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相及 |
释义 | 相及 xiāng jí 义项一:谓嫁娶。 《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 韦昭 注:“相及,嫁娶也。” 义项二:相关联,相牵涉。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孔颖达疏:“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 义项三:互相干犯。 《礼记·礼运》:“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 义项四:犹相继。 《史记·春申君列传》:“父子老弱系脰束手为羣虏者相及於路。” 《后汉书·宋弘传》:“ 弘推进贤士 冯翊桓梁三十馀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李贤注:“及犹继也。” 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二:“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义项五:赶上;达到。 《后汉书·彭宠传》:“营相去百里,其势岂可得相及?比若还,北军必败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诸人相与追之, 阮亦知时流必当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 《元典章·兵部三·站户》:“缘前项逃乏站户,始自本院奏准,至今相及二年,未经签补。” 义项六:指相遇。 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青莲集中无一字与子仪往来者……即或道远不相及,而子仪救释之后,何又无一字述其恩、记其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