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石堡村
释义

村情概况

下石堡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东北部,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58亩,居住面积451亩;有596户,1272人,其中农户456户,1099人。该村地理位置优越,108国道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和旅游资源。村内有千亩核桃采摘园。

金鸽广场坐落在下石堡村,因远古时代有金鸽在此栖息而得名。该广场总投资340万元,总占地面积近一万平米,是房山区境内108国道沿线最大的文化娱乐、休闲广场。它的落成是房山区决战北沟环境治理过程中所结的又一硕果,整个广场从设计到施工始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场内有标志性的文化景墙,有华冠益佳连锁超市和可供出租的摊位,美丽优雅的花架,错落有致的花坛,可供村民休憩的座椅,各种各样的健身娱乐器材,充满现代气息的露天舞场,使之成为了山区人民健身、休闲、娱乐、学习、购物的好去处。此项工程的落成同时也为北京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建设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1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无路灯。全村有11户通电,有1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分别占总数的78%和31%)。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8公里,距离最近近的集贸市场3.8公里。全村共有摩托车3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5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3亩。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于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4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8万元,占总收入的54%;畜牧业收入0.82万元,占总收入的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头,肉牛12头,肉羊16头);林业收入1.27万元,占收入的17%。第二、三产业收入0.35万元,占总收入的4.7%;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5.5亩(其中:田15.5亩,地20亩),人均耕地0.92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414.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1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50亩。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9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4%。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经济林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1户,共有乡村人口36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17人。其中农业人口36人,劳动力2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1人,彝族5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人,参合率42%。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8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麻旺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鄂嘉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3.8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人,其中小学生3人,中学生3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畜饮水困难,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教育滞后,缺少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核桃种植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50亩;大力发展养殖业,每年力争发展猪12头、牛4头、羊4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1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020元增加到1100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