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川村
释义
1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镇下川村

地理位置

下川(原名霞川)村,位于清溪河下游河口处三角洲,尤溪河上游。全村土地广阔。为尤溪十大平地。全村水域丰富,山清水秀。733县道贯穿全村,距县城23公里,东北部与台溪乡大头桥和福廷坑村交界,西南部与本乡蒋坑和坂面村相邻,距乡所在地5公里。

村情

全境面积21.3平方公里,现有全村人口3500多人,785户,5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3个党小组,78名党员。

全村土地总面积30019亩。其中耕地面积2052亩,林地面积21920亩,茶果面积3132亩,疏林地及荒山面积1865亩。工农业产值4421万元,企业产值1162万元。全村公路水泥硬化6.6公里,自然村公路水泥硬化4.8公里,添置小学多功能教室电教设施。农户有线电视入户率97%,家庭电话安装率86%,有宽带上网等。

下川村以构建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重点,切实增加农业收入,发展柑桔、茶叶、油茶种植,大力实施项目追赶战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以上,工企业园区拓展面积达50亩以上。2008年完成农业产值4024万元,工业产值468万元,企业产值1255万元,村财收入83万元。

已全面硬化贯穿全村6.7公里的733县道及4.5公里村道,全村设有卫生室5个,宗教活动场所2处,小学添置了远程教学设备和多功能教室,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还进行了村庄建设规划,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开通互联网宽带线路32户,95%的农户安装了设有高科技设备的可寻址有限电视及90%的农户安装了家庭电话。

下川村下辖五个自然村下川、长灌、后山、后湖、过溪洋。五个自然村团结友善。

名胜古迹

会三宫位于坂面镇下川村北部半山坳的灯笼山上。始建年代不详,有据可查的是重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是我县最为活跃的道教活动场所之一。1966年“文革”内乱,会三宫建筑被夷为平地。现存建筑为1988年起在原址上重新复原的,2002年又再次对宫宇进行了修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彩绘瓷砖画琳琅满目,四壁题诗令人目不暇接。会三宫建筑由吕祖殿、文昌阁、观音楼、振玄坛、寮房和山门等组成。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吕祖殿为重檐悬山顶结构,屋顶还建有亭阁式小阁楼。正殿奉祀吕洞宾;殿前丹陛镶嵌雕有龙首的石雕。文昌阁奉祀文昌帝君和魁星;观音楼则供奉观世音大士,左右以马氏三仙和临水夫人陈靖姑配享。

凌辉墓位于坂面镇下川村。墓围占地面积414平方米。以墓门中心为起点至南11米,至北10.6米,至东9.6米,至西9.6米。墓地三面环山,面前有一条溪流。墓碑中间镌刻“皇明永乐监察御史凌辉之墓”,两旁镌刻“功满四朝垂千古,名扬三省昭千秋”。凌辉,尤溪坂面人,字清峰,十四岁入选宫坪第五名,十九岁中乡试举人第十名,24岁中进士第三十一名,永乐壬辰十年(1412)五月,赐敕一道选任广东道监察御史。洪熙丙午(1426)元年四月敕赠河南道监察御史,正统丁巳二年(1437)晋升中宪大夫、三省监察御史。

还有道教圣地广应堂位于清溪河畔也是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2 晋城市陵川县平城镇下川村

概况及由来

平城镇下川村位于太行山南端,距平城镇1.5公里处,北有大岭山、小岭山、小山坡、灰池坡与义汉村相邻,南有南脑山、西岭山与南营村接界,东跨北召河抵张寸,西面一马平川,和东街村相连。境内南北多山相夹中间平川,村依平川而建,村落集中。境内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51户,952口人,457个劳动力,耕种着1244亩土地。二○○八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50万元,人均纯收入3080元。

相传,古时候祖辈们原想在北山葬葬洼立村,后因离水远,地形不平,便从山上下到平地,故名下川。

沿革

下川村是个悠久历史,人杰地灵的古村。公元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闫锡山在全省推行编村制,下川村划秦寨(今日义汉村)编村管辖,当时该村是个副村,所以设村副一人,下设闾长若干人。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陵川全境光复,本村归平城七区所辖。

