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纤细茶竿竹 |
释义 | 纤细茶竿竹 种中文名:纤细茶竿竹 种拉丁名:Pseudosasa gracilis S. L. Chen et G. Y. Sheng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矢竹属 属拉丁名:Pseudosasa 国内分布:产湖南宜章县莽山(模式际本产地)。生于海拔1400米的平地土丘向阳地。 命名来源:[Act.Phytotax.Sin 21(4): 405. 1983] 中国植物志:9(1):658 组中文名:托竹组 组拉丁名:Sect.Cantori S.L. 亚属中文名:茶竿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Sinicae S.L. 亚族中文名:北美箭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ARUNDINARIINAE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植株纤细,竿高约1.6米,粗仅4毫米,节间最长达24厘米,圆筒形,节下方具向下的贴伏短毛,无粉,竿壁较厚,髓部为棉絮状或呈不规则间断,列上部稍空;平环平坦,不易区别出节内的长度;箨环存有箨鞘基部木栓质的残留物;竿每节具2或3分枝,贴竿。箨鞘迟落,常部分宿存,厚纸质,竿中部箨鞘长为节间的4/7,背部无毛或具微柔毛,较光亮,两侧具较密而向下的白色绒毛,边缘密生纤毛,尤以上部明显,下部秃净;箨耳不明显,但其继毛长可达8毫米,毛通直或微曲,常粗壮,稀可细弱.全体稍粗糙,有时缆毛基部可互相连合;箨舌极短,边缘为不规则的裂齿状;箨片直立,抱竿,薄纸质,宽卵状披针形,长约与箨鞘相等(限于竿中部箨者),先端长渐尖,呈芒状,边缘具细短纤毛,两面均无毛,有纵脉而无小横脉。具叶小枝长6—10厘米,具2或3叶;叶鞘长2.5—3.5厘米,枯草色,背部被稀疏柔毛,尤以叶鞘上部更明显,边缘密生纤毛;叶耳不明显,但其继毛数条,可长达1.4厘米,直立或曲折;叶舌长0.5—1.5毫米;叶片披针形,狭长披针形,长14—19厘米,宽1.2—1.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绿色,沿主脉有短毛,并在叶片基部密集呈既状,下表面在一侧的2/3呈灰白色,具刺毛,其余部分呈绿色而无毛,小横脉在叶上表面不清晰,但在下表面则略显著,叶缘具细齿而粗糙,叶柄长2—3毫米。花枝未见。笋期4月下旬。 产地分布:产湖南宜章县莽山(模式际本产地)。生于海拔1400米的平地土丘向阳地。 参考文献:PseudosasagracilisS.L.ChenetG.Y.ShenginAct.Phytotax.Sin.21(4):405.F.L.198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