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夏能勋
释义

夏能勋 益阳市安化县乐安镇蚩尤村村支书。因村名患病无力救治,为了帮助筹措善款,在网上发帖“谁能救助我的村民,我向谁下跪!”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并被称为“湖南最感人村支书”。

他是最感人村支书

帖子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有网友

夏能勋

赞他是“湖南最感人村支书”。这对一赞誉,夏能勋说他的目的只是救人,目前,他已接到100多个热心人的电话,大家的支持让他有了信心,“夏明新一定能重新进医院进行治疗。”

在村里,夏能勋要下跪救村民的事也被传开,村民说他是好人。村民介绍,夏能勋做了9年的村主任,3年的村支书,非常乐于助人,大家有什么事都找他。

村民遭遇车祸无钱医治

昨日下午,看到夏能勋,35岁的夏明新嚎啕大哭。夏能勋熟悉地介绍着夏明新的病情:因没有钱治疗他的病情不断恶化,头部严重积水浮肿,用手轻轻一压,宛如面包,右侧不能动弹已经瘫痪,大小便失禁。

夏明新原在广州打工,2009年10月3日因车祸脑部受伤,两个月的治疗,花去了医疗费用四万余元。因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变卖了家中能变钱的东西尚欠医院四千多元,医院照章停药,没有进行继续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雪上加霜的是,因欠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千多元,疾病证明和医药发票被该医院扣留,导致夏明新农村合作医保不能报销。事故肇事者在出了一千元医药费后置之不理。其家属便在当地请了一位律师,该律师拿了钱之后,人却不见了踪影,无奈之下家人只得将夏明新接回老家住进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而与其重组家庭的妻子,也离他而去,至今毫无消息。

支书发帖称愿意下跪救村民

事发后,夏明新的老母经常跑到夏能勋那里哭诉。“来一次哭一次,我心里也很难受。”夏能勋决定先在村里募集点善款。

“那几天,夏书记天天拿着一个本子,走家串户让我们捐钱,有的5元,多的20元。”据村民说,夏明新与夏能勋并无亲戚关系。

这一次募集的近一万元善款很快便被用光。眼看着儿子病重,夏明新父母决定卖房给儿子治病,并联系好了买房人。

3月5日,买房人找到夏能勋,让他作为中间人估个价。夏能勋称这个房子不卖。他说,卖房子后,这一家老小住什么地方?卖了房子,反倒会引得逼债的人上门。

当日晚,夏能勋辗转难以入睡,他写了一分书稿,题为“谁能救助我的村民,我向谁下跪!”他写道,“我本人以一个共产党员、县政协委员、村支部书记的身份向全社会进行法律的和经济的求助,救救我的村民吧,谁能救助我的村民,我向谁下跪!”

他决定将书稿发在网上。他和妻子商量,妻子看到题目后坚决反对,“为别人下跪,自己的儿子治病却没见你下跪。”原来,夏能勋的小儿子3岁患脑膜炎,至今未治愈。

夏能勋让读过大学的大儿子把帖子发到网上去。大儿子一看书稿,便说:“这有点过分了吧。”他不忍心真的看到父亲跪在他人的面前。经夏能勋解释后,儿子将其发在了家乡的一个网站上,随后该帖被转载。

夏能勋同事胡又才说,发帖之初,夏能勋也很担心,怕事情搞砸了,影响不好,自己却背黑锅,引起他人非议,但他思来想去,说这是唯一的办法。

昨日,益阳市安化县乐安镇蚩尤村养老院内,村支部书记夏能勋手里拿着发帖前所准备的书稿。

少女寻恩记《转人间方圆杂志2004年第16期》

夏能勋没有想到,自己突然会多了一个孝顺体面的『女儿』二十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施救,竟在今日有了如此丰厚的回报!

