别有误之外,基本上反映了经过武帝前後两次对印制规定後,所建立起来的汉宫印制度。《汉旧仪》云:“诸侯王印,黄金橐驼钮,文曰玺,(注:谓刻口某王之玺)赤地绶;列侯黄金印,龟钮,文日印(注:谓刻曰某侯之印):承相、大将军、黄金印,龟钮,文口章(注:谓刻闩某官之章)。御史大夫章;匈奴单于黄金印,橐驼钮,文口章;御史、二千石,银印龟钮,文口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钢印鼻钮,文口印,(注:谓印但作鼻、小为虫兽之形,而刻曰某官之印)。二百行以卜皆为通官印”。以上史籍记载的这套官印制度,经过与传世汉宫印实物的验证,可知在雨汉时期基本卜足遵行的。

目录

中文大学文物錧藏印综术——王人聪

秦官印

梁阳乡印

船里

泰私印

王朔

李薤

赵口

左仆

杨依

任戎人

郑壮

范贺

姜市弗

家赍

口超

(*)

忠仁思

思言苟

曰敬毋治

壹心

李可

赵容

贾房

杨睢

唐忌

成黑

启諯

干未

环兼

王庆

云子思十

慎言敬事

曰敬毋治

壹心

王疑

张坆莱

趟戎

贾眉

杨赶

胡赤

苏蘸

段千

芒得

臣戎人

忠仁思士

云子思士

曰敬毋治

相思得志

志从

……

图版

考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