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仙桃花鼓戏 |
释义 | 简介仙桃花鼓戏即沔阳花鼓戏,沔阳(现名仙桃市)位于湖北中心腹地,汉水之南,一眼平川,百里沃野.内有通顺河,通州河、东荆河流经,沟渠网织,湖塘星布,乃“楚声”和“南风”的繁衍圣地之一。薅草歌、打麦歌此起彼伏,渔歌、硪歌号子冲天,三棒鼓、彩莲船、莲花闹、蚌壳精普及乡野……正是这些民间的音乐、舞蹈、故事、风俗孕育出了江汉平原独具地方风格的民间剧种——沔阳(仙桃)花鼓戏。 历史仙桃(沔阳)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据《沔阳州志》载,沔阳花鼓以一种戏曲形式出现在民间艺术舞台上,是在1796——1820年的清代嘉庆年间。沔阳花鼓戏发源于沔阳通顺河一带和襄河一带,形成于沔阳,天门地区。1954年改名为“天沔花鼓”,后又改为“荆州花鼓”。目前,沔阳花鼓戏已成为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沔阳花鼓戏的发展轨迹,令人难忘。 (一)最早见于记载的沔阳花鼓艺人乃康熙时期,"汪源发五名家小(因)捉拿玩的人,无家可归,隐姓埋名姓王名水发,虽入了江湖,总是传戏,推车花鼓,彩莲船,唱小曲子,打连厢,瓦子板.传与儿子……又传汪春保."(见艺人刘天党1944从其师保存下来的汪家门徒师承谱))载).汪春保乃"汪家门第八代传人了. (二)“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 1.在1724年沔阳州发生特大洪灾,当时《沔阳州志》就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纪实.据考,沔阳花鼓戏的形成乃在清道光年间,也正是汪春保学戏的时期. 2. 1845牟(清道光二十五年),沔阳州昌家湾汪春保"自幼喜玩唱彩莲船,迎神赛会常为首理事",十三岁就"从艺拜汪恺为师,工旦角,中年改生角.师父谢世后,继领汪班'.在技艺上博采众长,自立一派,首创沔阳花鼓"汪家门头"(据《荆州花鼓戏志》载).、 3.作为戏曲形态的沔阳花鼓戏,其演出活动最早见于记载的也在道光年间.据傅卓然的茅江夜话载:"道光年间,戴家场有贺四郎组班唱戏,渔鼓简板伴奏,现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着,乡人谓之平台花鼓".这说明沔阳花鼓戏已开始走上舞台,不再是"沿门花鼓",'椎车花鼓"了. 4.到咸丰,同治牟间,沔阳花鼓已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又从"平台花鼓"发展到"六根柠'(一种舞台形式),艺人已从三五人一班发展到"七紧八松九停当"的规模,剧目也从"单篇戏"发展到"对子戏","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如掐菜薹)),双撇笋》,三官堂))等.常在迎神,赛会,祝寿,贺喜时演出,被称为"神戏","灯戏","会戏",演出盛况空前,在沔阳农村形成了'五里三台"戏的演出规模. 5.从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自"汪氏门头"出现后,其影响不断扩大,又相继出现了"黄,史,贺"三个门头,共称沔阳花鼓"四大门头"。 6.:以汪春保(1832?1910)为代表人物的"汪家门头",传徒近百,遍及江汉.汪擅工正旦,二旦等行的【高腔】剧目.以史旺(1832-1916)为代表人物的"史家门头".史系沔阳州南乡金船湾(今洪湖汉河)人.秀才出身,因乡试不第,仕途心灰,结识汪春保戏班后,尊汪为师,习学花鼓.始习旦,后改生,也能写戏编词,以【高腔】,【圻水】剧目为长.以黄二生(1853-1913)为代表的"黄家门头"(沔阳州回龙湾赵赶河人).黄从小爱看"三棒鼓",''地花鼓",暗记唱词,避于田野练唱.其父见状,将子送汪春保戏班学戏,工旦,十六岁登台,后离师独辟途径,自成一派,偏重[四平腔】与小调.以贺霞令(7.1928)为代表的"贺家门头"(监利县三官殿贺家湾人).贺由于幼小喜爱花鼓戍癖,被族中长者斥逐出走,参师沔阳艺人史旺,由旦改工生角,鉴于花鼓艺术行"-3缺乏,改工丑角,勤学苦练,为观众所喜爱,称其为"贺派".他的门派皆工丑,侧重于[丑四平】,[圻水腔】和专用小调.以此看来,"四大门头乃沔阳花鼓之祖,"汪家门头"乃"四大门头"之首,可见沔阳化.4-鼓戏源于沔阳. 7.宣统元年(1909),沔阳花鼓戏第一次打进武汉三镇亮相亮牌,花鼓艺人卢金玉,周高等组班,进入武昌徐家棚,汉口火车站,汉阳鹦鹉的露天(剧)场和茶楼酒肆,演出了站花墙,柳林写状,三官堂等节目,为期两月而不掉座,誉满三镇.进入民国六年(1917),沔阳化.4-鼓戏.乙4-人陈新苟,陈加林,沈四,谢春城,唐石头,姚玉春,黄黑苟,五福兴等二十余人第二次进入汉口法租界共和升平楼(这是当时武汉三镇第一家正式剧场)演出,结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轰动了江城. 8.