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港民主建港联盟 |
释义 | 民主建港联盟,简称民建联,香港政党,成立于1992年7月10日。成立时以亲北京的人士为主,即他们自称为“爱国爱党”的人士为骨干。这一班创党会员当中,有亲北京的工联会干事(包括陈婉娴、陈鉴林、谭耀宗)、亲北京学校的老师及校长(曾钰成、程介南、叶国谦)等,以对抗在1991年香港立法局选举中大胜的香港民主党。值得注意的是,现任香港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亦是创党党员之一。1995年,民建联首度参选立法局选举,由于在不少选区都与港同盟直接对抗,加上资源不足及“联票效应”底下,成绩并不太理想,但仍然夺得6席功能组别议席。香港回归中国后﹐由于临时立法会会体过渡成为第一届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在立法会的力量突然大大增加。不过,民建联的亲政府作风,被香港民主派称为“保皇党”。 回归后﹐香港立法会的选举办法变更,取消了彭定康的“新九组”,而改为额外加入九个新的功能组别;而地区直选方面,亦改用比例代表制。这使民建联长期以来因为整体实力较弱而不能取得议席的程况改变。在200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获得10席,成为香港立法会内第二大党,仅次于民主党。2004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因配票失利﹐民建联进一步成为议会内最大的政党。 不过,由于民建联在看待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立场与多数港人意见相左,致2003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大败(当中,以尖沙咀北四人混战:民建联的陈少棠、独立的龙纬汶、民协的李伟豪及民主党的廖能富;北角锦屏选区蔡素玉火并长毛;西环观龙区叶国谦恶战何秀兰等,最为激烈!),首任主席曾钰成宣布辞职,改由民建联当时的秘书长,港区人大代表马力於2003年12月接任。 2005年2月,民建联与另一亲中政党香港协进联盟合并,改名为民主建港协进联盟,仍然简称为民建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