一九五三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我村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命名为下川村光荣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四年四月本村划窑上乡管辖。

一九五六年撤销窑上乡,窑上乡和义汉乡合并,我村归平城乡管辖。同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下川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下川村光荣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从公社化到撤社建镇,一九五八年至今本村一直属平城镇所辖。

昨日已成历史,明日有待创造。下川人民以新的姿态,新的起点,新的跨度超常发展。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才智,挥洒汗水,谱写光辉灿烂的新篇章。农业生产发展多样化,形成粮食、蔬菜、中药材、养殖各业并举的立体农业新格局;鼓励农民自愿筹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个体企业。在不远的将来,经过全村九百五十只双手的共同努力,必将开放出更加灿烂的腾飞之花。

历史贡献

下川村是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村。本村山川秀美,文化内涵深厚,人才辈出。历史上祖坟笔尖柱林立,直到清末民初还出了薛孝芳、薛先孩两位文武秀才。

据《平城镇志》记载,公元一九三七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西省工委派出的工作团,八路军一二九师赵基海、涂锡道支队政治部,八路军总部《新华日报》分销处等党和部队机关,先后进驻平城镇,在各地农村开展抗日群众工作。陵川牺盟分会也深入平城各村发动组织抗日群众运动。他们在群众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一九三七年十月,他们在平城发展的第一批党员十九人中就有下川村的徐计明同志。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中共陵川县工作委员会在下川成立。

一九三八年五月,中共晋东南特委主持,由李希曾、刘文山、路宪文、侯景域、刘学昆等人参加,在下川牺盟会干部薛润明家中开会,成立了中共陵川县委,任命李希曾为县委书记。

一九三八年五月中旬,中共长治特委在平城召开晋东南各县活动分子会议,作出了“红五月建党突击周”的决定。中共陵川县委开展了建党活动。下川村第一批成立了党小组和党支部,徐计明同志担任下川村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当时共发展党员十余人,他们是,徐计明、薛增和、薛孝敏、薛广福、薛增智、都杨德,薛培文、薛广祯、薛自成、薛培明等人。在这期间,我村地下党组织、牺盟会员经常进行地下活动。他们由薛孝敏牵头,用打手势、示暗号、说暗语等方式与薛广祯、薛增和、王景存、薛三成、薛玉成、薛培明等人在村北山葬葬圪道坟(今日系平城东街杨清元坟)开会,研究部署本村抗日工作。

3 晋城市泽州县下川村

下川村地处泽州县东部,位于柳树口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 13 公里,距市区 43 公里。相传古时村中有一庙 ( 汤王庙 ) ,内有佛像,传说这些神灵正直无私,故名。由 5 个自然村组成,共有 130 余户人家,总人口 540 人,耕地 800 余亩。下川村地属山区,村内地面高低不平,出行较为不便。下川村为春季寒冷、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阴雨;冬季干冷、多风、少雪的四季分明的半干旱、半温暖大陆性季风气候天气。全年无霜期为 10 个月左右,年平均气温为 11.5 ℃,年平均降雨量为 549.8 毫米。下川村村民多以农业为主,部分村民靠发展种植甘果、经济作物为致富门路。农业结构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基本上已经实现机耕。近来村委大力提倡种桑养蚕,已初有成效。养蚕户数已有 20 余户,种桑面积已达 100 亩左右。

4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下川村

下川村隶属沁水县中村镇,位于沁水县西南56公里处,所到处历山舜王坪脚下,北邻上川村,东邻东川村,南邻阳城、垣曲县交界,西与垣曲、翼城相接。全村有3个自然庄,138户,374口人,耕种着427亩土地,农村主要是以农业、上山采集药材为生活来源,旅游业正在开发阶段,根据村级规划,旅游服务大厅正在修建之中,农民的收入正在由农业向旅游业发展,下川村也正在一个新的起点起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