一石激起千重浪,八年艰辛觅亲人

1995年,16岁的罗车梅已长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每次见剑她,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说上几句悄悄话,说什么“这丫头命大”“应谢谢解放军”“垃圾堆里捡回来的”等。罗军梅对此不以为然,她不相信这是真的。父母对她视若掌上明珠,奶奶和爷爷把她当成心肝宝贝,怎么可能把她丢到垃圾堆里。她压根儿没敢多想,认为只是人们在说笑。

一天傍晚,放学回家的罗军梅无意中听到奶奶和妈妈在屋里说话,好像是在说自己。她停下脚步,只听奶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想起当年换孩子的事,我真觉得对不住军梅,幸亏她命大。”“娘,你别说了,那都已过好些年了。”难道,自己小时候被丢弃的事是真的?

罗军梅匆匆推门而入,把书包丢在地上,扑倒在妈妈怀里:“妈,你和奶奶说的话我全听到了,你们就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我吧!”妈妈周杏莲看着发呆的婆婆廖氏,一时不知所措。她把女儿紧紧抱在怀里:“孩子,都是妈不好,让你受苦了。”母女俩哭成一团。

在罗家,奶奶是最疼爱军梅的,一则是罗军梅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更有老人对往事的忏悔。10多年来,她一直在后悔当年鬼迷心窍、重男轻女所犯的错,每时每刻都在用爱来补偿。见这母女二人哭成一团,她心中感慨万千,往日不能说出口的话,此时容不得多想便冲口而出“军梅,这不是你妈的错,是奶奶不好,你打我骂我吧……”说着已泣不成声。

罗军梅心中清楚:奶奶年岁大了,受封建观念的影响,难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奶奶,你不必再责备自己,只求您告诉我,是哪一位解放军叔叔救了我,我要谢谢这位救命恩人。”

看到已明事理的孙女,百感交集的廖氏说:“都怪奶奶做了蠢事,你的命是赤山部队的一位解放军同志救回来的。”

“奶奶,这位解放军现在在哪里?”

奶奶想了想:“他从部队退役回家已有十几年了,一时半会要找到他难啊!”

“难我也要找,寻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他,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再生父母,有恩不报枉为一世人。”罗军梅伸手抹了一把眼泪。母亲见女儿报恩心切,说道:“我记得邪位解放军好像是湖南人。他退役时,我去部队看过他,留有他戴过的帽徽领章。”

罗军梅听母亲这么一说高兴了:“你快去把它找来,那上面也许有他的姓名和地址。”

母亲起身进入内房,翻箱倒柜地寻找了好一阵,终于找到了当年解放军留下的帽徽、领章。领章上的字已模糊,细细辩认,“湖南安×夏能勋”这几个字尚可判明。司以肯定夏能勋是湖南人,在湖南的什么地方,一时无法确定,湖南省安字当头的县市商许多个,安仁、安乡、安化、安江等。人海茫茫,寻找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如同大海捞针。

罗军梅去当年夏能勋所在部队驻地赤山寻找,可部队几经轮换,变更番号,早已无从查找了。

罗军梅没有灰心,她经常出入一些大型工厂和劳务市场,一见湖南人就打听:可曾认识一个叫夏能勋的人。知道情况的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为她出主意想办法,不知道情况的人都以为她患有精神病。而罗军梅坚信:只要夏能勋还活着,就一定能找到。她根据别人的提示,向湖南带安字的县市民政局、居委会、公安派出所写信,在5年的时间里,共发了300多封信,却还是没有夏能勋的确切情况。

罗军梅一天天长大,报恩之心更加执著。那年年底她用积攒了一年的工资在家乡电视台做了一个寻找恩人的节目,希望有人能提供线索。一年多过去了,寻找恩人仍然毫无结果,可罗军梅不甘心,她不相信今生无缘见恩人。2002年,湖南卫视“真情栏目”启发了她,当年9月她同男友陈镜强满怀希望地来到了湖南卫视。罗军梅寻找恩人的诚心,深深地感染了节目组成员。他们为罗军梅做节目,发启事,打电话,四处联系,在20多天的时间里与湖南带安字的县市有关部门联系了上百次,却还是没有发现夏能勋的踪迹。

回到广东后罗军梅依然寻恩不止,她的许多同学、亲友也加入了寻恩的行列。2003年1月18日,正在广州茗花服装厂打工的罗军梅偶遇一个叫肖来友的湖南安化人,他很肯定地告诉罗军梅,夏能勋是安化县乐安镇大禾村村主任,四十来岁,曾在广东当过兵。

