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博伦
释义

人物简介

安博伦 anbolun

原名:冯祯祥

国家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等

人生履历

安博伦,男,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高级经济师,国家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高级国际商务策划师(WBSA)。 深圳市博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任深圳市中电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行政总裁。 兼任深圳市经理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北京时代光华特聘讲师,深圳市专家工作委员会管理科学专家,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委。担任大中型国企、中外合资公司、 股份公司等企业高级管理职位二十多年,创立 “博伦简单管理体系”与“第三方企管监理”模式,倡导“创新思维,海阔天空,简单管理,享受成功”的管理理念,曾经为深物业(000011)、农产品(000061)、诺普信(002215)、科立远(600478)、深圳地铁、大亚湾核电、中汽南方、、恒耀光电、易特照明、东莞誉铭、重庆盐业、江苏红豆集团、贵阳金凤皇大酒店等众多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和项目咨询服务。 兼任深圳市经理学院客座教授十二年间,为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西部开发办、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培训人才,同时应邀到国内十九个城市及地区做专题培训,人数高达十万多人次,培训对象为政府部门局级以上干部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演讲生动幽默、富有激情、感召力强,培训课件简单易懂、内容新颖独特、课程案例丰富,深受业界好评。曾获首届“深圳市优秀培训师”、“2010年广东省优秀培训师”称誉。

主要特色课程:

1、《管理有技巧,越简单越好》—— 创新思维,简单管理2、《让有限的资源效益最大化》—— 组织资源开发与管理3、《引导消费,创造市场》—— 改变营销观念,提升销售业绩4、《变两头受气为左右逢源》—— 中层主管(经理)怎么当5、《简单卓越,再创辉煌》—— 三年增长10倍不是梦6、《有效沟通,和谐行政》 —— 管理沟通与协调技巧7、《跳出瞎忙乎的迷宫》 —— 简单管理,高效运作8、《绩效就是硬道理》—— 从绩效考核走向绩效管理

主要课程简介:

管理有技巧,越简单越好!——创新思维 简单管理

在全球经济环境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金融海啸带来的“冬天”,每个企业家都会遇到大量的新问题:经营业绩压力,品牌推广营销,客户投诉处理,行政事务管理,人事冲突,人才流动及各种利益关系平衡等等……;使得企业经营领域越来越广阔、产品体系越来越宽广,人际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 … …。因此 ,管理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深奥理论与模型,习惯地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人为地制造“复杂”和:“麻烦”,让管理者越来越头晕目眩。许多管理者按照那些“深奥的理论与模型”照本宣科地做下来,非但效果不明显,而且把自己和企业折腾得要命。最为严重的是,我们的企业组织正在不断膨胀,文件越来越多,制度越来越繁琐,流程越来越复杂,效率越来越差。复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于是,“简单管理”成为近年来管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简单管理的兴起,反映人们对当今越来越复杂的管理实践和越来越高深的管理理论的反思和质疑,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推崇简单管理。我和我的团队近年来也在致力于“简单管理概念”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倡导“创新思维,海阔天空,简单管理,享受成功”的管理理念,深得业内好评。

一、 创新思维 简单管理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眼前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在求解的时候,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思维去寻找最复杂、最保险的解决方案,结果把事情想得复杂了,费尽力气却找不到答案。其实,当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出现在你面前时,如果能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创新思维,海阔天空,改变观念就改变命运。

比如我们有些企业有订单不敢接,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产能可能无法满足客户交货期的要求,因此就放弃了拿单的机会;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可以委托加工嘛。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但有时这种“思维定势”却使人们在遇到有些新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使问题越搞越复杂。其实,我们都知道复杂就意味着困惑和劳累,没有一个人喜欢复杂,可人们又在不经意中(或乐意)制造出各种复杂。大脑越聪明的人,他们的思维就越复杂,所以“聪明”的人喜欢复杂,但是“聪明”并不意味着高效。

许多人工作非常勤奋,但是成就不大,许多人做事也非常努力,但就是赚钱不多;虽然理由和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创新思维。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不是那些最勤奋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识最渊博的人,而是一些眼光敏锐,思维活跃,具有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需要知识,我们需要勤奋,我们更加需要不断创新的思维方法。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容易,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很难;管理学有很多复杂深奥的理论,但具体管理实践却很简单,就是要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好。

简单管理:就是运用简单的思路、技巧和方法,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制度化”,使组织诸多繁杂巨细事务都有章可循;形成“组织结构简单,运作流程畅顺,管理活动方便,岗位工作高效”的简单管理体系。

其核心就是:化繁为简。去寻找最简单的解决方案。爱迪生巧算灯炮体积”和“曹冲称象”就是化繁为简的最好事例。有人说,“四两拨千斤”是中国功夫中的精髓;那么,“化繁为简”就是管理实践中的至高境界。

管理就是“让有限的资源效益最大化”。最有成就的企业家是最休闲的,因为他们懂得“最简单的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凡是想把生意做大、做强的企业家都会有意识的想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制度化”;使诸多繁杂巨细的管理事务都有章可循,精简高效。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控制;人人有职责,事事有制度;执行有表格,办事有流程;工作有方案,绩效有考核;结果有记录,一次就做好!” ;使企业穿过复杂走向简单、走向轻松、走向自信、走向快速成长的高速路

二、 简单是管理的灵魂

管理是一种方法和工具,它理应为管理者带来简单、方便和效率;简单是一个永恒的自然法则,是组织管理的灵魂。简单管理是一种思维方法,不是具体管理事务的简单方法。解决问题有很多方法,有些人总喜欢选择或习惯地选择复杂的方法来做事情。在我们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用电话可以解决的事情,我们偏要用很长的文件来传达;用文件就能通知的事情,我们却要举行很长的会议来解决;在会议上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我们却讨论了一个上午。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对工作来讲,制造复杂就是制造障碍;对个人来讲,制造复杂就是制造劳累;对人际交往来讲,制造复杂就是制造争斗;对事业来讲,制造复杂就是制造失败。所以,做人、做事、做管理越简单越好!

