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元平 |
释义 | 夏元平,男,汉族,1927年11月出生于荣成市桥头镇江家口村,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夏元平,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境贫穷,缺吃少穿,上过两年小学,后因家中经济困难辍学,在本村务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威海之后,夏元平的家乡是受害的重灾区,又是日本侵略者下乡扫荡的交通枢纽,他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残酷暴行和家乡人民倍受凌侮的惨境。当时,家离解放区(根据地)不远,所以常有共产党领导的武工队在当地活动,阻止日伪向解放区进犯。 武工队在开展地下活动的同时,也常向群众宣传我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政策、土地改革政策,发动群众参加革命。1944年前后,本村地下党员夏元勋常对夏元平讲述解放区民主政府的各项政策,知道这些事情和党的政策是帮助贫苦人民的后,他很激动。在1945年,这些政策逐渐地推广到本村的时候,他就积极响应,并在随后的日子里参加了青年救国会,并担任青年救国会会长,接着又参加了民兵并任村民兵团团长。积极组织村民兵支援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支前)。首次支援八路军攻克了本村西口子的日本据点,后又带领民兵支援八路军解放威海及附近据点(长峰等)。抗战胜利后,在村里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反霸斗争等各种革命活动,受到党组织的信任。1946年1月通过本村地下党员村指导员夏元勋的介绍,夏元平加入了党组织。 1946年7月,夏元平积极响应上级“反蒋保田”的号召,自愿带头参军入伍,开始了军旅生涯。 夏元平入伍后,被分配到威海独立营二连八班当战士。他对工作充满热情,表现积极,训练刻苦。当年十月,随部队开到胶济线,打3个月的破袭战,对上级交予的任务都能圆满完成。一次夜间执行爆破铁路任务后撤时,撞到深外壕,脚部严重扭伤,无法走路,又与战士失去联系,在这个危急关头,他沉着冷静,一边坚持爬着寻找回路,一边保持高度警惕,并随时准备与敌人战斗到底。敌人反复搜查始终没有发现,最终他和战友取得联系,顺利脱险,并荣立战功,后被送去野战医疗所休养一个多月,伤还未痊愈他就随队回到了威海。3个月的破袭战使他初步受到锻炼和考验,为后来的成长开了个好头。 1946年初,内战全面爆发。敌重点进攻胶东,解放军主力避战转移,少数部队打阻击。夏元平所在部队从平度城开始,节节阻击到海阳城,进到东海边。由于连续作战,任务繁重,战斗艰险,形势严峻,十分艰苦,他经受住考验,斗志旺盛,立场坚定,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顺利发展。 1947年2月,夏元平升级到东海军分区独立2团1营担任通讯班副班长、党内小组长。5月,又调到本团轮训队学习,担任班长、党内小组长。8月,又升级到胶东军区7师21团轮训队。9月,编为十三纵39师117团轮训队,任副区队长(副排)、支委。11月,调到该团特务连,担任政干(正排)、支委。1948年1月调特兵队任副指导员、支委,6月回到该团特务连任副指导员(无指导员)、支书。 1948年1月后,阻击战基本结束,开展新式整军诉苦“三查三整”运动。因工作、战斗表现好,夏元平被选为战士委员会主任,领导组织“三查三整”,与全连共同提高觉悟,增强了斗志,增强了胜利信心。此后,参加了攻克潍县的阻击战,兖州的出击战,济南的战勤保障等,都较好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 1948年8月至1949年1月发动淮海战役,夏元平被派到117团4连任第一副指导员(没有指导员)、党内支书。这个连队是个主攻连,在淮海战役中经历过许多次战斗。首战灵壁城,主打城内争夺战和巷战,他带领主攻排冲到最前面,在激烈的战斗中,一颗手榴弹砸到他的背后爆炸了,全身被手榴弹片打了数处伤,他只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又继续投入战斗,直到最后全歼城内敌人。战斗结束后,领导安排他到后勤处休养,伤未痊愈,他又主动向领导表示轻伤不下火线,请求继续参加战斗。领导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并把首长的马给了他,配备一名通信员,单独给了他一条行军路线。领导的信任和关怀,给了夏元平更大的鼓舞。 围困和攻打黄维兵团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战斗残酷激烈,生活十分艰苦,人员伤亡很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我军从大包围逐步压缩,将敌人围在双堆集。敌人狗急跳墙,猛烈反扑,结果守备部队丢失了一线阵地。上级把反击任务交给4连,夏元平亲自带主攻排夺回大部分阵地。在这个关键时刻,营里命令5连加入到4连的战斗,并由夏元平统一指挥,最后阵地被全部夺回并得到巩固。后来上级指定他指挥4连参加总攻双堆集的战斗,他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与兄弟部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攻下了双堆集,全歼黄维兵团,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参加淮海战役的过程中,夏元平得到了很大的教育锻炼,个人作战指挥和军政领导能力有了全面提高。1949年1月,他升任为指导员。 1949年1月至7月,是渡江战役时期。因行军巩固部队的工作做得好,夏元平得到团里的奖旗。他所在部队在渡江战役中,作为第二梯队。上岸后,他所在营接受追截南京逃窜之敌的任务,昼夜行军,直插四安镇,几天几夜没有休息,饿了只吃点干粮。一天下午晚些时候,在行进中,突然发现逃敌数路纵队向南急逃。当时只有4、5两个连队先期到达,营就指挥4连、5连迅速展开,向敌人猛扑,很快就将敌人切成前后两段,截住后面大部分的敌人。敌人仓促散开企图抵抗,可还没架好机枪,部队已经冲了上去,迅速将敌人压缩在一个山凹里。我军一边战斗一边进行政治瓦解,先是靠近之敌缴枪投降,并掉转枪口向后面的敌人射击,一起阻截后逃之敌。敌人兵败如山倒,毫无战斗力。天色渐晚,共有约一个营的敌人投降了,圆满完成了追截任务。 四安镇战斗结束后,未得休整,就连夜向上海开进。到达浦东后,首先接受攻击金家桥国民党守敌青年军部的任务。一开始照传统打法,反复多次才打下一个地堡,费时费力。后来通过审问俘虏及现场查看,初步弄清敌人“堡自为战”的配系及战术特点。不正面爆破冲击,只正面火力封锁压制,趁敌人未展开之际,小分队偷摸敌后,突然封锁进出通道口,“关门打狗”,再用冲锋枪、手榴弹、小包炸药加上政治瓦解收拾堡内的敌人,经过一个晚上的进攻,以微弱的伤亡取得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金家桥战斗结束后,部队又接受高桥外守备任务,敌人数次火力、兵力反击都未得逞,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进军福建后,夏元平参加了福厦战役,他带领部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其中的角尾战斗是一次难忘的遭遇战。