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戏文
释义

戏文,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文艺戏剧,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12世纪~14世纪)流行于中国东南沿海,为区别同时代的“北曲杂剧”,后人称之为南曲戏文、南戏。南戏的存在,使中国的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戏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代戏剧体系。

释义

词目:戏文

拼音:xì wén

基本解释

1. 戏文:宋朝时,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是在叙事性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演唱形式灵活多变,最早出现在浙江温州(旧称永嘉),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也称南词、南曲戏文,后人为区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为南戏。特点是轻柔婉转,作品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张协状元》等,《琵琶记》代表着南戏的最高艺术成就。

汪秀才先已密密分付行船的,但听戏文锣鼓为号,那便ň地开船。——《二刻拍案惊奇》

2. [actor's part;text of a play]∶见“戏词”

详细解释

1. 即南戏。

南宋 时流行在南方的戏曲。据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祖杰》载, 南宋 温州 乐清县 僧 祖杰 ,横行霸道,“旁观不平,惟恐其漏网也,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 元 夏庭芝 《青楼集志》:“ 宋 之戏文,乃有唱念,有诨。” 明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 元 曲有一题而传至四五本者,予皆见之,总只四折……自北有《西厢》,南有《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至《琵琶》,遂演为四十馀折,几倍杂剧。”

2. 泛指戏曲。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汪秀才 定席已毕,就有带来一班梨园子弟上场做戏,做的是《桃园结义》、《千里独行》许多豪杰襟怀的戏文。”《红楼梦》第四七回:“因其中有个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又打听他喜串戏,且都串的是生旦风月戏文,不免错会了意,悮认他做了风月子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如《赤壁鏖兵》、《诸葛亮秋风五丈原》……等,而今日搬演为戏文者尤多,则为世之所乐道可知也。”

简介

宋元时期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的戏曲艺术。由宋杂剧、唱赚、宋词和当地民间村坊小曲等综合发展形成,并以南曲演唱为其形式特征。戏文亦称南戏。明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号曰‘永嘉杂剧’。”因此,戏文又被称作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周密在《癸辛杂志别集》卷上《祖杰》条中说的“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这和刘一清《钱塘遗事》中说的“至戊辰、己巳(1268、1269)年间,《王焕》戏文盛行于都下”的事实,说明戏文艺术在宋元时期的南方民间已经流行。今知剧本约有200多种,但全本留传的仅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拜月亭记》、《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少数几种,而且大都经过明代人的增删或改写。大部分已经散失。另有遗存至今的部分残曲,记载比较详备的有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一书。现在浙、闽等地仍以戏文作为戏曲艺术的泛称(见宋元南戏)。

产生

宋政权南渡,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艺人和作家集中于宋行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城市,遂使产生在温州的南戏,盛行于临安以及浙﹑闽等地区。一般以《张协状元》为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可能是南宋晚期流传下来的作品。

南戏的题材内容,多为反映当时在阶级和民族压迫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因此现实性较强,并富于斗争性。如《王焕》、《蔡伯喈》、《王魁》等。

发展

元统一中国后,南戏在和元杂剧的交流中,在艺术上有很大发展。元中期以后,南戏逐渐流传至北方大都(今北京)等地。元末,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劝夫》以及《琵琶记》等名作一时竞出,呈现了新的局面。其中,前3剧仍富南戏原有现实主义传统,除《琵琶记》在思想上投合统治者的口味而以艺术性知名﹑流传者外,南戏的许多民间脚本常遭宋﹑元统治者禁止,因此传者甚少。

明中叶以后,又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传世之作,如梁伯龙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及清初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这些用明代以来盛行的昆腔和其它声腔演唱的作品,一直传唱至今。

意义

南戏也称“戏文”,是元(公元1279——公元1368)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现浙江等地仍泛称戏曲为戏文)。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形式,综合发展而形成的。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在南方民间广为流传。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形式

南戏的戏剧音乐结构在总体上依据于剧本,以主要角色的上下场来分场,每场自成起讫,称为出,或称折;一本戏可长达几十出,曲牌和套数的运用较为灵活自由。首出由末色介绍剧情大意,称为“副末开场”。自第2出起,正戏开始,主要和次要角色次第出场,各种大小冷热场次互相配搭,戏剧矛盾逐渐展开,直到形成高潮。最末一出终场时,则有评述全剧性质的下场诗以为终结。

