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犀角丸 |
释义 | 犀角丸:治风热痰实面赤,大小便秘涩,三焦邪热,腑脏蕴毒,疏导极稳方。 奇效良方犀角丸 【处方】犀角屑(七钱半) 羚羊角屑(七钱半) 天麻(七钱半) 防风(去芦.七钱半) 远志(去心.七钱半) 羌活(去芦.七钱半) 沙参(去芦.七钱半) 茯神(去木.七钱半) 川生麻(七钱半) 天门冬(去心.七钱半) 萎蕤(七钱半) 玄参(七钱半) 牛黄(另研.二钱半) 麝香(另研.二钱半) 龙齿(另研.一两) 铁粉(另研.一两) 朱砂(水飞.一两) 金箔(另.五十片) 银箔(另.五十片)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捣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与主治】治心脏中风,语言颠倒,神思错乱,头面心胸烦热,或时舌强语涩,惊悸不安,并皆治之。 【用法与用量】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以薄荷汤送下。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犀角丸 【药物组成】犀角屑1两,五加皮(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苦参1两半,大黄(锉碎,微炒)1两半,芍药1两半,大青3分,甘草(炙)3分,麦门冬(去心,焙)。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方剂主治】乳石发动,口干寒热。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食后以蜜水送下,早晨、日午、晚后各一服。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犀角丸 【药物组成】犀角屑1两半,巴豆10粒(去皮心,炒研,去油),大黄3分(蒸三度,锉),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人参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黄耆(细锉)半两,藜芦(去芦头)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升麻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方剂主治】一切痈疽,发背,肿毒。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加至4-5丸,空心米饮送下。利下黄水为度。 普济方》卷二一二犀角丸 【药物组成】犀角屑半两,茜根1两,青黛1两,黄连1两(一方有桔梗)。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二。 【方剂主治】下痢。其色瘀黑,或如猪肝,五内切痛,此或因素服五石汤,致攻伤五脏,阴气将绝,如蛊毒之状。 【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米饮送下。 圣惠》卷三十二犀角丸 【药物组成】犀角屑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玄参1两,牛黄1分(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郁金半两,川芒消1两(去苗),柴胡1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三十二。 【方剂主治】眼眉骨遍痛及头疼,心躁,小便赤黄,四肢烦热,不得睡卧。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牛黄、天竹黄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甘豆汤送下。 圣惠》卷六犀角丸 【药物组成】犀角屑半两,连翘3分,麦门冬3分(去心,焙),子芩半两,川升麻3分,地骨皮1分,防风3分(去芦头),秦艽1分(去苗),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漏芦1分,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牛蒡子3分(微炒),苦参1分(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白蒺藜1分(微炒去刺)。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 【方剂主治】肺脏风毒,皮肤遍生疮疱,头颔生结核。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温浆水送下,不拘时候。 宣明论》卷三犀角丸 【药物组成】犀角末半两,赤石脂3两,朴消2两,白僵蚕1两,薄荷叶1两。 【处方来源】《宣明论》卷三。 【方剂主治】风痫。日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1日3次,如觉痰多即减丸数。 圣惠》卷九十犀角丸 【药物组成】犀角屑3分,川升麻半两,黄芩半两,玄参半两,黄耆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皂荚1两(去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用),坐(如手)半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处方来源】《圣惠》卷九十。 【方剂主治】小儿热毒气壅,外攻皮肤生疖,赤肿焮痛,或时烦热,少得睡卧。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生甘草汤送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