民国初年,沔阳花鼓戏出了第一代女艺人段凤(生卒年不详),系沔阳戴家场(今属洪湖)竹林湾的农家女,首次登台演出掐莱薹就崭露头角,被誉为"真凤凰".继她之后,又有一批较有影响的女演员冲破世俗偏见和旧的习惯势力粉墨登场.如王乾,吴翠,蒋金,黄金秀,李在安等.她们对丰富沔阳花鼓戏旦角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2年代末,沔阳花鼓戏出现了第一个最有影响的科班,专1培养花鼓戏人才.班主崔松(1887一952),沔阳艺人.从民国十七年(1928年)起,先后在马口,藏鹤亭,石土地,多家湾,三江口等地设帐,共七届,历二十余年,授徒八十余人.民国时期,许多花鼓艺人毅然参加了国内革命运动,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中,沔阳西流河花鼓艺人杜金庭,王乾(女)被捕,后壮烈牺牲. 9.民国二十三年,沔阳花鼓艺人刘四保,曾小春参加贺龙领导的洪湖苏维埃政府的宣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沔阳花鼓名老艺人宋金贵之高徒项幺(京山人)组班唱戏,常活动于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在京山八字门,大小焕岭为新四军第五师部队慰问演出,并受命掩护去日伪占区的侦察员,并编演时装花鼓戏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10.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组建抗日宣传队,沔阳花鼓艺人黄考香,黄楚香,黄崇香,盛香,杨笃清等应邀开展连队花鼓戏教学及抗日宣传活动,当时全师拥有花鼓戏班四十五个,演员一千四百三十五人,声势浩大.许多沔阳花鼓艺人为了抗日救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年华乃至生命.在沔阳花鼓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一页.抗战胜利后,蒋伪政权继续"禁演花鼓淫戏",戏班被迫解散,艺人有的遭到监禁,有的回家务农,有的流落外乡.大多数艺人为求生存,不得不与汉剧楚剧(黄孝花鼓)乃至河南的越调戏组成"三合班','二合班",改唱汉戏或楚戏,或"半台"(即一半唱汉剧或楚剧,一半唱花鼓戏,俗称'惜屋躲雨")直到全国解放.解放初期,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沔阳花鼓艺人多以唱楚剧为业,组建了许多楚剧团.在沔阳境内有影响的有"艺光","光复","复联","联合"四个楚剧团,他们以"鱼咬尾"方式命名,在唱楚剧的同时,也唱花鼓戏。 关于湖北各花鼓剧团的来历新中国建立给沔阳花鼓戏和艺人带来了和煦的春天。 1.1951年,沔阳县政府在沔城召开文艺工作会议,贯彻国家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登记戏曲社团与知名艺人。经县文教科批准,沔阳花鼓众多艺人组成四个专业楚剧班(后改为花鼓剧团),剧团名称为“艺光”、“光复”、“复联”、“联合”,首尾字相连,意为“兄弟剧团本一家”,接受沔阳县文教科行政管理,从此,沔阳花鼓戏有了政府承认的合法正规剧团四个。 2. “艺光”剧团由王寿银、倪新平负责,成立后驻监利演出,称为监利“艺光楚剧团”。1954年因水灾流落钟祥,钟祥县政府接收改为“钟祥县花鼓剧团”,杨笃卿任团长。1957年到潜江演出并落户,改名“潜江县花鼓剧团”,后为“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再后升格为“湖北省实验荆州花鼓剧团”。1991年名演员胡新中为团长。至今,仍然活跃在潜江及周边县市。 3. “光复”剧团组建时由邵发青、赵德新负责,到嘉鱼解洲驻地演出,后改为“嘉鱼县楚剧团”,至今仍巡迥演出于咸宁市各地。 4. “复联”剧团初建时由喻浩生、李祥焕负责,1952年11月迁天门岳口落户。1954年到天门城关欲名 “天门花鼓剧团”, 因剧团魏泽斌、萧作君(女)等大批沔阳名演员要离团回沔,经有关部门协调,遂名“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选李新年、沈山为正副团长。现在仍在天门各地巡演。 5. “联合”剧团刘明仿、陈花志负责。1953年选崔六斤任团长,龚一香继任团长, 1955年后黄崇香、束小云任正副团长。1956年5月正式定名“沔阳县花鼓剧团”,任命黄崇香为团长,程兰亭、欧情生为副团长。1960年任命金民倜为团长。1973年恢复花鼓剧团建制,1977年调郭百荣任书记兼团长,萧元林、束小云、谢桂仿任副团长。1986年拆县建市后,改名为“仙桃市沔阳花鼓剧团”,现仍然演出于市内外城乡。 6. 由于可见,沔阳(仙桃)周边县市专业剧团演唱的花鼓戏都源自沔阳!!! 艺术特色仙桃花鼓戏的唱腔主要来源于沔阳当地民歌、小曲和渔鼓、道情音乐,很多唱腔渗透着民歌音调,有些仍保留着民歌原形。同时也吸收了某些楚剧、汉剧、汉滩小曲的音调和曲牌,丰富了本剧种的唱腔。