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吉镇
释义

下吉镇(1978年下邽更名为下吉)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北端,距渭南城区28公里。下吉镇原名下邽 ,是临渭区古老集镇之一。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214个村民小组、14057户,总人口51611人。

下吉镇简介

下吉镇人才辈出。因唐朝名将张仁愿、大诗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准或出生于此,或在此地生活过,素有“三贤故里”之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原陕西省人大副主任李连壁,也分别出生于下吉西关和见庄村。名胜古迹有慧照寺(晋)、塔(宋)等。

农业及特产

下吉镇有耕地10.3万亩,有衬砌渠道17.7万米,配套设施520座、机井120眼,基本实现渠井双保险,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步由粮、棉大镇调整为以粮、果、菜、牛、鸡、犬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03年以来,粮食面积稳定在5万亩,酥梨2.8万亩,杂果0.86万亩,棚菜1.4万亩,奶牛1000头、示范养殖场2个,秦川牛1800头,笼养鸡25万只,细犬3000只。全镇有各类企业366个,其中加工业80多个,饮食业100多家、运输户150多个,康乐乳品厂被评为渭南市重点企业。至2005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218元,近年来大力发展红提种植业,建立了红提基地。

1997年下吉镇被陕西省政府列入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相继完成了道路铺设、街道绿化、自来水进户、低压线路改造、景贤街排水等工程,建成双官路什字1。1万平方米商业用房和北七什字商贸小区,进镇经商人员达1300多人,集会日摊位800多个。辖区有区属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34所,卫生院2所,村卫生所33个。2000年为我省著名书法家张兴斌建造了书法艺术馆。

下邽中学

中学概述

下邽中学的前身是创立于清道光3年(公元1823年)的“景贤书院”,光绪3年(公元1908年)改为“景贤高等小学堂”。

下邽高级中学历史演变

1895-------1904, 景贤书院

1904-------1941, 景贤高等小学

1941------ 1950, 景贤私立初级中学

1950-------1962, 渭南第二初级中学

1962-------1970, 渭南下邽初级中学

1970--------至今, 渭南下吉高级中学

名校长:王景先、杨开敏、王亦哲、付兆弟、赵兴友(有)李瑜生、李志刚、李栓良等

下吉高级中学解放后获得较快发展,特别是1977回复高考制度以后,这里曾经威风八面、名震渭南,虽为渭北乡中,可是1977至1986年高考成绩在渭南名列三甲,理科本科录取率更是渭南第二。79---85年,在数学名师张维升、化学名师乔术善和物理名师的带领下,该校学生在渭南市的数理化大赛中多次名列前茅,两次名列个第一。

知名校友

由于受文革影响,许多西安名校、渭南名校的老师被下放乡村中学,这里一下子人才济济。比如有前《中央日报》大记者,也有毕业于外国教会大学的英语老师,也有曾给中央首长当过翻译的俄语老师。

教学名师:

数学教师:张维升、李淑芳等

化学老师:乔术善

物理老师:

政治老师:潘思彦、张忠兴、张百让

英语老师:武荟荃、郭正刚

语文老师:姜民石、范养涵、沈其儒、张治英

历史(地理)老师:杨文锦

1980年以后,随着文革平反,大部分名师离开这个农村中学,返回西安、渭南城市中学,还有一些进入政界,或者被省内外高校挖走。被伤筋动骨之后,这所曾经叱咤风云的乡中开始了贵族没落的脚步,没有名师,高考失败,1988----1998年几乎关门。

下吉高级中学的故事

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三顾下邽中学

屈武少年上学时就是在这景贤高等小学堂度过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