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代洛阳 |
释义 | 夏都的变迁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建立了。这时,古埃及处于中王国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形成一个空前强大的国家;在印度河流域则处在哈拉帕文化时期。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世系的王朝。自夏启开国至夏桀亡国,共传十三世十六王,历时五百年左右。据文献记载,夏代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今中国河南省境内的嵩山周围至河洛一带。 二里头宫殿遗址 有不少古籍记载着夏代已有宫殿建筑。“禹作官室”(《世本》);“尧使禹作宫”(《太平御览》); “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竹书纪年》)。这些是否可信?夏代有否宫殿建筑?以前一直是个谜。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县西南约8公里处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两处,基址间距150米。一号宫殿遗址是一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夯土台基,整体略作正方形。现存台基平整,高出当时地面约o.80米,边缘呈缓坡状.斜面L有坚硬的石灰石或路土面。其殿堂位于台基中部偏北,基座略高出周围的台基,东西长约36米,南北宽约25米。基座底部铺垫三层鹅卵石用以加固基址。殿堂建在基座之上,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水。四周有圈大柱子洞或柱础石,南北两面各九个,东西两而各四个,应是殿堂檐杜洞。在搪柱洞外侧还有一圈小柱子洞或柱础石,排列情况往往是两个小柱子洞陪衬着一个檐柱洞,可能是支撑殿堂出檐的挑檐柱洞.从檐柱的排列,可以推定这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以木架骨、草泥为皮,四坡出檐的大型木构建筑,也就是《考丁记》所谓的“四阿重檐”之类的建筑。 殿堂前面是平整宽阔的广庭,宫殿四周是一组完整的廊庑建筑。宫殿的大门在殿堂的正南位置,可能是一座有八个门洞的牌坊式建筑,或者是有东西塾的穿堂门。从这组宫殿建筑情况看.可以推测当时是按照一定的营建设计实施工程施工的。 二号宫殿建筑遗址是包括廊庑、大门,中心殿堂、大墓的一组建筑。宫殿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为复廊和大门建筑,而北墙和三面廊庑围成一个广庭,庭院里有陶水管铺没或石板砌成的地下排水设施。广庭中心偏北是中心殿堂。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有一大墓。这座宫殿建筑可能是夏都宗庙性质的建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有“凡邑,有宗庙光君之主口都”的记载,所以,二里头遗址应是夏都遗址无疑。 这是中国员古老、也是最早的帝王宫殿,宫殿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昔日奴隶制夏王朝的繁华。据测定,二里头宫殿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夏代奴隶制国家机构 夏代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有一整套国家机构和一系列官职,例如:管理畜牧业的官称为“牧正”,管理膳食的官称为“庖止”,管造午的官称为“车正”。 在夏代,奴隶主是统治阶级,不仅有私有财产,甚至占有奴隶本身,而广大奴隶则是被统治阶级。从二里头遗址的墓葬情况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差别。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墓葬有近千座之多,包括有扩竖穴墓和无圹灰坑葬两种。大型和中型的有圹墓中的出土物十分丰富。如二号宫殿基址内的一座大墓,墓口长5.2—5.35米,南北宽4 25米,墓口距地表6.1米,墓内填土经夯打,填上内发现装有狗骨的漆木匣一个。可惜墓中随葬品被盗,只发现少量朱砂和漆皮。又如第三区发现的两座较大型的墓,都是长方形竖穴墓,其中一座纂口长2 9米,宽1.77米,用大量朱砂铺底,朱砂之下垫有席子。从朱砂范围观察,可能有棺有椁,推测均已被盗,仅残存一什玉柄饰、绿松石和陶盂残片等。又如一号宫殿遗址北约550米处的一座中型长方形竖穴墓,墓口长2 3米,宽1.26米。随葬器物分两层放置,上层在棺之上,有铜爵、陶盏、玉戈,圆泡形铜器等;下层在棺内,多为玉器,骨器等装饰品,棺底亦铺有朱砂。这些显然是奴隶主贵族的墓葬。