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喜讯从天而降,寻觅多年的恩人,终于有了可靠的音讯。。罗障梅一时兴奋得说不出话来,顺手从口袋里抓出500元钱塞到肖来友手中:“谢谢你,你可帮了我的大忙。”

深夜电话铃声急,往事再现喜心头

几经周折,罗军梅终于证实肖来友所说的夏能勋就是自己要找的恩人。

查到夏能勋的电话,已经是2003年1月21日深夜11点多了。多年的寻觅,无数个日夜的期盼,罗军梅无法平静心中的激动与那分来之不易的欣喜,不假思索地拿起了电话……

夏能勋家的电话急骤地响了起来,已入睡的夏能勋夫妇翻了个身没理它,可电话仍在不停地响。“是谁这么晚了还打电话来?”夏能勋拉亮电灯,此时,挂钟上的时针已指向“12”。

夏能勋提起电话:“你找谁?”

“我姓罗,你是夏能勋吗?”

“我是夏能勋。”

“你是20年前在广东海丰当过兵的夏能勋吗?”

“对呀,我是23年前在海丰赤山54102部队炮兵连当过兵的夏能勋。”

“你还记得你在服役期间救过的一个小女孩吗?”

“是有那么回事。你是罗军梅?”夏能勋一生中惟一一次给人起过的这个名字已刻骨铭心,永生永世也忘不了了。

“我就是那个女孩罗军梅呀!您让我找了8年,我找得好苦啊!请允许我喊你一声爸爸吧。”说着,罗军梅声音哽咽了。

听刭话筒里传来的哭泣声,夏能勋的心一酸,眼泪一下子流出来。他看着话筒愣住了,思绪回到了当年的军营,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1980年,夏能勋在广东省军区独立师步兵团炮兵连当文书。7月6日,他去海丰县城寄包裹返回部队时,看见在离公路不远的石桥旁有一大堆人围在几棵桉树下。夏能勋怀着看热闹的心情走到跟前,只见篾箩里装着个婴儿,眼睛还没有睁开,嘴角流着血,脸上、身上有蚂蚁在叮咬,肚脐上的蚂蚁已结成饼(如今罗军梅肚脐上依然残留着明显的疤痕)。婴儿奄奄一息,尚能动弹,只是没有哭声,样子非常可怜。夏能勋见状,毫不犹豫地将婴儿身上的蚂蚁搓死,并迅速脱下军装包好女婴,直奔附近的彭湃医院急诊室。

经医院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小女孩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抱起小孩,夏能勋觉得为难了,一个军人怎么能带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他只好向医生求助:“我是驻地赤山部队炮兵连的战士,请你们行行好,暂时把小孩放在这里,我明天一定请部队来人联系安置。”说着他把身上仅有的6元钱和一块英纳手表拿出来作抵押。医生们也觉得军人不能把小孩带回连队,可医院也无法收养。几个医生一合计,觉得只有送当地民政局。夏能勋二话没说,抱起小孩直奔县民政局。碰巧当时民政局的干部都下乡去做台风后的救灾安置工作了,夏能勋没办法,只好求民政局旁边的一位老太太帮忙。这位好心的老太太说:“我可以帮你带一个晚上,只是没有吃的。”夏能勋见小孩有人接手带,高兴极了,连忙去买了奶粉、白糖,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部队代号。

回到连队,夏能勋没敢向领导汇报,他想老太太就在民政局旁边,有困难会去找民政局的。

过了三天,海丰县公安局、民政局派人来到连队,向夏能勋表示感谢,并请他协助公安、民政部门查明事情的真相,处理好小孩的抚养安置事宜。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全国正大抓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许生一个孩子,城镇居民要求更严格。当地人重男轻女,罗军梅生下后,她奶奶见是个女婴,心里很不痛快,碰巧同室张某生下一对男婴,其家庭又很困难,她便用80元钱买下其中一个,叫儿子将自己的女儿丢掉,才演绎出夏能勋救女婴的一幕。

