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江群 |
释义 | 简介地层名称:下江群 地层名称(英文): Xiajiang Gr 阶代码:Qb 地区代码:45 命名1936年王曰伦命名,1938年发表于贵州东部矿产简报(原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命名剖面为贵州从江宰便及印江芙蓉坝。 沿革1936年王曰伦在黔桂交境进行地质调查,将南沱组以下的变质岩系称“下江系”;1938—1944年间先后有张兆瑾,袁见齐,刘朋岩,朱夏及王作宾,贾福海等人在本区工作,但均将贵州的前震旦系称为震旦系属元古代;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建议将湘黔桂元古代地层均称板溪群,并以其中不整合面为界分为上、下两亚群;70年代中期将上板溪群统称板溪群,下亚群改称梵净山群;70年代末贵州区调将队将板溪群正名为下江群。 特征本群自下而上划分为甲路、鸟叶、番召、张家坝、清水江、平略、隆里等六个组,主要为浅变质砂页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及少量碳酸盐岩,为一套从浅海陆棚-陆坡相沉积。该群在黔东普遍发育,但由此向南厚度加大,火山物质增加,河流沉积逐渐发育。梵净山北西厚约4500m,黔东南厚度>10000m。下江群与下伏的梵净山群和四堡群均为不整合接触。该群见有微古植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