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厦门经济特区 |
释义 |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面积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并逐步实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随后,国务院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实行经济特区现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设立象屿保税区。其间,国务院还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1994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厦门特区地方立法权。 特区简介厦门经济特区是我国的六个经济特区之一,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实行计划单列,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城市之一。 厦门经济特区(Xiamen Special Economic Zone)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九龙江出海口,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遥遥相对。市区面积1516平方公里,包括厦门岛和鼓浪屿两部 分,其中特区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33万。为福建省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厦门本岛内的思明、湖里两个区为经济特区。思明区以商业闹市区为主;湖里区则是新兴的工业投资区。厦门港阔水深,不淤不冻,避风条件好,海岸线长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公里,5万吨级巨轮可自由出入。目前,厦门口岸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拥有通往香港的货运船队,不定期货轮可直达日本、澳洲和新加坡等世界大港。陆上交通也很方便,通过鹰厦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工业有一定基础,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周围地区为我国著名侨乡,且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特区建设具有国际、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厦门背山面海,风景佳绝。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面积1.71平方公里,全岛林木葱翳,空气清新,建筑别致,幽雅静谧,是理想休养、避暑、度假、游览胜地。主要名胜有日光岩、水操台、怡红院等。厦门岛南端的五老峰及其山麓南普陀风景区、万石岩风景区也是厦门引人入胜的游览佳地。这里山、石、树、海和庙宇、石刻等各有特点。五老峰远望如五个老人盘坐,向称“五老凌霄”,为厦门八景之一。南普陀寺珍藏有玉佛、七佛宝塔、万卷佛经等文物。万石岩风景区,奇石磊磊,山泉潺潺,林壑飞流,万石朝天,被前人描写为“一泓碧泉和云下,万点青山拥水来”。此外,厦门还有陈嘉庚墓、集美镇、郑成功纪念馆等风景名胜。1980年,厦门在成立经济特区后,城市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首先特区确定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为主要建设方向,现在全市已经形成以电子、仪器仪表、轻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家具工艺为主的工业完整体系。各类工业企业达近300家,不仅能生产轻工、纺织等各种产品,而且还生产多种机械和海洋化工产品。全市工业产值比50年代增长了二三十倍。其次是发展旅游业、商业,并向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为了使特区经济走向世界,特别要注重港口和机场建设。目前厦门正在东渡建设新港,包括1—5万吨的泊位和集装箱装卸桥。作为航空港的高崎机场现在也建成投入使用。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到全市6个行政区。 发展概况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是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市现辖6个行政区,面积1569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49万人,户籍人口173.7万人。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面积2.5平方公里,1981年10月开始动工兴建。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随后,中央又相继批准厦门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和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象屿保税区,以及厦门出口加工区,批准厦门实行计划单列,并赋予厦门市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地方立法权;2008年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厦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取得了加快海西建设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积极成效,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地方生产总值增长从年初的负数回升到了全年的8%,达1616亿元,并且呈现了一些发展的亮点:一是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1%和9.2%,达451.4亿元和24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2亿元,三项指标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二是外贸进出口好于全国全省,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54.4%。三是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达1.1亿吨;空港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达1133万人次。四是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50.2%。五是福厦高铁和翔安隧道等一批重要交通设施建成并即将通车,海西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特区建设28年来,全市经济长期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中国内地城市十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处于全国大中型城市的领先水平。厦门正朝着建设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一)认真贯彻国务院《意见》,努力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国务院颁布实施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我市自特区设立以来迎来的又一个重大历史机遇。厦门紧紧抓住这难得机遇,立足海西建设新的起点谋划和推进厦门发展。召开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努力建成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更好地在海西建设中发挥龙头示范作用的目标和具体思路、举措。