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香港梅州联会
释义

香港梅州联会〈前身「义安公社」于2003年改组易名〉,创会114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爱国社团之一。本会凝聚了在香港的客家乡亲及社会精英,会员涵盖梅州市大埔县、五华县、平远县、梅县、丰顺县、蕉岭县、兴宁市、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在香港的社会团体及政界、商界、文化教育界、科技专业等各阶层人士。本会同仁将坚持爱国、爱港、爱乡的宗旨,团结友爱,和谐合作,积极进取,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香港梅州联会”(前身“香港义安公社”)成立于1896年,经历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英国殖民统治和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转折;是香港最悠久的爱国社团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梅州人都坚持禀承先人团结客属乡亲,互相扶持、同舟共济,以及爱国、爱港、爱乡的创会宗旨;为香港社会的发展,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为联系、团结各地客属人士作出贡献。

110年前,香港正处于满清末期、国势衰败、国内反帝制反封建革命浪潮此起彼伏的时代。香港扼三江出海大港成为转口城市,客货航运发达,商业繁荣,但小市民和工人生活维艰,沿岸码头常受到小帮小会等恶势力把持。

1871年,法国暴发工人运动,成立巴黎公社;消息传开,全世界工人纷纷觉醒;上环、西环一带“客行”工人也团结起来,成立自己的“组织”。由于其成员大多来自梅州、惠州、宝安等粤东地区的客属人士;在嘉应州建制前,粤东地区曾称为“义安郡”(辖东江、韩江各县),故将“组织”命名为“义安公社”。

早期“义安公社”纯粹是一个工会组织,只限于“客行”职工加入,约有七、八十人,目的是争取改善生活、谋福利、保障工作条件,打击码头恶势力活动。“公社”刚成立时,每人还发一件湖绉长衫作为纪念。一次,社员廖礼和先生身穿湖绉长衫回梅县乡下,被人人称羡。

当时,由内地经香港去南洋的旅客,先在“客行”安顿;前往英属各埠的,都是搭乘太古公司轮船。旅客为了省钱,多数乘坐大舱;由于船上经常出现霸位情况,因此由“工会”出面维持秩序、分配舱位。凡是梅州五县的旅客,均由“义安公社”安排。这样一来,不但旅客称便,而且船公司按旅客名额,发给“公社”佣金(每名一元);积累下来,数目不少,“公社”藉此增加了经费来源。

1920年,“义安公社”由黎东生先生(东莞人)任理事长,黄阿广、黄润义、廖礼和、黄阿桂、朱昌湖等人任理事。1922年秋,汕头遭受“八二”风灾,灾情严重,“义安公社”慷慨解囊,捐赠大米一千馀包,并派专人运送至汕头,发放赈济。1925年,上海发生“五.三十”惨案,香港十馀万工人为支援上海工人反帝斗争,举行大罢工,并且发动数万工人离港前往广州,参加联合游行示威;此乃举世震惊的“省港大罢工”,历时一年四个月。黎东生率领的义安公社成员十一人前往广州参加示威游行,其中一人死去,十人回来。

大罢工时期,朱昌湖理事参加香港工人纠察队,被派去制止来往海南的一艘轮船起航;因船主在装满货物后突然下令开船,朱昌湖寡不敌众,被推落大海壮烈牺牲。“义安公社”全体工人为此十分愤慨,开会声讨船主的血腥罪行,要求当局惩处,港英当局却置若罔闻。

1929年起,由廖安祥接任理事长。1932年“一二八”事件,上海军民激烈抗战,“义安公社”立即响应,捐献三千大洋给蔡廷锴将军,支援抗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在香港沦陷期间,由于物资匮乏,生活艰难,大家四散,纷纷回乡避难;因此“公社”遂告停顿,文件散失,无从稽考,仅存银行存款图章一块,分作四小块,由四人保存。

1945年8月,日军投降,香港重光。1946年“公社”复会,存款图章只剩下廖安祥、蔡天祥手中的两小块;于是经“万福祥号”出面向银行担保,支取三千元经费,维持会务开支。这期间仍由廖安祥任理事长,由蔡天祥、冯什等人协助工作。战后的1949年,“公社”重新向华民政务司注册。

