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细菌性阴道病 |
释义 |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炎,可通过性关系传播。细菌性阴道病是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内生态平衡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其实,健康妇女阴道中也有加特纳菌寄生。 疾病病因(中医学说的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病机 西医学说的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 改变阴道酸碱度 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西医治疗) 预防细菌性阴道病的注意事项(放弃滥用抗生素 单独清洗内裤 女性护理液适合日常清洁 重视怀孕时的护养 警惕洗衣机 注意公共场所卫生 正确避孕 伴侣同治 穿着全棉内裤 控制血糖,正确清洗外阴) 疾病概述疾病名称:细菌性阴道病疾病拼音:xì jūn xìng yīn dào bìng 疾病英文:bacterial vaginosis 英文缩写:BV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妇产科 最常见的主诉为恶臭的排出物,往往有痒及刺激症状。当排泄物呈碱性时---性交及月经后,其胺(鱼腥)气常常更强。红与肿则不常见。 疾病描述细菌性阴道病(BV)过去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1955年Gardner和Dukes首先从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中分离出阴道嗜血杆菌,因而称此病为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到80年代人们发现此菌和其它嗜血杆菌不同,定名为阴道加特纳菌,改称此病为加特纳菌性阴道炎。1983年在斯德哥尔摩国际会议上选定了最为简明的名称——细菌性阴道病,理由是其病原体不仅是阴道加特纳菌,而且还有其它厌氧菌;另外此病炎症不明显,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稀少,称为阴道病比阴道炎更为恰当。 本病常见,国内最早关于此病的调查为1990年,全国性病防治研究中心在南京地区发现其患病率在成年健康妇女中为18.92%,在性罪错妇女中为36.73%,在妇科门诊有阴道异常分泌物的患者中为43.33%。 症状体征此病患者临床约有10%~50%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诉有鱼腥臭味的灰白色的白带,阴道灼热感、瘙痒。 因为白带增多并不是本病的特有症状,如淋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都可以出现白带增多的临床症状。本病患者多为育龄妇女,起病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检查阴道分泌物有如下特点: (1)pH值比正常高,达5.0~5.5。 (2)白带为灰色或灰绿色,均质,如面糊样粘稠度,可有许多气泡。 (3)有烂鱼样恶臭。妇女月经后或性交后恶臭加重,性伴侣生殖器上也可发出同样的恶臭味。 (4)少数合并滴虫或念珠菌感染者可出现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或性交疼痛等。 本病常可合并其它阴道性传播疾病故其临床表现可受到合并症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如当合并淋球菌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可表现为明显脓性状并可出现尿痛、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合并滴虫感染时,可出现泡沫状阴道分泌物且瘙痒加剧,呈奇痒;合并念珠菌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可呈现为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疾病特点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一般会出现白带增多,呈白色或灰色,且有泡沫,有特殊的腥臭味,在月经期或性交时气味更严重,部分患者可没有症状,大多数来就诊的患者是因为自觉外阴瘙痒、灼热感,可是妇科检查时阴道壁又无炎症可见,这也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特点。 疾病病因中医学说的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病机该病的发生,中医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及风、冷、湿、热之邪。 1、肝肾阴虚外阴、阴道为经络丛集之处,宗筋聚集之所,冲任与足三阴经(足大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均循此而过。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前后二阴。若因禀赋不足,房劳多产,精血耗伤,或七七之年,肾阴亏虚,天癸竭绝,冲任脉衰,阴血不足,不能德养阴户,或阴虚火旺,伤阴灼络而致。 2、肝经郁热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若内伤七情,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热灼经络。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水湿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与郁热相搏结,致湿热下注,直犯阴部,而生阴痛、带下等证。《精青主女科·带下》说:"妇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于是肝经之郁火内炽,下克牌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 3、湿热下注湿热为病,有内生和外感之分。内生者多与脾虚肝郁或恣食育粱厚味有关。外感者,常因经行产后胞室空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直犯阴器胞官而成带下、阴痛等症 西医学说的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病机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 正常育龄妇女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其表层细胞含有丰富的糖原非常有利于兼氧乳酸杆菌的生长,这种细菌占阴道的90%以上。这种乳酸杆菌大量存在就抑制了其他致病菌的生长。