一段时期来,围绕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海西建设决策部署,一是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二是及时作出把厦门城市建设重点转向岛外,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决策。三是全面提出了加强与台湾先进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10个重点产业对接和先行先试两岸贸易与人员往来便利化管理办法,以及争取台商投资区和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和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方案。形成了把握海西机遇、奋力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势。 (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厦门经济外向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比较严重。厦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对危机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着力四个“千方百计”保增长。一是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帮扶企业的政策措施,开展了帮助企业树立信心、解决贷款等“五帮企业”活动,努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出口、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企业稳定出口、扩大内销搭建平台、开辟渠道、营造环境。三是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激励、考核机制,成立招商小分队,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合同利用内资470亿元,引进了特易购、LG、百威英博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宝钢、国药集团等央企来厦投资。四是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了友达三期、冠捷科技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ABB、松下等一批跨国公司增资扩产,金桥卷烟二期、厦顺铝箔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景智光电、许继高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13个旧城旧村改造项目;大力加快翔安隧道、福厦铁路厦门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建成了国家级LED检测中心、汽车电子孵化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等重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3家,新增2个国家级、2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努力提高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 (三)致力先行先试,全面拓展对台交流合作。围绕建设两岸产业对接的集中区、直接往来的主渠道和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全面拓展交流合作。一是深化产业对接与合作。重点加强先进制造业、金融、信息和软件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对接与合作,提升产业对接的规模、层次和水平。全年实际利用台资达6.42亿美元,比增81.8%;对台贸易达42亿美元,实现逆势增长。二是加强直接双向往来。先行先试两岸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管理办法,积极做大“小三通”,稳步推进“大三通”,厦金直航全年往来人次达120万,实现两岸常态化客货运空中和海上直航,顺利启动大陆居民经金门赴澎湖和台湾本岛旅游。三是密切各领域交流交往。成功举办迄今规模最大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首届海峡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文博会、民间艺术节、图书交易会、农渔业论坛等活动;率先实现市政府、市政协代表团赴台参访和两岸区级基层政党交流,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四)突出保民生保稳定,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着力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全市大学生纳入医保,全市社保覆盖面已达常住人口近九成;新建成12138套社会保障性住房;投入59.8亿市财政资金建成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项目;进行了32个村的旧村改造和老区山区村建设。二是持续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取得全国第二的成绩。三是全力保平安保稳定。认真履行并层层落实稳定和综治责任制,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厦门”建设,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继续居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五)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召开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制定出台贯彻四中全会《决定》的《实施意见》;抓好第二、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本完成村(居)组织换届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为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新的一年,厦门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紧紧抓住加快海西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努力取得“六个新突破”,即在壮大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拓展对台产业对接和交流合作、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加强民生保障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增长8%,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在海西建设中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特区起源湖里,一片神奇的热土,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 如今,走在湖里大道上,随处可见两侧林立的通用厂房,这些就是在20多年前为厦门经济特区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最早的引凤之巢,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投资的台商、第一份外单的签订都诞生在这里,它们记录和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每一步。 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的闹市区,现在的我们能够想像到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荒芜吗?