1953年,“公社”改为理监事会制。1954年至1958年间,由梁桃麟任主席。鉴于社员众多,会务亟待开展,筹设会所刻不容缓,他与钟录盛、张松如等人发起组成筹设会所委员会,向社员及热心人士、南洋华侨募捐筹得九千馀元,于1955年租得中环机利文街13号2楼,加以装修,作为“公社”会址;添置文娱康乐设备、书报等,举办旅行、聚餐、象棋比赛等活动,社员人数即陆续增加,达至230人之多。1956年,藉“公社”成立60周年之际,出版了《义安公社六十周年暨新址开幕纪念特刊》。

随着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前“客行”的伙计,有些已转行营商,成为老板、东家,客属人士经营的行业,有不少也逐渐转型,成为南洋各地,如:印尼、马来亚、逻罗等地侨商的联营公司,经营办庄(庄口)、汇兑庄、客栈等专门为各埠侨商提供轻工业产品、华洋百货,汇驳信款,接送旅客等业务。这些联营公司一般资本都不大,职工人数也不多,商号东家大多成为“旅港嘉应商会”会员,而职工则大都加入“义安公社”;因此“义安公社”常被称为“西家”,喻为职工阶层的组织。

直至解放后的50年代后期,国货公司纷纷开业,如:中侨国货公司、裕华国货公司、宏兴公司、大成公司、中天公司等。这些公司职工人数众多,在这股新兴力量参与下,“义安公社”社员的人数显著增加,达至380馀人。

正如前述,由于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很多职工逐渐晋身为老板;“义安公社”社员晋身为东家者也愈来愈多,客家人经营的行号转向多元化,新加入的社员也不只限于职工身份了。

1963年至1982年的20年间,由刘锦庆担任主席,社务稳步发展,社员和理监事中有些已是商界人士,力量日益壮大。

1965年,经理监事会商议后,筹款购置了九龙佐敦道一个单位作为社址。原意以社址靠近三大国货公司,可兼作社员们学习、娱乐之场所。惜因职工们作息时间有别,一些社员又觉得社址不如理想,不甚就脚,事与愿违。爰于1975年由刘锦庆主席及廖安祥、赖来朋、李儒、黄量宏、罗焕昌、吴锦华七位,重新联名发起倡议,另觅“公社”新址,并将“义安公社”注册为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刘锦庆主席带头捐资,并发动社员募捐,连同出售佐敦道物业,集资购置了中环永乐街61号3楼作为会所,奠定了“公社”发展的基业。

1983年,罗焕昌任主席,又率先捐资及发动社员募得巨款,购置了面积约3,750尺的官塘伟业街138号6楼全层工业楼宇,用作收租,为维持“公社”日常费用,平衡、稳定“公社”的财务收支,起了一定的作用。

罗焕昌主席任职期间,不断吸纳社员,使社员人数发展至520馀人。他注重社员团结、福利,发展康乐活动、增进社群联谊、关心社会事务,如:社员身故,他照例致送其家属抚恤帛金,每年秋季均举办拜祭先友及郊游旅行聚餐,每逢春节、国庆,则举行大规模联欢、聚餐庆祝活动;1978年祖国实行改革开放,他即组织“义安公社足球队”,与前主席刘锦庆一起率队前往梅州市及各县,开展友谊比赛,受到热烈欢迎,此举轰动一时,意义深远;1991年,华东遭受严重水灾,“义安公社”即发动社员募捐巨款,慷慨赈灾。

1993年,陈泰元接任理事会主席,加强领导力量,扩展社务活动,社员发展至600馀人。1993及1994年“义安公社”连续两次组团赴梅州市,参观访问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等地。这期间,陈泰元主席不但在梅州市各县捐建科学馆、老人活动中心、平远县妇幼保健中心、学校、医院,还发动社员捐建蕉岭县义安公社妇幼保健中心、平远县石林景点等;这些善举,得到社会人士的赞赏及梅州市各县领导的重视和表扬。

