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洗衣机漂洗
释义

洗衣机漂洗性能检测中的概念

残留漂洗液相对碱度

GB/T 4288-2008《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中,通过测量残留漂洗液(湿衣物进行2800rpm高速脱水得到的溶液)的相对碱度(相对于试验用水的碱度,是为了消除用水对结果的影响)来确定洗衣机漂洗能力的大小,限值是 0.06×10-2mol/L。碱度是溶液中碱性物质的浓度,碱性物质是洗衣粉成分之一,相比于检测其他的洗衣粉成分,它的检测方法更加容易可行,通过酸碱滴定测得。

但是,这个方法在应用上有几个缺点:

①定义不科学,残留碱度取决于洗衣粉的添加量,但是国家标准中洗衣粉添加量与洗衣机容量有关,如若洗衣粉量不同,即便是有相同的漂洗能力,残留碱度也不可能一样,即现行方法无法反应真实的漂洗能力;②碱度测定需要标定盐酸的精确浓度,由于盐酸本身有挥发性,标定工作加大了操作难度,降低了结果准确度,试验重复性差,见公式(1)

式中,

min—高速脱水(2800rpm)时取样的代号;

Ar-min—完整洗衣程序结束后进行高速脱水得到的残留漂洗液的碱度,单位mol/L;

Mmin—残留漂洗液碱度,单位mol/L;

M水—试验用水碱度,单位mol/L;

VHCI—水—滴定试验用水(软水)所消耗的HCI的量,单位ml;

VHCI-min—滴定高速脱水得到的残留漂洗液所消耗的HCI的量,单位ml;

VMIN, V水—残留漂洗液及试验用水(作为空白参比)的取样体积,一般相等,取为V;

CHCI—盐酸浓度,单位mol/L。

漂洗率

针对漂洗检测方法的缺点,在原有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①为了消除洗衣粉添加量对残留碱度的影响,把洗衣粉初始浓度考虑进来,采用比值的形式来表示漂洗能力,改为残留碱度与初始碱度的比值;②关于盐酸标定的问题,由于采用了比值方式,在数学计算中分子分母同类项抵消,正好去除了盐酸浓度这一项,就省去了盐酸标定步骤,具体见公式(2)

把这个新概念定义为漂洗率,其反映了洗衣粉中碱性物质的浓度(即碱度)变化情况。由于洗衣粉中碱性物质的含量相对稳定,碱性物质浓度的变化比率就可以认为等于洗衣粉浓度的变化比率。

式中,

P—漂洗率,单位1减去残留漂洗液相对碱度与洗涤液相对碱度的比值;

Max—洗涤程序结束后取样的代号;

Ar-max—洗涤程序结束后取样的洗涤液的碱度,单位mol/L,计算公式同(1);

VHCI-maz—滴定洗涤程序结束后取样的洗涤液所消耗的HCL的量,单位ml。

洗衣粉去除率和洗衣粉残留量

由于漂洗率P反映了碱性物质浓度(洗衣粉浓度)的变化,分子分母同乘上体积,可以计算碱性物质的量(洗衣粉的量)变化,定义洗衣粉去除率Q,计算见公式(3):

式中,

Qi—洗衣粉去除率,单位1减去漂洗液中碱性物质的量与洗涤液中碱性物质的量的比值

i—第i次漂洗后取样的代号;

Ari—第i次漂洗后得到的漂洗液的碱度,单位mol/L,计算公式同(1);

VHCI-i—滴定第i次漂洗后得到的漂洗液所消耗HCI的量,单位ml;

Vi—第i次漂洗用水量,单位ml;

Vmax—洗涤程序的用水量,单位ml。

按照GB/T4288-2008中规定的“标准洗涤方法”,滚筒洗衣机每1.0kg衣物添加10GiEC洗衣粉,波轮洗衣机要求洗涤液的洗衣粉浓度为2g/L(第二种洗衣粉),由此,可以计算洗衣机的洗衣粉残留量,如公式(4):

洗衣粉残留量的比较

相对碱度、漂洗率、洗衣粉去除率和洗衣粉残留量的比较洗衣粉残留量的比较

影响洗衣机漂洗效果的因素分析

接下来试验主要考察漂洗次数、脱水转速、漂洗水量对漂洗效果的影响,随机抽取6.0kg标准容量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全自动波轮洗衣机)进行比较。波轮洗衣机一般分两类,双桶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二者的洗涤原理一样,只是在人工智能上有所差异,在此以全自动洗衣机作为波轮机的代表进行分析。 下文涉及到的符号注释如下:

A *是GB/T 4288-2008里规定的标准洗衣

粉及用量。

B ①~⑧代表第1~8次漂洗;max— 洗涤液;min —高速脱水的残留漂洗液。

漂洗次数对洗衣机漂洗效果的影响

滚筒洗衣机

首先,表3中pH数据反映了洗衣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在整个洗衣过程中,pH变化范围为8.00~10.00,尤其是第3次漂洗后,pH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维持在8.30~8.40之间,这个值近似为试验用水的pH,由此可见3次漂洗后漂洗液中杂质已经很少。纺织行业认为衣物pH在4.00~9.00这个范围内(把衣物在水中浸泡测溶液pH)是安全的,那么,可知道若漂洗次数≧3次,基本不会导致洗衣粉对人体产生酸碱危害,相应洗衣粉残留量为0.23g/kg干布。

其次,随着漂洗次数的增加,洗衣粉去除率递增,但是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第4~8次漂洗的洗衣粉去除率基本没有变化,多次漂洗只是在浪费水电资源。另外,洗衣粉残留量的整体趋势是随漂洗次数增加而递减,但是4~8次漂洗的数据波动较大,忽上忽下,是因为残留量已经很小,导致测量误差增加,也进一步说明了多次漂洗无益。

波轮洗衣机

表4中的数据与表2比较,可知波轮洗衣机(5次漂洗)与滚筒洗衣机(8次漂洗)水电消耗有很大不同,前者292.9L和0.2678KkW/h,后者则为150.4L和1.1086KkW/h。波轮机费水,滚筒机费电是非常明显的。

表5中数据与表3中的结论类似,首先,pH在整个漂洗过程中浮动范围为8.00~9.00,在安全范围内,第3次漂洗后的漂洗液pH值没有太大变化;

其次,表5中洗衣粉去除率也是第3次漂洗后变化不大。最佳漂洗次数为3次,对应洗衣粉残留量0.44g/kg,漂洗液pH8.29,这说明波轮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作用最大的漂洗次数是一致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6: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