据介绍,当时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在地瓜地里实地考察工作时,每人手里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为那地里常有老蛇出没,拿木棍就是要防止被蛇咬。 湖里位于厦门岛西北角,东、西、北三面临海,港区开阔,水深不淤,海岸线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建设经济特区的理想之地。 当时的湖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被人戏称为“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然而,自从厦门经济特区建立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就永远地载入了厦门发展的史册。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当时的厦门经济特区,只是湖里一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地方小,而且是寸草不生的荒芜沙地,白手起家困难大不说,也无法利用厦门原有的资源基础。 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这就是开启厦门历史的著名的“湖里第一炮”。随着一声开山炮响,经济特区破土动工建设。 毫无疑问,厦门获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全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是厦门乃至福建省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 老林是土生土长的老厦门人,与共和国同龄。他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湖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经济特区破土动工的地方,就是现在厦华电子厂房附近的一个小山丘上,当时还种着一大片的地瓜、花生。 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伊始的情景,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开远曾记忆说,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湖里是一大块荒地,除了地瓜地就是梯田,相关领导讨论工作都是在地瓜地里边进行的。 拍板发展2008年12月开馆的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全国首个经济特区纪念馆,其选址是在经济特区的发源地湖里。该纪念馆由原湖里区政府大楼改建而成,当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就是在这座大楼题词。 纪念馆外面车水马龙、一派都市的热闹景象,谁能想像出当年邓小平同志就是在这里题字的情形呢。 走在陈列图片和实物的特区纪念馆里参观,记者仿佛是在穿越时光隧道,感慨万千。纪念馆最大的亮点是二楼以“小平同志视察厦门”为主题专门设置了一个陈列室,邓小平题字场景被完完全全还原下来,包括仿制当年小平同志乘坐的“鹭江号”船舱,陈列并播放了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的珍贵图片和音像资料。 据特区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当时正是艰苦创业时期,会议室的接待条件比较简陋。邓小平要在桌上题字时,管委会工作人员临时取下一块窗帘布当桌布,上面还有挂钩。后来,这块窗帘被很好地保存着。 1984年2月7日,80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之后,来到厦门。2月9日,邓小平在厦门特区管委会二楼厅堂里,挥毫写下13个大字:“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据称邓小平回京后,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在邓小平的直接推动下,1984年3月,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包括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同年5月,特区管委会与厦门市政府合并,原特区(湖里)正式定名为湖里工业区。 地理范围的这一次跳跃,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特区腾飞2009年7月24日,厦门市市长刘赐贵向在厦门的各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作政情通报时,透露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要扩大到厦门全市的思路。刘赐贵表示,将积极向中央争取,把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争取中央批准扩大特区范围,实现行政区划、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三区合一”。 刘赐贵表示,20多年来,厦门经济特区范围一直没变,岛内是特区,岛外不是特区,使一些工作不好开展。比如厦门有特区地方立法权,但特区法规只适用于特区范围,也就是岛内,岛外就不适用,造成“一市二法”;政府鼓励企业向岛外发展,但岛内是特区,有特区优惠政策,岛外不一定有,企业搬出去反而吃亏了。因此,很有必要将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市。 这就意味着厦门经济特区的面积将达到1565平方公里。 而之前的7月22日,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表示,2009年下半年,厦门城市建设重心将从岛内向岛外转移。岛外新城区将以翔安隧道、翔安南区和厦门新站营运中心、环东海域等重大片区和项目为依托,尽快完成工程建设和环境的美化。于伟国说,“要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岛外新城区建设,为新城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良的载体,使岛外新城区形成高品位的风格和特色。”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市委书记与市长相继发表关于厦门未来的发展讲话,这都在表明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厦门经济特区正在强力向岛外发展。 老许是同安人,今年63岁。他说,由于现实的差距,厦门岛外不少人确实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果将来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岛外,别的不说,至少大家都是特区人,感觉会好很多。 在将来的某一天,现在矗立在厦门大桥桥头的“厦门经济特区”标志性路碑,也许会搬迁到另外的地方去吧,因为届时的“厦门经济特区”已经非彼时的“厦门经济特区”了。 特区大事特区建设大事记 1980年10月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厦门岛北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厦门特区。 1981年10月 厦门特区开始正式动工兴建,从此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 1984年3月 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含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并逐渐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1987年9月8日 首届福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开幕。 1988年4月 国务院批准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5月和1992年11月 国务院先后确定厦门经济特区和市辖的杏林、海沧、集美为台商投资区;外商在区内投资按现行特区政策办理。 