在阴道形成了一个正常的生态平衡。 当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上皮萎缩,细胞糖原减少,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性乱性交频繁(因精液pH为7.2-7.8)等导致致病性厌氧菌和加特纳菌大量繁殖,引起阴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兼氧性乳酸杆菌减少最终导致细菌性阴道病。 引起女性阴道炎的病原体 引起女性生殖道炎症的病原体不外乎两大来源,即来自原本寄生于阴道内的菌群,或来自外界入侵的病原体。 由于厌氧菌产生的脱羧酶可激发加特纳菌产生某种氨基酸,产生挥发性胺类,释放出难闻的鱼腥臭味胺类使pH值升高,又抑制乳酸杆菌繁殖,粘附有细菌的阴道表皮细胞脱落使阴道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本病。由于菌群紊乱阴道炎症并不明显,分泌物中白细胞减少,因此称细菌性阴道病比阴道炎更恰当。 来自于外界的感染主要是接触被感染的共场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感染。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 诊断检查本病的诊断无需作加特纳菌或其它厌氧菌的培养,因为相当一部分健康妇女及40% BV患者成功治疗后培养加特纳菌仍为阳性。厌氧菌培养也是非特异性的。因此主要是临床诊断,其标准:①均匀一致的阴道分泌物;②分泌物pH>4.5;③分泌物加10%氢氧化钾出现胺味;④阳性实验室化验结果(革兰染色检测分泌物细菌,或湿片查线索细胞)。符合以上标准中任何三项(但最后一项是必需的)即可诊断。 滴虫性阴道炎虽有泡沫样有气味的分泌物和升高的pH值,但在生理盐水滴片中可见活动的滴虫,且白细胞增多是和BV不同之处。白细胞多时还应考虑到有无宫颈炎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取分泌物作生理盐水湿片,可见散在的上皮细胞及其间的细菌,上皮细胞多于白细胞,其表面有很多细菌,使其边缘呈锯齿状而不清晰,形成所谓线索细胞(clue cell),如20%以上的上皮细胞有此表现,可作为诊断此病的指标。加0.1%美蓝盐水作湿片,细菌染成深蓝色,易与乳酸杆菌区别。 并发症1.盆腔炎 手术证实,患有盆腔炎女性的上生殖道分泌物中最常分离出的菌群与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一致。盆腔炎患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者占61.8%。 2.异常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炎 异常子宫出血常由子宫内膜炎所致。子宫内膜炎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与受感染的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异常反应或子宫内膜受到感染或炎症的直接破坏有关。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口服甲硝唑治疗,可以迅速地缓解子宫出血。 3.妇科手术后感染 在手术终止妊娠的女性中,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女性的盆腔炎发病率是未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女性者的3.7倍。对手术流产女性口服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减少70%的术后盆腔炎发生率。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断端蜂窝织炎、盆腔脓肿或两者并存的危险性增加。 4.宫颈癌 细菌性阴道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及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相同的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性阴道病的厌氧菌代谢可产生胺及有致癌作用的亚硝基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存在高浓度磷脂酶C和A2,后者可增加了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易感性,这些可能在宫颈上皮细胞转变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5.HIV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可增加异性间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的危险性。当pH值增加时,HIV的生存能力和黏附能力增加,并且可能使传播更为容易。同时,细菌性阴道病可改变阴道分泌物的其他理化性质,这些变化可改变宿主的防御机制,使HIV易感性增加。 6.不育和流产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输卵管因素不育症发生率增高。在助孕治疗中,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胚胎种植率相似,但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早孕期流产率高于非细菌性阴道病者。 7.羊膜绒毛膜炎、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细菌可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导致羊膜炎及羊膜绒毛膜炎,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胎膜早破、早产和分娩低出生体重儿。 8.产后子宫内膜炎及剖宫产后伤口感染 剖宫产分娩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手术后腹部伤口感染和子宫内膜炎发生率较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高。从这些患者产后子宫内膜炎部位常可培养出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的阴道菌。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积极治疗可以消除易感因素。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清洗外阴,避免搔抓。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效果很好。