其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九十多种小调,戏剧台词不用韵白,而是采用当地人民的口头语 、歇后语。具有主动、明快、幽默的艺术风格。 沔阳花鼓戏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千奇百态,形象逼真,摩仿力强,使其表演更贴近生活,而又有一定艺术性。如原沔阳花鼓戏剧团知名艺人程兰亭琢磨的“六步”、“八段”、“十神”的摘花表演,形象地表现了看、闻、听、摘、刺、攀、打、放、扎等姿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塑造人物讲究真实,敢于突破,不拘一格,极大地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力,表现了沔阳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塑造人物讲究真实,敢于突破,不拘一格,极大地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力,表现了沔阳花鼓戏的艺术特色。沔阳花鼓戏的打击乐除了吸收兄弟剧种锣鼓经外,其牌子的打法、乐器的配备,又别具一格,如“草钹”、“乱劈柴”、“走锤”、“高腔、悲腔、打锣腔更子”、“圻水三起板”等锣鼓牌,都有独特的打法。乐器除鼓、板、锣、钹外,马锣的运用能烘托气氛、声音悦耳动听,把观众带人剧情特定的艺术境地,,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现在,仙桃(沔阳)花鼓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作表演人才,民间花鼓艺人遍及乡间。正因为沔阳花鼓戏作为民间文化根植在农民生活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悠长的岁月中传承和发展,演绎世人的感情,继而谱写了中华优秀民间文化的华章。 仙桃花鼓戏有传统剧目150多个,改编和创作的现代剧目近100个。其中传统剧目《站花墙》、《秦雪梅》、《王瞎子闹店》、《秦香莲》和现代戏《红炉》、《小坚决》《向老三招婿》等优秀剧目深受群众欢迎。 发展现状立足江汉平原 拓展省内市场 ——沔阳花鼓“跳”出仙桃“挣”人气\\ 酒好也怕巷子深!”这个道理对现在的沔阳花鼓戏来说,已经从意识变成行动。\\ 湖北沔阳花鼓戏剧团团长陈光说:“我们正着眼拓展省内市场,在湖北省内的各个城市进行‘试水’,反响很好!”\\ 2006年,该团跨市演出场次对比去年增加10余场,演出地则从江汉平原升格为下武汉、到孝感的“运动作战”。作为地方性小戏种,沔阳花鼓戏正逐步“跳”出仙桃,向鄂东、鄂南、鄂北乃至省外进军。\\ 据了解,过去,沔阳花鼓剧团演出地主要集中于本土及周边的洪湖、监利。现在,剧团南上北下,左进右出,足迹遍及汉川、天门、武汉、孝感等地,公益演出、商业演出等不同类型的演出场合,沔阳花鼓在省内各地的曝光率都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沔阳花鼓“跳”出仙桃的现实举措得益于其兼收并蓄的改革,主要体现为剧团在创作、管理、宣传及人才培养上的系列动作,基本达到了“你要看什么,我就演什么”的初步要求,实现了与市场的充分互动。定期的人才培训制度,则为剧团“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目前,剧团平均演出场次已达320场以上,江汉平原市场日益稳固,并与多家外市企业、学校等单位达成演出意向。 特别介绍湖北省沔阳花鼓剧院 仙桃的一所专业花鼓戏戏曲团,属财政差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现拥有固定资产近千万元,演职员工118名,其中二级演员15名,二级作曲5名、二级导演1名,二级舞美2名。配备了演出专用客车、流动舞台车和雪机、雾机、电脑字幕、电脑转换灯等高科技舞台演出设备。目前,剧院已步入戏曲、歌舞、小品并头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全省较有影响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艺术院团。 前身油陈花志、胡顺兴、龚一香、刘明仿等十九名花鼓戏艺人组合的戏班,于1951年在沔阳县登记,接受管理时更名为联合楚剧团。 剧团成立于1956年,50多年的风雨历程,几辈人的辛勤努力,目前,剧团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演职员工128名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1956年5月,正式定名为沔阳县花鼓剧团, 50多年来,剧团不仅唱遍了农村,而且演进了中南海,先后受到朱德、李德生、王平、王任重、王生铁、曹禺、余笑予等领导和戏曲界权威的接见和好评。 1979年,新编大型清装戏《十三款》参加荆州地区庆祝建国30周年调演,获剧本创作、演出一等奖。 