1992年11月11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象屿保税区。 1994年3月 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在特区范围内制定法律规章的权力。 1997年9月8日 首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 2010年8月1日 厦门经济特区起扩容 打破一市两法局面 巨大变迁1983年经济变化1984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特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与关怀下,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通过这组数字,大家一定能感同身受到厦门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 1983年,厦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9.44亿元,而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60.12亿元,平均每年以19.14%的速度增长,20年增长了32.19倍; 198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为2.32亿元,2003年达到了149.22亿元,20年增长了63.32倍,年平均增长23.15%; 198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12亿元,而2003年,全市工业总值实现近1400亿元,20年来增长了近11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6.83%;港口货物吞吐量1983年全市为263万吨,2003年实现了3403.9万吨,20年累计增长11.94倍,年平均增长13.66%; 1983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3300标箱,而2003年全市达到了233.11万标箱,20年累计增长了705倍,每年平均增长38.82%; 1983年,厦门市实际利用外资不到1千万美元,而20年后的200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12.43亿美元,增长了154.38倍,年平均增长28.70%; 198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4亿美元,2003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7.11亿美元,20年增长了132.65倍,年平均增长27.7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年为605元,2003年达到了12915元,20年增长了20.35倍,年平均增长16.54%;农民人均纯收入1983年全市仅为338元,而2003年为5172元,20年增长了14.30倍,年平均增长14.61%。 特区经济结成果新华网厦门2006年12月18日电(记者 卢志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评比中,厦门已连续两年居第9位,是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经济圈城市之外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城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来始终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益所带来的结果。 下面三组数字,可以大致勾勒出厦门的巨大变化。 国民生产总值:从7.41亿元到1160亿元 厦门刚设立经济特区的1981年,GDP只有7.41亿元。25年后,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到1160亿元,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8%。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前,厦门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500元,而2006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8370元。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说,厦门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人均GDP10000美元”的指标,这一指标应该属于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工业规模:从10.07亿元到2430亿元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化的发展史。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来厦门工业经济规模已从1981年特区成立之初的10.07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预计2430亿元,年平均增长24.1%。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津介绍说,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酒厂、鱼肝油厂、灯泡厂、纺织厂等轻工业为主,如今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行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对外开放:从2.5平方公里到1569平方公里 当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时,规划面积只有湖里区的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步伐大大提速。 1989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首批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随后也获准设立。这样,厦门特区建设热潮很快由岛内向岛外扩展、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 在特区建设进程中,厦门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郑栅洁说,1981年——2005年厦门市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4.67亿元,年平均增长26.2%,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和水电气配套等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06年12月18日 来源:新华网) 2007年产业经济农村经济 2007年,厦门市全面实施《厦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大力发展“两头在厦、中间在外”的新型农业,农村经济加快调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1亿元,比上年下降17.8%,其中:种植业产值11.73亿元,下降10.2%;畜牧业产值12.48亿元,下降4.0%;渔业产值4.74亿元,下降46.6%;林业产值0.15亿元,增长4.9%。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形势良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加大对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扶持。