简单:让我们自信;

简单:让我们轻松;

简单:让我们高效;. . . . . .

中国有句古话是:大道至简。管理者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应该把握事物的本质,采取简单有效的手段、方法和措施去解决问题。优秀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他们知道保持事情简单的重要性,不管有多复杂的事情都能把它简化,变得简单易行。随着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竞争规则的完善,简单管理将进一步成为管理者寻求有效管理的基本原则,也必将成为管理者普遍奉行的管理模式。简单管理是中外优秀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系(机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 复杂的不是问题

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制造复杂问题的麻烦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有时候问题并没有这么复杂,有些问题不一定会发生,就算发生了也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们“过虑”了,很多“复杂和麻烦”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生活已经够麻烦了,但还是有许多人不怕麻烦,给自己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和这些复杂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斗争,并且依据一些最新的管理理论、用一些含混或复杂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至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主要因素就是人类都有好大喜功的恶习,他们总是不甘于简单,而更愿意制造复杂,以此显示自己的能力、智慧与成果。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在企业内部凡是工作越是清闲的部门(岗位),是非矛盾反而越多。他们没有条件制造工作方面的复杂,就在人际关系方面制造复杂,以此来填补制造复杂的欲望。有时候事情原本非常简单。我们总在寻找最得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其结果却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是我常说的“追求完美,让你倒闭”。

四、 简单管理“三要素”

简单管理的精髓就是:“化繁为简”,以至“精简高效”;简单管理有三个基本要素:

1、简化理论:取其精华,指导实践;

管理学有很多复杂深奥的理论,有关管理理论的书籍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从管理学士到博士,寒窗十年苦也读不完,但具体管理实践却很简单,就是要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好。我们要学会在博大精深的管理理论中取其精华,指导实践。

2. 简化问题:化繁为简,要事为先;

把复杂的问题简化,是一种智慧,有些问题不一定是这么复杂,有些问题可以化繁为简。传说过去有个叫德利恒钢铁公司的总裁施瓦特曾向效率专家艾维李请教“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把企业做强做大”?艾维李给了施瓦特一张纸条,说 “请你在这一张纸条上写出明天要做的6件事重要事情(用时5分),然后再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用时5分),明天早上请你把纸条拿出来,先做1号事情,完成之后做2号,再做3号,依次类推,直至下班结束。重复... ... 每天都这样做。一个月后公司工作效率提高58%;5 年后这家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企业持续发展问题。但艾维李把它简化了,仅用了10分钟时间。

3. 简化决策:快速反应,捷足先登。

经过非常复杂程序做出来的决策不一定是对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果你能将做每件事的时间都缩短一秒,那么积累起来就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然而要想缩短做事时间,就必须以最简单的方法去做每件事,抛弃一切繁冗的流程,简化决策程序,缩短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时间,捷足先登。

五、 持续发展简单思路

组织持续发展的途径、手段、方法都可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我们可以请个咨询公司做一个发展战略规划,写个一寸厚的规划文章;但有时也可以很简单,只要满足两个充分必要条件:一是股东的权益,也就是投资者要赚钱,无论是国有、民营、外资还是个体经济都应该有赚钱。有赚钱才能持续发展。二是社会的价值,赚赚钱以后,要对社会有贡献,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至少不能危害社会,比如污染环境。只要充分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组织就可以持续发展,甚至高速发展。问题是效益那里来?效益需要资源;长期以来组织持续发展问题被认为是资源问题,凡是组织发展缓慢,习惯的理由就是资源贫乏;我们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人才… …;问题搞复杂了,找了很多的理由来说明组织发展缓慢;却没有去思考,组织现有的内部资源是否用好了,外部资源(或称社会资源)是否有效利用了;内部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外部资源是无限的;所以,组织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内部资源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如何吸收大量的外部资源。假如组织的内部资源能有效利用,同时又能吸收大量的外部资源来为自己所用,当然就能获得组织的持续发展甚至高速发展。组织凭什么去优化内部资源和吸外部资源?凭的是我们最熟悉而又最简单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了凝聚力才能有效地利用(优化)内部资源,有了吸引力才能开发和利用大量的外部资源。在某种意义上:凝聚力+吸引力=执行力,提升凝聚力和吸引力就是提升执行力,也就是提升发展力;因此,组织持续发展问题可以简化为“执行力”问题。

六、 博伦简单管理要点

综上所述组织持续发展与高速发展问题主要是 “执行力”问题。而提升“执行力”在于提升凝聚力和吸引力。提升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途径、手段、方法都可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也可以是简单的,只要简单做好如下五件事:

1. 确定组织发展的目标(全面预算)

2. 建立组织利益共同体(股权激励)

3. 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优化资源)

4. 塑造优秀的组织文化(竞争优势)

5. 持续不断的创新突破(创新求变)

如果把这五件事情做好了或做得比较好了,我们就可以有效提升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执行力,加速组织的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