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戏剧的钟摆 |
释义 | 作 者:王向阳 著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9-1 版 次:1页 数:281字 数:168000印刷时间:2010-9-1开 本:大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 N:9787308079471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以前,客厅里挂着一个自鸣钟,下部有一个钟摆,在左右两端之间不停摆动。其实,戏剧也有“钟摆效应”,一端是古典,一端是现代,在古典与现代之间不停摇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在经历了全民看戏的短暂火爆以后,传统戏剧陷入了持续二三十年的低迷。业内人士开始反思:传统戏剧是不是太老土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能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口味?“文革”以后,戏剧告别了样板戏,恢复了古装戏,刚刚将钟摆从现代一端摆向古典一端,没过几年,又一次从古典摆向现代,不无痛苦地向现代的话剧学习和靠拢,期待注入更多的时尚元素,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内容简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 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作为观众,不懂深奥的戏剧理论,心里只有两句朴素的语言:“戏唱得好不好听?演得好不好看?”“唱得如何?念得如何?做得如何?打得如何?”如果业内人士能够留意这两句话,这本书也算没有白出了。 目录序言(沈祖安) 自序 半生戏缘 儿时看戏 道情·说书·电影 半闲堂与红梅阁 李渔故乡兰溪行 “戏疯子”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柳儿和她的QQ群 《二度梅》:修旧如旧,推陈出新 《断桥》:以技夺目还是以情动人? 哪个“李慧娘”最动观众心? 从《西施泪》到《情殇》 兰婺:不赶时髦古风存 《百花公主》:婺越京昆争短长 《却金馆》的“三长两短” 从《二度梅》删诗说起 《十五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跳出婺剧看婺剧 门外谈戏 自我迷失,婺剧创新的误区 婺剧的四大怪象 婺剧能走向全国吗? 作曲家,请你手下留情 外来和尚与本地和尚 从演员穿汉服说起 从新旧之分到美丑之辨 为“老土”正名 从大众艺术到小众艺术 创新,从剧本开始 戏剧的“繁”与“简” 谁是戏剧的潜在观众? “刻模子”与“改模子” 诗歌格律和戏剧程式 “老戏”与“新戏” 呼唤青衣 戏剧的话语权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