1996年,是“义安公社”成立100周年。整整一个世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义安公社”这个以联谊、福利、团结、互助为起点的“西家”〈草民〉阶层组织,也不断成长壮大,成为爱国、爱港、爱乡,关心社会事务的进步社团。

1993年至1998年,特别是在香港回归祖国后过渡期的关键时刻,陈泰元连任主席;“义安公社”全体同仁团结一致,关心社会事务,以基本法为明灯,积极支持筹委会的工作,为香港回归祖国、平稳过渡、繁荣安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9年至2002年,李乃英当选理事会主席。他秉承先贤的治会理念,长期以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家乡经济建设;他扶贫解困,赈灾助学,造桥修路从不后人,如为梅州市嘉应大桥、五华县政协大楼、琴江桥、黎塘水泥村道、老人乐院及为十多位贫困学生助学等公益事业捐资;特别是他怀着兴学育才、造福家乡的激情,多年来不辞辛苦往返于香港、五华、黎塘之间,为捐资兴建五华黎塘小学、中学,身体力行,揭开了黎塘教育史上新的一页,开了村办中学的先河;其仁风义举,为乡民称颂。

在他任主席期间,香港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及经济结构转型造成失业率高涨、民心动汤的考验,“义安公社”团结香港其他爱国社团,坚持爱国、爱港,支持特区政府施政的立场,终于和香港市民一起走出了经济低谷。

李乃英主席为人谦虚平和,待人亲切真诚,他敬老扶幼,凝聚力强,使“义安公社”成为老、中、青社员温馨的家。在他任职期间,每年都组织社员外出旅游,活跃了社团会务,丰富了社员生活。

2003年至2004年9月,朱雪梅当选第83届理事会主席。她是100多年来第一位“义安公社”的女主席。她具有客家妇女贤良淑德、勤劳俭朴、自重自立,刻苦耐劳的品格,早就在众人心目中竖立起一座丰碑。在她任职期间,觉得自己年岁已高,为了“义安公社”的前途,她极力推举年轻的、有实力的梅州精英接班,领导会务工作;并主张将“义安公社”改名为“香港梅州联会”,把六县一区的梅州人团结起来,更进一步壮大力量,发展会务。她的倡导得到了老前辈罗焕昌乡贤、何冬青太平绅士、李乃英前主席,以及年轻一代余国春太平绅士、林光如青年企业家等的大力支持。2003年3月下旬,“义安公社”正式改名为“香港梅州联会”,并将理监事会制改为会董会制。

由于原有会所面积小,不能满足会务发展的需要,以上各位乡贤即积极筹款购置了位于皇后大道中184号恒隆大厦21楼全层二千多尺的新会所。

2004年10月,为了早日让年轻的梅州精英接班,朱雪梅主席主动提前卸任,并成功推选林光如担任“香港梅州联会”第一任会长、余鹏春担任谘议会第一任主席。

2004年10月20日,“香港梅州联会”第一届会董会及谘议会正式成立。会董会由新一代梅州精英担任领导,负责日常会务;谘议会由老、中、青梅州精英担任首长,负责向会董会提供会务意见、后勤支援以及监察工作,并以开放的态度吸纳非梅州籍的社会精英,扩大阵容,增强力量。

“香港梅州联会”犹如老树发新枝──新一代领导人在老前辈的支持下,一如既往,继承先辈的创会宗旨,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提出以“新思维、新风格、新形象”建立新的社团文化;设立《会章》,以会徽、会旗、会服等崭新的社团识别系统,展示“香港梅州联会”新面貌。

“香港梅州联会”成立以来,将“世界客都”的梅州〈六县一区一市〉旅港乡亲团结起来,除了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还积极培养青年一代,如通过考察先进企业、访问知名人士,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介绍成功之道;筹办寻根、交流、考察等活动,不断地扩展会务,并配合梅州市市委组织部,成立“梅州市人才培训香港基地”,为梅州市政府培养年轻一代管治精英。

青出于蓝胜于蓝,“香港梅州联会”在一代又一代梅州人的努力下,必将发展成为一所年轻化、现代化,有活力、有内涵、有规范的多元化社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