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细蛇鲻
释义

分类信息

中文名称 细蛇鲻

拉丁名称 Saurida gracilis

英文名称 Gracile lizardfish

地方名称 \\

作者单位 东海水产研究所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狗母鱼科

拉丁科名 Synodidae

中文属名 蛇鲻属

拉丁属名 Saurida

分布类别 \\

形态特征

背鳍11;臀鳍10;胸鳍12~13;腹鳍9。侧线鳞51~54,侧线上鳞4,侧线下鳞6。

体细长,前部亚圆管形,后部侧扁;体长为体高5.7~5.9倍,为头长3.9~4.1倍。头中大;头长为吻长4.0~4.1倍,为眼径5.0~5.2倍。吻钝尖,大于眼径。眼中大,上侧位。脂眼睑窄。眼间隔宽,稍凹。口大,前位。口裂伸达眼的远后下方。下颌稍短于上颌。上下颌密生细犬牙,口闭时牙露于唇外;腭骨每侧有2组牙带,内组牙短,与外组有一深沟隔开;舌上有细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小,有许多细齿。肛门距臀鳍起点甚近。

体被圆鳞,头后背部、颊部和鳃盖均被细鳞。腹鳍基部有细长的腋鳞。侧线直线状,伸达尾柄中部。

背鳍较大,始于腹鳍基的后上方,起点距脂鳍与距吻端几相等;平放时,前部鳍条的末端几乎达到后部鳍条末端。脂鳍小。臀鳍位于脂鳍下方。胸鳍短,中侧位,向后可伸达腹鳍基底。腹鳍长于胸鳍,末端不延长。尾鳍分叉。

体背部浅橘黄色,具白色光泽;体侧具9~10个黄褐色不规则云状斑。沿背面有4个大的明显斑块。脂鳍有1个褐色斑。各鳍橘黄色,有褐斑纹。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海洋底层小型鱼类。生活于沿岸浅水砂底处和珊瑚礁区浅水域,喜栖息于礁盘或埋身砂地内,仅露出眼与鼻孔,以守株待兔方式猎捕鱼、虾、蟹类。一般体长150~200mm。

一般无毒,可食用,但生活于礁区的个体偶有因食物链而于内脏积累珊瑚礁鱼毒素[黄登福,邵广昭,1997]。误食后会出现腹痛、上吐下泻、口唇麻痹、全身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状。因无法预警,只有避免进食礁区鱼类及其内脏.

细蛇鲻(学名:Saurida gracilis)为狗母鱼科蛇鲻属的鱼类,俗名花钉。分布于非洲东岸、红海、东到夏威夷及社会群岛、南到新南威尔斯、北到琉球群岛以及西沙群岛及台湾等海区等,常栖息于海洋深水沙底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群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