罗家人在公安局、民政局干部的教育帮助下幡然悔悟,退回男婴,领回了自己的女孩。为表示感谢,女婴的父亲罗守权拿出600元钱送给夏能勋,被夏能勋婉言拒绝。公安局、民政局及罗家人都很感动,一致请求夏能勋给小孩取个名字。夏能勋想了想,小孩子命大,傲雪若梅,自己是军人,军队与群众血肉相连,于是便给女婴起名罗军梅。部队对夏能勋进行了表扬,并通过宣传此事,密切了当地军民关系。从此连队与罗家成了亲戚,多次为小孩买奶粉、衣服、玩具,送给罗家米面和油,军民鱼水深情在当地传为佳话。

1981年1月,夏能勋退役。当时部队管理严格,退役老兵临走前不能去当地老百姓家。细心的指导员李国潘和连长徐仁友商量后派人把罗家人请到连队为夏能勋送行。罗家人要夏能勋留下信物,夏能勋便从军装上取下领章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连同一枚红五角星帽徽送给了罗家人。罗家人接过信物,一再叮嘱:“孩子的命是你给的,你回去后一定要来信,一定要再来海丰做客。”

夏能勋从部队回到老家不久,曾有写信给罗家以保持永久联系的想法,却被他哥哥夏克勋劝止了:“救了他人,不是要他人报答,是让他人生活得美好幸福。否则,长期来往,会给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心灵留下阴影。把关系断了对你对她都有好处。”从此夏能勋没有再与罗家联系。

23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漫长的一幕。当年被营救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就要成家了……

千里奔波认义父,皆大欢喜结深情

罗军梅与夏能勋在电话上沟通联系后,就一直渴望早日见到这位救命恩人。

2003年1月22日,罗军梅和男友陈镜强踏上了前往湖南的旅程。在列车上,罗军梅心潮澎湃,恩绪万千,没有一丝倦意。她的心早已飞到了安化,飞到了夏能勋的身旁。

1月24日,罗军梅和男友来到安化县乐安镇大禾村。此时,村口挤满了人。夏能勋看到迎面走来的少女青春焕发,扑闪着一双大眼睛,一头披肩的黑发,脸上霹出甜甜的笑容,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他当年救活的小女孩。罗军梅看着面前满脸堆笑,憨厚淳朴的中年男子,心里一阵激动,“您就是找的救命恩人!”

“我是夏能勋。”

“爸爸,我找你找得好苦啊!”罗军梅扑倒在夏能勋怀里,哭得泪眼婆娑。夏能勋抱着从天而降的女儿,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拍着罗军梅的肩膀,不停地说着:“孩子,不哭,不哭。”可他自己却哭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老人夏育贤连连说:“我活到快70了,第一次见到这样感人的场面。”

夏能勋为人宽厚、善良,邻里关系原本就非常好,他喜得义女的消息传开后,人们顿时从四面八方涌来,道喜、祝贺、要喜酒喝的人络绎不绝。好客的夏能勋办起了酒席,一办就是50多桌,比当地农村娶亲嫁女还热闹许多倍。

罗军梅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她将参加工作以来的5.2万元积蓄全部拿出来要送给夏能勋,以报当年救命之恩。夏能勋是个重义疏财之人,说什么也不肯收。一个坚决要给,一个坚持不肯收,父女俩涨红了脸,僵持不下。最后还是夏能勋的妻子陈吉珍充当了和事佬:“收下5000元,算军梅的一片孝心,就算是她宴请了众乡亲。”

安化县乐安镇大禾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也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罗军梅爱这里的山和水,更爱这里的人。特别是夏能勋之妻陈吉珍,对罗军梅和陈镜强处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罗军梅征得她的赞许和男友定下了终身,两人在安化一住就是6个多月,与这个家庭融为一体,一起做家务,干农活,同劳动,同娱乐。罗军梅逢人便说,夏能勋、陈吉珍是我的再生父母,大禾是我的第二故乡。

评价

有网友称其是“湖南最感人村支书”。昨日,面对记者,这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很郑重地说,“这不是作秀,只要谁能帮助我的村民,我就给谁下跪,哪怕是一元钱,绝不食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