全市34家龙头企业拥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19家龙头企业成立研发机构,成立企业技术中心6个;1家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共承担项目15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5项;6家企业参与了29项产品的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至年底,全市龙头企业拥有名牌产品35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全年34家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上缴税金1.96亿元;共带动基地种植面积71万亩、牲畜饲养量138万头;带动农户36.14万户,其中订单带动21.74万户,农民从产业化组织得到收入30.42亿元。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和社保补助的办法,帮助上岸渔民和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625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2.44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实行被征地农民、上岸渔民与城镇职工同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2007年底,全市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累计3.86万人,其中当年新增0.82万人。 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连续3年增幅超过10%。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37元,比上年增长11.2%。工资性收入仍是增收的主渠道,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891元,增长15.4%,占纯收入的50.9%,拉动农民纯收入增长7.6个百分点,其中在本地劳动所得收入为2896元,增长30.1%。“金包银”工程和股份化项目初见成效,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逐步提高,全年实现1024元,增长35.9%,其中租金收入581元,增长85.0%。由于土地征用、环东海域整治和部分区域生猪禁养,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全年实现2722元,略有下降。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稳定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27元,比上年增长7.9%。受原材料、能源及食品涨价的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的吃、穿、住的支出增长加速。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356元,增长12.2%,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1.9%;衣着消费支出296元,增长17.1%;居住消费支出922元,增长16.3%。 工业建筑 2007年,我市工业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除1月份增速较快以外(生产天数不可比原因),其它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4%-18%之间,随着工业园区新项目的陆续投产,加上节庆市场的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在9月份首次突破250亿元,12月又再创历史新高,达268.25亿元。全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83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实现工业增加值643.23亿元,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3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16.9%。 新增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新增的1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87.56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6.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6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7.44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产值的78.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4%。 重点工业企业依然是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力。2007年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已达323家,比上年增加42家,合计完成产值230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7.8%。其中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177家,比上年增加30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42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有6家,合计完成产值7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6.7%。 支柱行业增速依然保持较快水平。全年三大支柱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5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三大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6%,拉动工业增长12.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行业全年完成工业产值921.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3.7%;机械行业完成工业产值714.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6.1%;化工行业完成工业产值415.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5.2%,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9%、37.3%、16.4%。 主要工业园区企业生产逐渐形成规模。同安工业集中区、火炬翔安园、机械园和汽车园四大园区共进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家,全年完成工业产值2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同安工业集中区已有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投产,完成产值32.34亿元;火炬翔安园已有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投产,完成产值106.01亿元。 产销衔接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全市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705.33亿元,增长16.2%。其中,实现出口交货值1209.76亿元,增长21.3%,增速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率为44.