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溪头村 |
释义 | 1 广东省普宁市梅林镇溪头村溪头村为一地名,在我国福建省泉州市、广东省广州市、浙江省杭州市以及安徽省黄山市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中文名称:溪头村 行政区类别:广东省普宁市梅林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地区 下辖地区:溪头、婆高、田洋丫、吊神山 电话区号:0663(+86) 邮政区码:515337 地理位置:广东东部普宁市南阳山区 面积:耕地291亩 人口:0.1万人 方言:客家话(半山客语音)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粤V 溪头特产:青梅、乌榄 溪头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区梅林镇,离市区26.5公里。全村0.1万人。由溪头、婆高、田洋丫、吊神山、罗兴坡5个自然村组成。山地宽广,有耕地291亩。以林果业为主,农业为副,盛产青梅、乌榄等。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有水力发电站3座,现村道已实现硬底水泥化公路,山区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有卫生站1所。属革命老区。 2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池店镇溪头村◎ 概况溪头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池店镇东面晋江下游临海处,理应称“溪尾”,但因该村自古是晋江沿岸村庄及石狮、安海、厦门、漳州等地进出泉州城的主要码头,故这个古渡头村一直被称为“溪头村”。 ◎ 历史沿革明、清属三十都,民国33年(1944年)属梅溪乡溜滨保;建国后,1956年属池店区池店乡;1959年属苏厝公社溜石大队;1961年改属池店公社溪头大队;1984年属池店镇溪头村委会。 ◎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溪头村位于池店镇政府驻地东面3.5公里处,在晋江河流南侧。宽阔的江滨南路穿村而过,连接沿海大通道,跨江的刺桐大桥把溪头和泉州连位于一起,泉厦高速公路从村边经过。 ◎ 村落与居民有资料显示,该村人口2020多人,耕地970多亩。辖溪头自然村,溪头村委会设此。农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大豆等。因堤防外移,江滨南路、江滨开发等项目土地全被征用。耕作土地全被征用,现在70%村民靠讨海为生,盛产鳗苗。有水陆运输,村里有陶瓷厂、玩具厂等。 3 广东省广州从化良口镇溪头村位于从化市良口镇东北部,是流溪河三大源头之一。村周围环境优美,山高林密,峡谷幽深,溪流清澈,奇石错列,池潭处处。踏进溪头谷口,迎面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林茂竹翠,藤萝缠绕,一片翠绿,当中裂开一条沟谷,一道银白色的溪流瀑布就从沟谷里飞流而上,泻落下面一个碧波荡漾的深潭。潭水水清见底,冰清玉洁,碧绿湛蓝,波光潋滟,流水潺潺,凉气阵阵。池潭四周青山环抱,奇石错落,野花簇拥,与周围景色浑然一体,是炎炎夏日,幽谷索源,畅游溪头的理想去处。村旁边有吃、住、玩设施齐全的溪源山庄,从化市汽车客运站有公共汽车直达。 溪头村被誉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有"长寿村"、"美女村"之称,,在这里你可以呼吸到来自大自然无污染的清新空气,喝上天然甘甜的山泉水,这里还盛产水果,每年的3—4月份出产青梅,用它来泡出的酒果味清香浓郁,并且可解暑,深受游客们的喜爱。6—7月份出产三华李,这里的三华李皮脆肉爽、汁多果大,是广东最好吃的三华李,所以这里又称"三华李村"。9月—10月份出产柿子,这里的柿子很甜且无核,村民多用来制柿饼。12—1月份出产沙糖桔,这里的沙糖桔清甜可口,客人们可以自己亲手采搞,既新鲜又好吃。 如果你想到处走走,这里有几个景点可以供您选择,一、溪源幽谷,是源头水的地方,离本客栈步行10分钟左右,那里有一个天然的水潭,天热时可以在这里游泳,水很清凉且干净,是解暑的好去处。二,黄茶园,位于本客栈后山,它是广州第三高山,海拔1135米,喜欢爬山的客人可以选择这里,来回可能要4个小时左右,每年3月底至4月份山上杜娟花盛开,美不盛收。三、水库,离本客栈不到500米,冬天的早晨雾气升起,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喜欢钓鱼的客人可以在这里悠闲的垂钓。还有每年春节时这里万亩李花盛开,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好像下雪一样,可美了。 如果您是一位驴友或者您想体验一下驴友的滋味,这里可以提供一条很出名、很有历史意义的一条穿越路线即:影古线(由良口镇的影村到吕田镇的古田村,穿越9个村庄,途经溪头村,全程25公里),据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走过的一条路,沿途都是田园风光,有竹林、溪水,风景优美。如果你真要走这条路那你可以在网上报名参加户外社团或者包车在良口镇影村(碧水湾旁边路口入)下车穿越到我们村在这里休息,第二天再由我们村穿越到古田村。 总之这里是生态旅游、悠闲之圣地。喜欢大自然的客人定会流连忘返。 4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溪头村◎ 概况溪头村位于萧山区河上镇西南面,是该贸易中心。地理位置优越,03省道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截止到2008年1月有农户458户,总人口1263人,耕地面积359亩,山林面积780亩,总面积4.5平方公里。历年来各届村班子十分重视两个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改善公共设施,提升村民的人文素质,努力提高村庄品位,倡导“文明、卫生、绿色、整洁”的生活方式。2004年该村被评为杭州市文明村,区一级文化村。2006年该村被评为区农村整治村。 ◎ 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乡村文化,吸引很多村民走出家门,融入到河上镇溪头村这个欢乐的大家庭中。到2008年溪头村已有龙灯胜会组织、灯龙制作队、农民书画队、老年腰鼓队、戏迷会、象棋队、篮球队七大文体团队活跃在村里。如今,人人参加文体活动,各团队经常开展活动,群众文体活动空前活跃,成为溪头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2006年来,溪头村村三委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创建区文化示范村的总体目标和“以创建促发展,构建文明和谐新溪头”的工作思路,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发展自己,推动自己,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欢乐的溪头村。 为认真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阵地。溪头村因地制宜,突出板龙制作和板龙舞的场地特点,建造了一个多功能、富特色的古色古香的文化活动中心。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功能齐全,设有戏迷活动室、农民书画展览室、灯艺制作陈列室、广播电视播放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娱乐室、健身室、篮球场等。