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细奴逻
释义

(617-674) 南诏王。父舍龙,原居住于哀牢(今云南省保山县),为了躲避仇人,迁居到蒙舍诏(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的—个部落)。唐朝初年,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比较大的部落,称为六诏(是今天彝族的先民)和白蛮(今天白族的先民)。其中的蒙舍族,在六诏的最南面,所以称为南诏。唐太宗时期,洱海地区的白蛮、乌蛮各部落为了统领权长期争斗。后来,“白国主”、唐封的“云南大将军”张乐进求和平解决了争斗。相传,白蛮部落有一根铁质神住,为诸葛亮平定南中时候所立,由于年代已久远,铁柱已锈蚀不堪。于是张乐进求决定重新铸造铁柱,并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并邀请了而海地区有名的各部族首领共祭。其中,细奴逻也受到了邀请。在祭祀中,一只五色鸟先落在了铁柱上,又落在细奴逻的肩上,于是张乐进求和其他首领认为是祥兆,乃天意,于是张乐进求把其女嫁给细奴逻,并“举国逊之”。因此,细奴逻当上了大酋长。公元649年,细奴逻称南诏王,以巍山(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为首府。公元653年,细奴逻敬服唐朝的高度文明,派子逻盛炎赴长安朝见高宗,表示愿意归附唐朝。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从此南诏接受了唐朝中央政府的领导。公元674年,细奴逻病死。细奴逻死后谥号为奇嘉王,尊称高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