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出口交货值超20亿元的企业共有9家,合计实现出口交货值511.8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42.3%。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88%,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产销率仍位居全省第一。重工业比重继续提高。2007年全市重工业共完成产值188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8.7%;轻工业完成产值855.3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1.3%,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为2.2:1,重工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交通邮电 2007年,厦门市交通口岸邮电系统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749.38万人,比上年增长6.0%;全年客运总周转量(含公路、水运、航空)143.91亿人公里,增长18.7%;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582.61万吨,增长16.2%;全年货运总周转量(含公路、水运、航空)544.14亿吨公里,增长20.8%。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8.12亿元,增长13.2%。全市交通口岸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89亿元,增长2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121.29亿元,增长41%,首次突破100亿元,是厦门市交通建设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更新改造完成28.6亿元,增长5.9%。 不断改善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网结构。全年共投入资金约1.5亿元,更新了381辆公交车,公交车辆的舒适性、环保标准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期完成了1904辆到期出租汽车的更新投放和岛内新增300辆出租汽车的投放工作,岛外四区计划投放400辆,截至年底已有147辆出租汽车投入市场营运。 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全年新开通了11条农客线路,其中配合学校开辟了7条接送学生专线,共投入85辆车,累计开通38条农客线路、投入199辆客车。加快农村客运场站和候车亭建设,岛外四个区新建候车亭113座,简易站1座,累计建成候车亭159座。 一、公路建设与运输 2007年,全市完成公路建设投资68.89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加快“两桥一隧”进出岛通道建设。集美大桥累计完成投资14.79亿元,占总投资的55%;杏林大桥累计完成投资8.67亿元,占总投资的54%;翔安隧道开挖工作量完成过半。加快岛内道路建设,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成功大道完成投资7.54亿元,环岛北路—谊爱路段及钟鼓山隧道(右洞)已建成通车;疏港路华荣路高架桥及国际邮轮中心专用通道建成通车,高架桥二期(保税区—公铁大桥)主桥也已贯通;环岛干道(墩上—仙岳路段、环湖里大道—县黄路)开始路面施工,县黄路—文曾路段的三座隧道全部贯通,其余路段正在加快建设。加快岛外干线道路建设,开工建设海沧疏港通道一期(海新路—孚莲路段)、岛外快速路(英村—同集路、孚莲路—公铁立交)、国道324线(西湖—马巷)、中洲大桥、丙洲大桥、灌新路(灌口立交—环湾大道)等项目。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开工建设厦门至安溪高速公路(云埔—龙门段)、沈海高速公路(厦门段)扩建工程,加紧推进厦成高速公路、厦漳跨海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年共完工农村公路项目81个125公里。 截至2007年底,全市公路里程1741.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56公里,一级公路221.98公里,二级公路226.62公里,三级公路146.12公里,四级公路803.77公里,等外公路288.39公里。公路桥梁437座。 二、港口建设与水路运输 2007年厦门继续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完成投资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全港24个在建项目已完工11个,新增港口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新增年货物吞吐能力 1604 万吨,新增年集装箱吞吐能力170万标箱,新增年旅客吞吐能力300万人次,极大地缓解了厦门港吞吐能力不足的局面。至年底,全港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828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586万标箱,旅客年吞吐能力达到1075万人次;汽车年通过能力达60万辆。其中:海沧港区1#、6#、 7# 、9#泊位、东渡港区19#泊位、嵩屿港区一期工程、厦门五通—刘五店滚装码头工程(含海空联运码头)、国际邮轮中心码头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营;角美作业区1~2#泊位、龙海客运站等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海沧港区12#泊位、海沧港区14~19#泊位岸壁工程、现代物流园区配套码头工程进展顺利。东渡航道扩建工程、五通至金门水头航道(厦门航段)工程、厦金航道至厦门国际旅游码头延伸段航道工程、海沧航道扩建一期工程I标段建成并通过交工验收;厦门港主航道扩建三期、海沧航道扩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厦门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得交通部批复;海沧港区6#泊位工程等7个项目使用岸线申请获得交通部批复;海沧港区11#泊位项目及海沧航道扩建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交通部审批;《厦门港集装箱干线港重要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厦门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沧保税港区规划》、《刘五店南部港区规划》等编制工作成果得到市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认可。另外,还筹资近一千二百万启动交通部港口设施保安与安全信息系统试点工程港口视频监控二期(航道海域视频监控)、港口地理系统一期(数字航道)等5个技改项目建设,港航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07年,全港生产持续快速发展。货物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大关,达到8117.20万吨,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628.78万吨,增长10.5%。全港集装箱吞吐量462.71万标箱,增长15.3%,在全国沿海港口继续位列第七,跻身世界21强行列,其中集装箱国际中转完成2.99万标箱,下降5.5%;内支线中转完成25.47万标箱,增长17.3%;海铁联运完成6089标箱,增长63.4%。全港旅客吞吐量完成7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7%。 2007年,全港新增航运企业4家,新增船舶38艘,新增运力9.08万载重吨、1223客位,新增集装箱运力5100标箱;全港新增集装箱班轮航线32条,比上年增长23.4%,达到169条,月航班数达到676班。 