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细川政元 |
释义 | 细川政元细川政元(1466~1507),足利幕府管领兼摄津、丹波、土佐三国守护,“应仁之乱”中东军领袖细川胜元之子。 事迹1473年其父胜元暴死,以8岁的幼龄继承了庞大的细川家。1474年细川、山名两家在将军足利义尚的调解下议和,“应仁之乱”结束。虽然表面上双方打成了平手,而实际上则是细川家获胜。细川政元画像 1489年将军义尚在讨伐南近江半国守护六角高赖时病死,无子。细川政元推举关东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子义澄为将军,从而与推举足利义视(“应仁之乱”中为西军领袖山名持丰所拥立)之子义植的大奥实权掌握者日野富子(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正室)对立。最终足利义植成为将军,于是细川政元于1493年率军攻入京都,逼足利义植出走、日野富子出家,扶植足利义澄为将军。史称“明应之变”。 足利义植流亡越中,在越中守护畠山尚顺的支持下发兵近江;细川政元亦挟持足利义澄赴近江与义植方决战。最终义植方全军覆没,义植、尚顺败归越中。细川政元从此牢牢地掌握了幕府实权。 永正元年(1504年),摄津守护代药师寺元一谋反,被政元血腥镇压。1506-1507年,政元又先后讨伐丹后守护一色义有和河内守护畠山义英,迫使两家臣服。同时政元又扶植播磨守护赤松政则对抗山名,扶植丰后守护大友政亲和出云守护尼子经久对抗大内。以至于细川政元被称为“半将军”,天下“只知细川管领、不知足利将军”。 但是盛世之下必有隐忧,细川家的隐忧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悲剧。 细川政元笃信“修验道”(山岳信仰),一直没有娶妻生子。1502年9月,细川政元收养了关白九条政基之子聪明丸,改名澄之。究其原因,是因为时任幕府将军的足利义澄之母,被称为“预备将军”的香岩院清晃,与澄之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公家武将小路隆光的女儿。但这引来了多数家臣的不满,他们认为细川氏的家督不应当出身公家。再加上政元本身也并不喜欢聪明丸,于是在1503年5月,政元宣布废嫡,另立的家督继承人为新收养子澄元。澄元并非京兆细川氏一门,而是阿波细川氏家督细川成之的孙子(次子细川义春的次子)。 永正之变1507年,细川政元前往河内天井温泉沐浴。对政元极其不满的细川澄之的家臣香西元春潜入温泉,将政元乱刀砍死(“永正之变”)。细川家立刻分裂为澄元家和澄之家,彼此互相攻杀(“永正错乱”)。内乱的结果是便宜了那个原本并无野心的细川高国,他于1514年被斗得两败俱伤的细川家臣拥立为家督。细川家经此内乱元气大伤,最终在1555年被三好长庆所篡夺。 细川政元出尔反尔,最终酿成大错。否则以他的能力完全有统一天下的可能。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