勤换内裤,并用温水进行洗涤,切不可与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 改变阴道酸碱度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正常人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除了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外,治病期间使用娇妍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对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紊乱有作用。外出如厕时要用女性卫生湿巾拭干外阴,保持外阴干燥,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药物治疗口服甲硝唑最为有效。有两种方案:1次口服2g;或500mg,每日2次,共7天。后者疗效可提高10%以上。约有30%患者复发,再用甲硝唑治疗仍有效。甲硝唑对妊娠早期有致畸的可能,故妊娠时禁用。此药有胃肠反应、头痛、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应注意查血。服药期间及服药后3d禁酒,因此药能使人对酒过敏而不能耐受。 氯洁霉素适用于孕妇,用法为300mg,每日2次,疗程7天;或氨苄西林500 mg,每日4次,共7天,但疗效不如甲硝唑。口服四环素、红霉素无效。 局部用2%氯洁霉素霜5g,每晚1次,睡前置人阴道,共7天;或每日2次,共5天。定期用50mL醋加到1 000mL温开水中冲洗可缓解症状。 对男性性伴的治疗不一定能防止复发。另外,对无症状的BV可以不治疗。阴道中细菌过度生长能引起其它的泌尿生殖道疾病发生盆腔炎,如衣原体、淋球菌性盆腔炎,以及继发盆腔脓肿。BV能引起产后子宫内膜炎,BV患者不应作有关外科手术(如子宫切除术)。 BV和早产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在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工作中,如同对妊娠妇女应注意避免吸烟、饮酒和滥用各种药物一样,也应注意诊治BV,以利于母婴健康。对患有BV的妇女行流产术的同时给予甲硝唑治疗可减少术后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分型护阴式平衡疗法”引延续中医精髓,将维持阴道酸碱平衡环境作为根治阴道炎的最终标准,针对病因,兼顾整体,分全身用药、局部用药。在治疗中,可根据病情采用药制剂,用于阴道灌洗、上药,并配合光谱、水循环微波治疗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的综合治疗。“ 分型护式平衡疗法,在利用美国真彩电子阴道镜准确、清晰观察阴道、宫颈等有关部位病变的前提下,先使用微波、光谱等高科技设备杀死深层组织内的微生物和炎症细胞,在有效控制炎症的同时,快速消除病灶。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精选中药方剂离子雾化和深部灌洗,高效药物作用于患处等多种手段,促进阴道等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机体营养供给,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标本兼治,使得炎症不易复发。 西医治疗1、内服药疗法 a、灭滴灵:目前较一致认为有可靠疗效。用法为每次口服0.2~0.4克,每日2~3次。如剂量大或为避免胃肠道反应,可加用维生素B6,疗程为7~10日。 b、甲帕霉素(克霉灵)每次2片,每日2次,共用3日。 c、甲砜霉素(喜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阳性菌有效,且对厌氧菌生长有良好疗效,故也可选用。用法为每次10片顿服,或每次服1~2片,每日3次,共用3日。 此外,尚可选用氯洁霉素。但不主张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造成正常阴道菌群失调。也有主张对无症状者不必治疗的。 2、局部疗法 可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清洗外阴,可改善症状,有利控制疾病。尚可用灭滴灵栓放阴道内,每晚1个,共用1周。 3、合并症治疗 有其它病原体检出者,须针对其它病原体用药,但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生殖道或其它系统合并选药时,须注意全身情况用药,可同时应用支持及提高免疫力疗法,并注意药物系统不良反应。 4、性伴侣治疗 有主张男性性伴侣同时有一疗程药物,也有报道此治疗并不能阻止女性患者再复发。 预防细菌性阴道病的注意事项放弃滥用抗生素咳嗽、发烧、头痛,就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有害细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因此,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 单独清洗内裤有害细菌可以在皮肤表面、胃肠道、指甲内等地方大量繁殖。因此,内衣裤一定要单独洗哦,最好用专用的内衣裤除菌液浸泡几分钟。 女性护理液适合日常清洁频繁使用药字号洗液、消毒护垫等,容易破坏阴道弱酸性环境,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 重视怀孕时的护养妊娠时性激素水平、阴道内糖原和酸度都会增高,容易受霉菌侵袭。对孕妇而言,不宜使用口服药物,而应选择针对局部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方案。 警惕洗衣机几乎每个洗衣桶内都暗藏有害细菌!而且洗衣机用得越勤,有害细菌越多!不过不用担心,对付洗衣机里的有害细菌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杀手锏:用60℃左右的热水清洗洗衣桶就OK啦!定时用衣物除菌液清洗一下! 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公共场合可能隐藏着大量的有害细菌。出门在外,不要使用宾馆的浴盆、要穿着长的睡衣、使用马桶前垫上卫生纸等等。 正确避孕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有促进有害细菌侵袭的作用。如果反复发生细菌性阴道炎,就尽量不要使用药物避孕。 伴侣同治如果你感染了细菌性阴道炎,需要治疗的不仅是你,还有你的他,这样才会有预期的疗效。你平时日常使用女性护理液的同时也莫忙记准备一支男士护理液给他使用。 穿着全棉内裤紧身化纤内裤会使阴道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高,这可是有害细菌拍手称快的“居住”环境!还是选用棉质的内裤吧! 控制血糖,正确清洗外阴女性糖尿病人阴道糖原含量高,糖原作用下发酵产生碱性物质,令正常的阴道酸值从3.5-4.5偏离之5.5,破坏了阴道的的自洁功能,易于被有害细菌侵害。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每天清洗外阴时,选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