三、航空运输 2007年厦门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68.47万人次,在全国所有机场中继续名列第11位,比上年增长15.8%,净增旅客118.27万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达147.8万人次,为中国内地五大口岸机场之一;完成货邮吞吐量19.36万吨,比上年增长10.6%。 目前,厦门机场已开辟国内外航线达148条,其中定期执行的国内航线79条,国际航线20条,地区航线4条(含香港—厦门—上海和浦东—厦门—澳门全货机航线);有25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厦门机场定期运营,平均每周航班密度高达1712架次;已开辟国内外城市81个,其中定期通航的国内城市43个,国际城市13个,地区城市2个。厦门机场航线遍及内地及港澳地区、东南亚、韩国、日本和美洲、欧洲,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 四、口岸管理 2007年,交通口岸系统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国家检验检疫总局支持海西建设的各种举措,推动查验单位进一步出台各种便捷措施,提高通关效率,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一是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开通24小时通关服务热线,及时协调解决通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查验单位推行就近报关、多点报关、异地报关口岸放行、集中放行及上门验放等便捷措施,将监管时空前伸后延,解决通关手续过于集中在口岸通关现场的问题。建立“快速通关”转关运输模式,解决内地和厦门口岸之间异地通关限制较多的问题。二是做好新增码头对外开放启用工作。协调做好相关码头查验业务现场流程的确定和查验设施的配套工作,完成了国际邮轮中心及厦金客运码头、五通海空联运码头、20号国贸货运码头等新增港区作业点的省级验收工作,并经省政府下文批准对外开放验收。三是加快福建电子口岸建设。国检口岸快速查验系统已于2007年6月1日在海天码头试运行,七大船舶代理公司在福建电子口岸网站上推出厦门口岸入出境船舶船期查询服务,海关、检验检疫局推出厦门口岸网上报关状态和报检信息查询服务。四是继续推进厦门港口岸管理一体化工作,完成漳州检验检疫局从福建局整建制划转厦门局管理,实现厦门港“关检合一”。全年厦门口岸出入境旅客达到221.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 五、邮电通信 2007年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邮政业务完成5.08亿元,增长11.2%;电信业务完成43.04亿元,增长13.5%。 旅游事业 2007年,厦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294亿元,增长1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13万人次,增长1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1亿美元,增长24%,全省旅游经济龙头地位和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凸显。先后荣膺“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中国自驾车旅游十大目的地”、“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旅游精品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旅游,积极争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新优势 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鼓浪湾、翠丰温泉、福佑戴斯等酒店已正式营业,磐基、牡丹、和平里、盛之乡等酒店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加快旅游景区建设,2007年9月园博苑正式开放,至2007年底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胡里山炮台“历史再现”工程一期、国际旅游码头、奥林匹克博物馆、海湾公园等景区(点)正式投入使用,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观音山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五缘湾商业街区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旅游特色街、旅游特色场馆建设加速推进。2007年全市共有在建重点旅游项目26个,投资总额达31亿元。 重点培育新型旅游业态。恢复振兴邮轮经济,组团参加世界邮轮大会,举办2007中国邮轮游艇大会,全年共接待14艘豪华邮轮、1.53万名高端游客;认真把握旅游产业发展导向,加大力度培育休闲度假、游艇帆船、温泉康体、高尔夫、自驾游等新兴旅游业态。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提升。2007年全年新增五星级酒店3家(日月谷温泉度假酒店、喜来登酒店、索菲特酒店)、四星级酒店3家(东南亚大酒店、庐山大酒店、金威大酒店),全市高星级酒店总数达22家,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旅游饭店110家,其中星级饭店67家,客房总数达2万多间。全市共有旅行社9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5家、国内旅行社80家,建发国旅、旅游集团国旅进入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前50名,位居全省旅行社前列。全市已开发旅游景区(点)60多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5处,3A级景区1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 推进各区旅游全面发展,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认真制定实施旅游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推进的良好态势。 二、加强旅游营销创新,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努力构建区域性旅游中心新格局 积极拓展海内外客源市场。国际市场方面,参加香港、柏林、莫斯科国际旅交会和国家旅游局举办的“中国旅游之夜”等系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组团赴日本、韩国、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等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宣传推介,积极推进与日本佐世保、韩国光阳、法国诺曼底等城市双向交流;开展旅游包机业务,全年共执飞旅游包机40架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促销活动,日韩、台湾、东南亚已成为厦门主要境外客源市场,印度、欧美、澳新等中、远程市场客源增幅均超过二成;国内市场方面,以“海上花园、温馨厦门”和“走进厦门、畅游八闽”为主题,主打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湘赣中南客源市场,参加苏州国内旅交会、昆明国际旅交会、北京国际旅博会、大连东亚国际旅博会等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组团赴东北、华北推介“冬天来厦门”系列旅游产品,在北京举办“奥运北京、惬意厦门”为主题的厦门旅游推介会;积极邀请海内外主要旅行商和主流媒体记者来旅游考察、宣传报道。 举办、参与节庆活动。圆满完成第三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交办的工作任务,成功举办2007厦门花车巡游、厦门旅游购物节等节庆活动;组织策划“走进厦门、感受中国年”、“美在厦门”嘉年华等黄金周假日旅游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和支持各区、各部门举办的元宵灯会、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龙舟赛、中秋博饼文化节、女子高尔夫精英赛等节庆活动。 扩大区域旅游合作领域。