然而多数是小型墓,亦为长方形竖穴墓。葬式多半为仰身直肢,大都有随葬陶器数件,如陶鼎、陶豆,陶觚,陶爵,陶盍、陶盆等.有的还有绿松石珠、五饰、赀贝等物。这类墓葬很像是奴隶社会里的自由民,其富有者可能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奴隶,是奴隶主阶级的一部分;另一-类无墓圹,骨架多发现于灰坑和灰层之中,有的仰身,有的俯身,有的直肢,也有屈肢或作蹲坐式的,有些骨架身首异处.有的则作捆缚状,往往数具骨架共埋一坑。这些死者都没有随葬品,不少死者的掩埋情况不像是自然死亡,可能系虐杀后被随意处置,或者和宗教祭祀有关。这些生前一无所有并失去了人身自由的死者.很可能是战俘或奴隶。 夏王朝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镇压蛆隶的反抗斗争,设置了监狱,制定了刑法。《左传·昭公六年》己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已经失传的《夏书》巾说皋陶的刑法有三:昏,是己恶而掠人之美;墨,是贪赃枉法,败坏做官职责;贼,是任意杀人而无所畏忌。凡犯了这三种罪的人都要处死。 中国古代有不少文献说禹分天下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九州”是指九个区域,大致是以伊洛、嵩山为中心,占有今河南、陕西、湖北三省的一部分地区。后来,夏的疆域逐渐扩大,才占有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夏代洛阳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技术 农业是夏代的主要经济,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以镰、刀、斧、铲为主,其质料以石器居多,骨,蚌器次之。此外,木质农具的使用也相当广泛。引人拄意的是,在河南龙山文化的晚期,出现了犁这样的新式工具,在洛阳孟津县小潘沟遗址山土有石犁。这说明夏初洛阳的农业已从耜耕阶段进入厂中国农业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犁耕阶段。 伴随犁耕的出现.水井,水渠亦被发明,出现了原始的人工灌溉技术。《尚书 益稷》悦,禹“畎浍,距川”。即禹致力于开凿沟渠,引水灌田。《世本》中有“伯益作井”的记载。考古工作者在洛阳矬李遗址发现厂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水井和水渠遗 存,水井为圆形、口径1.60米,深6.10水。水渠遗存宽2-3米,深1米左右。 由于犁耕的出现和农田水利的发展,使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史记 夏奉纪》说:“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大戴礼记·夏小正》有关于“祁麦实”、“种黍菽糜时也”,“剥瓜”的记载,表明当时已种有谷、稻,麦、菽、糜、瓜等多种农作物。1992年至1993年在发掘洛河南岸的关林皂角树遗址时发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小麦、谷子、粟、黍,豆、高粱和水稻等七种粮食种子,这反映了夏代,不仅善于利用黄土种植粟,黍等旱地农作物.而且能够利用河流水利在伊洛平原上种植水稻。 古代的农业生产与季节气候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夏代人民在不断积累农业生产经验的同时,天文历法知识也逐渐积累起来。《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这是记当时发牛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瞽”指乐师,“啬夫”指管理农事的官,“庶人”指百姓。由于那时人们对口食的原因还不了解,所以会发生鸣鼓奔走的现象。这是世界亡关于日食的最早的记录。在历法方面,“夏时一向为后世所称道。《礼记·礼运篇》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夏时”即夏历,或称农历。 随着农业的发展,洛阳当时的酿酒业、制陶业、铸铜业等,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酿酒业的出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产物。传说酒是禹的大臣仪狄发明的。《战国策·魏策》载“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子,遂疏仪狄,绝旨酒。”东汉许慎《说文》称:“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秫酒是以秫为原料酿制的酒,少康即杜康。今河南汝阳县杜康村为杜康故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