当部队行军快到角尾时,突然遭到敌人火力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夏元平挺身而出,亲自带一个班从翼侧插到敌后,击退敌人,策应全连正面追击,敌人最终交枪投降了。 1950年4月,夏元平被提升为副教导员,1951年4月又升任教导员、营党委书记、团党委委员。 随着全国的解放,夏元平从烽火连天的战场走向训练场,走进军校,走上和平建设部队的新舞台。 1953年7月至1955年7月,夏元平到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在校两年期间,他勤奋刻苦,认真学习军事、政治、文化知识,成绩一贯保持5分水平(当时满分为5分)。担任小组长、支部委员期间,工作积极,大胆管理,认真负责,曾于1955年3月得到校首长的命令表扬,并被评为“优等学员”,以全优的成绩毕业。 1955年11月,夏元平被提升为39军93师278团政治处主任(授大尉军衔)、团党委常委、纪委、团工委书记,并于1956年4月至7月,到福州军区举办的在职军官政治理论学习班学习政治经济学。由于自己努力学习,他再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考核。1959年9月,夏元平任该团副政委,1960年5月晋少校军衔,至1961年2月又任该团政委 、党委书记、师党委委员,1964年5月晋中校,1965年5月定14级,一直到1966年。从1955年起,在31军93师278团的11年时间里,夏元平注重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班子建设、并亲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连队的全面建设,较好的完成了各时期的任务,部队的各项基本建设得到全面发展,自身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1966年6月,夏元平升任福州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分管部队基层工作。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工作难度很大,但他还是克服了各种困难,在两年的关键时期里认真履职尽责,确保部队稳定,做了艰巨的工作。1968年7月,他被调到国防科委,先后在北京、青海、四川三地工作了六年。北京学习结束后,分配到青海省“矿区办事处”,参加“三结合”(军、干、群)班子,1968年9月,任“矿办”革委会主任(地级)。1970年2月,他又兼任该办军管组长。1971年1月,夏元平到四川904所任党委书记,7月任四所政委(正师级),后又补为院党委委员。在这6年期间,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困难重重,但他能够顶住各方面压力,较好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1974年9月,夏元平回到福州,参加福州军区办的读书班学习。1975年2月,他到福州军区司令部通信兵部主持党委工作。同年7月,他任通信兵部政委、直属党委委员。1976年4月,夏元平任福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主任、直属党委副书记、部党委委员。 1978年5月,夏元平任守备一师政委、党委书记、省军区党委委员。到职后,他深入部队,亲自到4个海岛连队蹲点,狠抓基层工作,同时注重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受到福州军区的表彰。1979年11月晋13级。 1980年11月,夏元平任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82年10月晋12级。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跑遍了全省大部分的县(市)武装部,每到一个单位就找部领导逐个谈话,深入了解班子的思想工作情况,同时也重视抓好典型培养工作,如总结推广仙游县人民武装部抓民兵工作的经验等。 1983年,夏元平因病休养。 1984年5月,夏元平又任省军区纪委专职委员,纪委副书记。在这期间,夏元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抓了有关案件和不良倾向的调查处理,为增进部队团结,调动工作积极因素,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988年3月,夏元平被批准离休。 夏元平入党参军以来,不断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党的政治理论,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强的战斗作风,战斗中勇敢机智,工作中积极负责,抓部队时深入扎实,个人军事政治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领导能力不断增强。离休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军队建设,保持革命晚节。经过多年革命实践锻炼和考验,夏元平感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真万确,必须努力学习,认真实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信我们的事业必将获得胜利! 夏元平从幼年起就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懂得战乱和动荡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青少年时期受地下党的教育影响,积极参加青年救国会和民兵组织,担任过本村青年救国会会长和民兵团团长。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同年7月,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期间,历任战士、班长、正副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团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国防科委904所党委书记、政委(正师级)、福州军区司令部通信兵部政委、福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主任、守备一师政委、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先后参加过胶东保卫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福厦战役等,直接参加和指挥大小战斗数十次,负伤三次,右侧头部弹片至今尚未取出,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组织鉴定“工作战斗一贯积极勇敢”,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1955年授大尉军衔,1964年晋中校军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