闽西南五市旅游合作不断扩大,签订新一轮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举办闽西南及金门旅游黄金周新闻发布会;闽粤赣十三市旅游合作深入发展,起草了《厦门市、赣州市政府关于加强“海西”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协议》旅游部分内容;协助粤东五市在厦门举办旅游推介会;加强与南方旅游城市协作体在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交流,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目标。 三、创新行业管理手段,优化旅游经营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 加强旅游市场整规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整治以“旅行社非法转让经营权”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市95家旅行社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假日旅游长效管理机制,市假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联合执法,组织10余个专项检查小组,集中力量对鼓浪屿、鹭江道、海上游等旅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 推进旅游法制化、标准化工作。市旅游、交通、港口、工商、公安、质监、法制等部门共同制定《厦门市水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厦门市公寓式酒店管理办法》;鼓浪屿、天竺山通过了国家5A级、4A级景区验收;日月谷、喜来登、索菲特酒店被评为五星级酒店;在全市开展绿色旅游饭店评定工作,全市共有13家饭店被评为金叶、银叶级绿色饭店,日月谷温泉度假酒店和海上花园酒店荣获“2007中国优秀绿色旅游饭店”称号。 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万名游客评厦门旅游服务质量”活动;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在全国旅游行业率先举办“旅游企业文化节”;评选表彰“十佳”文明星级饭店、文明旅行社、“九八”服务大使;认真开展以“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为主题的旅游行风建设活动。 四、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加强两岸旅游互动,积极探索深化旅游合作新途径 赴金旅游人数增长较快。福建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旅游达987个团、2.22万人次,人数比上年增长30%;赴金旅游手续更加简化,办理时间从40天缩短到15天;赴金门、澎湖旅游在厦就地办证权已经落实。 福建居民赴澎湖旅游实现零的突破。10月2日厦门口岸首发团290人赴澎湖旅游,至12月底赴澎湖旅游人数共达770人次,占全省赴澎湖旅游的73%,逐步形成厦—金—澎黄金旅游线路。 加强与台湾旅游业界的交流互动。建立厦金旅游合作定期恳谈会制度,共同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旅交会、海峡两岸台北旅展、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共同宣传推介厦金旅游产品;市旅游协会组织福建首个美食文化交流团赴台湾地区举办美食交流活动;全年共接待台湾旅游团体和媒体记者三十多批次来厦采风;全市有4家国际旅行社被省旅游局评为金马澎旅游组团先进单位。 五、健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组织编制《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全面营造又好又快发展新环境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湖滨南路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厦门旅游网”完成了升级改版,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14旅游呼叫中心、 111858旅游咨询热线、星级酒店旅游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架等旅游资讯媒介全年服务游客190万人次、发放旅游宣传资料二百多万份。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厦门市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全面落实旅游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对旅游安全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建立旅游行业小区短信群发系统;协同相关部门和各区加强水上客运、旅游客运、旅游餐饮、节庆活动、旅游设施设备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完善旅游质量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旅行社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工作;建立旅行社、导游人员诚信管理档案,及时公示旅行社和导游员基本信息;做好旅游投诉受理工作,2007年厦门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受理各类投诉217件,办结率100%,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11万元;加强旅游市场检查工作,全年共检查旅游团队1.4万个,查处违规行为327起,导游员IC卡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与厦门大学共同举办“旅游战略管理”研究生班,开设“21世纪旅游新观念”系列讲座,举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旅游酒店紧缺岗位等培训班;继续办好旅游培训超市,与市总工会、市劳动保障局共同开展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厦门市政府授予3名技术状元、20名技术能手光荣称号;开展“学习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系列活动,举办评选“市民喜爱的导游员”、“高校未来导游之星”、“导游形象大使”等活动;举办旅游企业用工供需见面会,召开厦门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研讨会,完成了《厦门饭店行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2010年8月 改一市两法局面因应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的新形势,厦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28日举行第23次会议,决定从8月1日起,50部涉及厦门民生的经济特区法规,将适用于岛外。 即将扩大适用于岛外的这50部特区法规,涵盖经济建设、市政管理、科教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上述50部经济特区法规,虽然之前立法上仅限适用于岛内,但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在不与国家法律法规抵触的前提下,法规可适用于整个厦门市。这次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将50部经济特区法规正式适用于岛外,打破了“一市两法”的尴尬局面,使岛内外一体化有法可依。 今年六月在此间举办的第二届海峡论坛上,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披露了一个重大政策利好: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至全市。此举意味着长期以来困扰厦门发展的“一市二法”尴尬局面,从此将走进历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