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席地而坐 |
释义 | 基本信息成语,意为古代人铺席于地以为坐。 解释【注音】xí dì ér zuò 【解释】席:宴席;席地:坐在地上的进餐方式。后泛指在地上坐。 【用法】作谓语;指随便的场面。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起步当车 【同韵词】善骑者堕、大大落落、献酬交错、掩鼻而过、秋豪之末、一树百获、以众暴寡,以强凌弱、杯觥交错、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安枕而卧 【年代】古代 【英语】sitontheground 成语出处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旧五代史·李茂贞传》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李茂贞因战功卓著,官运亨通。他恃功自傲,拥重兵干涉朝政,昭宗皇帝即位后,就出兵讨伐他而失败。后来李茂贞几次造反未成功,元气大伤。他的军士自由散漫惯了,经常是席地而坐,开怀畅饮,大呼小叫,只好自生自灭。 成语举例席地而坐,以资何处的“它们”忽的被指挥起来。 鲁迅《两地书》二十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