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线路交换 |
释义 | 简介线路交换(Circuit Exchanging)方式与电话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很类似。在线路交换中,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 工作原理利用线路交换进行通信需以下三个阶段: (1) 线路建立 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先建立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端到端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 (2) 数据传输 两端点沿着已建立好的线路传输数据。 (3) 线路拆除 数据传送结束后,应拆除该物理连接,以释放该连接所占用的专用资源。 特点(1) 优点 线路建立后,所有数据直接传输。因此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有序(按原来的次序)。 (2) 缺点 线路接通后即为专用信道,因此线路利用率低。例如,线路空闲时,信道容量被浪费。 线路建立时间较长,造成有效时间的浪费。例如,只有少量数据要传送时,也要花不少时间用于建立和拆除电路。 (3) 结论 线路交换适用于高负荷的持续通信和实时性要求较强的场合(如会话式通信),不适合突发性通信。 不足之处 (1) 资源浪费 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特点是突发性通信,线路上真正用于传送数据的时间一般不到10%甚至是1%,绝大部分时间线路实际上是空闲的。 (2) 适应性不强 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设备相差很大,使用线路交换,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计算机很难互相进行通信。 (3) 不够灵活 只要通信双方建立的线路中任何一点出现故障,就必须重新拨号建立新的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