南戏产生于民间,在其初期阶段,结构简单﹑形式活泼自由,角色不过3、4人,进入城市后,剧本增长,角色可多达几十人;角色分行亦渐细致明确,基本行当有生、旦、净、丑、外、末、贴7种,并广泛吸收诸宫调﹑唱赚﹑词调﹑宋杂剧﹑元杂剧的腔调﹑形式﹑表现方法和演出技巧。如唱腔和曲牌之吸收词调;抒情性与叙事性唱腔的结合以及曲牌的联缀方法之吸收诸宫调和唱赚;念白﹑歌唱﹑滑稽﹑科诨之吸收参军戏﹑杂剧和院本;歌舞表演之吸收耍鲍老﹑跳竹等。它的歌唱﹑念白﹑科泛﹑舞蹈等表演艺术手段又受到杂剧和其它艺术的影响,逐渐发展至成熟阶段,既有整体性的和谐一致,又能各自发挥其所长,逐渐形成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和程序。

南戏的声腔开始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初的南戏是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戏,连接若干首民歌加以歌唱,进入城市之后,才“使村坊小技进与古法部相参”(徐渭语,古法部指唐﹑宋大曲之类),广泛吸收传统音乐的有益成分,迄于成熟。王国维统计南戏的260余首曲牌,出于唐宋词者190首,出于大曲者24首,出于金诸宫调者13首,出于南宋唱赚者10首,与元杂剧相同者13首,其它17首,可见词调在南戏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这些曲牌流传到现在的不少,昆腔﹑高腔﹑梨园戏等一些比较古老的声腔和剧种中,都存留有南戏音乐的遗响。

音乐特点

平稳进行

①南戏唱腔称南曲,曲调属五声音阶,多平稳进行,有其惯用的特性音调,形成南曲唱腔绵密柔丽的特色。唱词用韵基本上以南方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之别,每套曲牌不限一韵。节奏规整舒长,字少腔多。其节拍形式,除散板﹑慢板﹑快板与北曲相同外,还应用了一种更慢的节拍──赠板(8/4拍或4/2拍)。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更为深刻细腻。另外,初期的南曲如徐渭所说,是“亦罕节奏”的“随心令”一类,明代中﹑后期才对板式的讲求严格起来,形成板数和下板位置均有定制的固定板式。

形式活泼

②音乐结构形式原系民歌体,形式活泼﹑自由,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曲牌联套结构。每套曲牌可以分为引子﹑过曲(中间主体部分)和尾声3部分。它虽有一定的联套程序,但在实际运用时相当灵活,并创造出集曲和南北合套等新的处理曲牌形式及套曲结构的方法,丰富﹑扩展了原有曲牌的表现力。

归属类别

③南曲对宫调的运用虽较自由;但作为套曲结构,仍须考虑曲牌的前后连接在调高﹑音域及曲调方面的和谐统一。因此,各种曲牌需要有一定的归属和类别,为编制新腔和演员的演唱提供方便。因此,南曲的用宫调比较自由,每出每套皆不限一种宫调,这在戏曲音乐发展过程中是一种进步。

多种唱法

④南戏的各种角色均可演唱;除独唱外,还有对唱﹑同唱及“合唱”。独唱用以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对唱﹑同唱用以交流人物间的思想情感和促进戏剧矛盾的发展,“合唱”用以突出语意。烘托气氛和渲染环境,这些都是增强戏剧性的重要手法。在南北曲交流中,南曲吸收了北曲的一些演唱技巧,在演唱艺术上有很大提高。

徒歌为主

⑤前期,南戏的演唱以徒歌为主。这种徒歌常以板来控制节奏和衬托唱腔。后来,以笛﹑鼓﹑板为主要伴奏乐器,如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所说:“南曲不仗弦索为节奏。”至于加用笙﹑琵琶﹑三弦等为唱腔伴奏,可能是明代以后的情况。

角色

南戏的角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展开剧情,其他脚色皆为配角。

生:戏中的男主角,一般扮演书生、秀才、状元之类的人物。

旦:戏中的女主角,所扮演的人物一般都为青年女子。

净:净本有正净和副净之分,南戏中只有副净。副净出于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这一角色,故他所扮演的人物一般也都具有滑稽打诨的特征。

在戏中所扮演的人物大致和净所扮人物相同,也是插科打诨一类的人物。

末:末也有正末和副末之分,而南戏也只有副末。副末在戏中一是用以开场,二是扮演次要的男性人物。副末与副净相对,盖源于唐代参军戏中的苍鹘,故也带有插科打诨的特征。

外:南戏中的外,扮演老年男子,或老年妇女。

在明(公元1368——公元1644)成化、弘治以后,南戏进一步发展演变为“传奇”,对明(公元1368——公元1644)、清(公元1644——公元1911)两代的戏曲影响很大。

剧本有一百七十多种左右,但是全本留传的仅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上身》、《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