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狭叶夏枯草
释义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狭叶夏枯草

种拉丁名:Prunella vulgaris Linn. var. lanceolata (Barton) Fernald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属中文名:夏枯草属

属拉丁名:Prunella

中国植物志:65(2):390

英文植物志:17:135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在节上生须根。茎高20—30厘米,匍匐上升,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稀疏的糙毛或近无毛。茎叶纸质,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长1.5—6厘米,宽0.7—3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成狭翅,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浅齿或近全缘,上面具短硬毛或近无毛,背面近无毛;叶柄长0.7-2.5厘米,自下向上渐变短;花序下方的一对苞叶似茎叶。密集的穗状花序长2-4厘米;苞片膜质,宽心脏形,通常长约7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具长1—2毫米的骤尖头,脉纹放射状,外面下部沿脉疏生刚毛,边缘具睫毛,内面无毛。花萼钟形,连齿长约10毫米,外面疏生刚毛,上唇具3个不很明显的短齿,下唇2深裂;花冠紫色,蓝紫色或红紫色,长约13毫米,略超出于萼,冠管长7毫米,向上前方膨大,至喉部宽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近基部具鳞毛毛环;冠檐上唇近圆形,龙骨状,径约5.5毫米,无毛,下唇中裂片较大,先端具流苏状小裂片,侧裂片细小,子房无毛。小坚果黄褐色,长圆状卵珠形,长1.8毫米,宽约0.9毫米,微具沟纹。

生长周期

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分布及生境

国内分布:

产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等省区;生于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等湿润地上,海拔高可达3000米。

国外分布:

欧洲各地,北非,苏联西伯利亚,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日本(?),朝鲜(?),均广泛分布,澳大利亚及北美洲亦偶见。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最低海拔:

700

生 境:

山坡或路旁

用药价值

药用部位:

带花果穗(夏枯草)

药用功能:

能清肝明目,散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