1979年,现代戏《小坚决》参加湖北省创作剧目评奖演出,获创作一等奖、演出奖。 1980年由湖北电视台录制成电视片,同时录制了现代小戏《好亲家》电视片,先后在湖北和中央电视台播放。 1982年11月现代戏《向老三招婿》参加湖北省创作剧目评奖,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一等奖, 1988年奉调赴京在中南海演出。 1987年,折子戏《送香茶》参加中南五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观摩评奖,获演出、剧本改编、导演、音乐设计一等奖。 1988年9月应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和《戏剧评论》邀请进京演出,将整理的传统剧目《送香茶》、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向老三招婿》演进了中南海,并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南片)演出。 1990年,新编古装戏《白狐传奇》参加湖北省首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获演出、剧本、优秀音乐、优秀导演、舞美奖;新编大型现代戏《泥塑》获演出奖、剧本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奖、音乐奖。 1996年定名为湖北省沔阳花鼓剧院,该团连续多次被湖北省文化厅评为“百团上山下乡’,先进集体。 1998年,新编现代戏《下岗之后》参加湖北省戏剧新作展演,获演出奖。 2001年,移植改编的折子戏《访友》参加全省戏剧新作电视展播,获演出三等奖。 2000—2001年,《十三款》、《莫愁女》等八个大戏,《斩经堂》、《济公下山》等五个小戏由扬子江音像出版社录制成VCD光盘向海内外发行。 2002年,创作改编的大型现代戏《黑色惊叹号》,由省委宣传部等七个厅局发文,在全省巡演,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全省禁毒及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点剧目。 2005年,移植改编的大型现代戏《江姐》成为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必看剧目。 2006年,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桃花》在湖北省第八届楚天文华奖评奖中分别获编剧、导演、音乐创作、主演二等奖。 2000年,团长陈光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岚清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剧团连续15年被省文化厅评为“百团下乡先进集体”; 2000年,剧团被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演出活动先进集体”。 2003年,国家二级演员程琼获湖北省第六届戏剧牡丹花奖。 2004年、2006年,国家二级演员严爱军被评为全市劳动模范和全市十大文化名人。 新世纪以来,剧院通过深化改革,现已成为以歌舞、戏曲、小品等多种表演形式为主的综合性艺术院团,2003年为交警创作的小品《雪本无过》获公安系统调演一等奖, 2004年与地税局合作创作的小品《留对联》获全省税务系统演出一等奖; 2003、2005年分别为华新集团仙桃公司创作的小品《征婚》,歌伴舞《华新水泥谱新篇》获演出二等奖。 2005年为市国税局创作的小品《审报表》获全省税务系统演出一等奖。剧院还先后与市计生委、市水利局、市科协、联通仙桃公司等单位合作,创作小品20多个,承办大型歌舞晚会近30台。 2008年在首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上,剧团选送的大型古装花鼓戏《贬官记》、传统折子戏《陈琳拷寇》、现代小戏《老邻居》等一大两小三出花鼓扛鼎之作,以其厚积薄发的艺术水准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实力,在强手如林的艺术节上脱颖而出、炫耀荆楚,一举揽获十四项奖项。尤其是《贬官记》,分别摘取优秀移植剧目奖、音乐创作一等奖和演员表演一等奖三项艺术桂冠。 2010年,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选送的大型新编现代花鼓戏《古柳坡》获艺术节剧目奖,该剧还获得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三等奖。 今年以来,该团下乡演出采取了“戏曲打头炮,歌舞来收尾”的演出形式,让广大农民既领略到了花鼓戏的醉人神韵,又感受到了现代歌舞青春时尚的诱人芳香,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