除此之外,村里还投资建成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搭建了一个戏台子。 硬件齐备了,溪头村在文化硬件配备上也毫不含糊。村里出资购置了2000册图书,加上原有的书,如今村图书室藏书已达3000册。为扩大村民们的知识面,村里还订阅了时事、农业、经济、文化、医疗等各类报刊杂志十几种。购进了6张棋牌桌子和一张乒乓球台桌,几乎每天都没闲着的时候。在文化休闲广场上安装了20多件健身器材供村民休闲健身。 除了这些,村里还在营造文化气氛上下了功夫。先是设置了宣传廊,有专人负责出版宣传内容。宣传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儿,村里的政务、党务和财务向村民公开了,也向村民们宣传一些科普文化知识。村里多处墙体上张贴的有关廉政文化的宣传牌子,让廉政文化教育深入人心。 村里建成了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上点。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被村民们充分利用起来了,信息快了,村民们的脑子更活、思路更宽了。 5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溪头村◎ 概况溪头村位于休宁县城东南郊,东邻屯溪区奕棋镇,南与香山乡接壤,慈张线从村内穿过,距县城仅达2公里。截止到2008年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560余户,1783人,有耕地面积2830亩,山场面积3000余亩。 ◎ 历史文化溪头村拥有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该建筑建于明代,系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举王经天的故宅,因《宋史·王旦传》内有“旦父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为三公者”一说,王氏后人即以三槐为典故,堂名取“三槐堂”。整个祠堂内部雕刻工艺精湛,技法细腻,尤以木雕著称,为徽派祠堂建筑所少见,故在当地又被称作“金銮殿”。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经济发展溪头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然和生态环境优美独特,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2006年来,在溪头村两委的带领下,溪头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007年引进北京德青源种禽项目,现已在建,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溪头村两委将积极谋划,整合村内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把溪头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村民生活富裕安康、村容环境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6 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溪头村溪头村位于文教墟的东南面,与八门湾相隔咫尺,毗邻于东郊镇中南村,地理位置较特殊,共 76 户 396 人,中共党员 5 名。近几年来,镇、村、社党员干部大力倡导产业结构调整,使该村创出了海淡水养虾、反季节瓜菜种植的专业村之路,现拥有 1200 多亩海水养虾基地,家家户户都有虾塘, 250 多亩的反季节瓜菜种植基地。人均年纯收入达 4300 元,改水户达 100% ,改厕户达 91% ,农民生活水平居全镇前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溪头村农民群众决心从 2007 年初起,用 2 年时间把自己的家园创建成为省级文明生态村,从根本上提高生活的质量。到 2007 年底止,已筹资集资 118 万元投入创建,其中群众自筹 3 万元,镇政府支持 4 万元,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111 万元。实现了2.6 公里 的环村水泥路硬化工程, 500 株花草的美化工程, 2000 立方的土石工程,安装环村路灯30 盏;综合球场工程、文化室工程正在兴建;党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开展了村庄环境生态整治,第一期创建目标基本实现 。 7 福建省闽侯县白沙镇溪头村溪头村位于闽侯县白沙镇东北部,全村土地4.86平方公里,耕地2680亩,人口3316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村年财政收入30多万元。 一、发展经济强村富民 一是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实现规模化、集体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扎实推进商品粮基地和高优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发展西瓜、甜瓜、特色玉米等高优经济作物基地500多亩,优质水稻基地2000多亩,绿色蔬菜基地100多亩,美国52号脐橙种植400多亩、淡水养鱼150亩,产品销至福州、厦门、深圳等地。种植业由过去的一季变为现在的3-4季,收入由过去的1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6000元。全村从事农业种植的有500多户,农民人均创收1500多元。 二是发展特色工艺品产业,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托闽兴公司,做大做强工艺品产业。全国工艺行业龙头企业“闽兴编织品公司”,占地达487亩,年产值7亿多元,带动本村和外来人口就业5000多人。在闽兴公司的辐射带动下,溪头村大力发展工艺品加工,依托闽兴公司、私人创办竹编、草编、铁编、木工艺品企业10多家,年赢利达1000多万元,就地转移富余劳动力800多人。工艺品加工业现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仅此项就增加人均收入1800元。 二、整洁文明蔚然成风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美化村容村貌,并引进高科技手段,实现村村通信息网络化。一是投资60多万元改善村内引水工程,修建水渠2公里。二是在2006年完成的村内主干道拓宽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投资65万元完成2.2公里水泥路的修建。三是投资15万元对村内河道进行整治。四是配合白沙镇政府提出“汶石公路”修建项目,与当地村民积极沟通,努力促进工作顺利开展。五是与电信局合作,依托海峡西岸新农村公共信息平台网,创建了溪头村网页,涉及“本村新闻”、“村务通知”、“本村风采”、“企业招工”、“供求信息”、“农事指南”、“招商引资”等版块,及时更新溪头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经济等进展情况。同时,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崇尚节俭等文明新风逐步渐成为时尚。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平共处家庭美德以及法律法规教育,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在村民心中扎下了根。 8 福建省建瓯市小松镇溪头村溪头村位于建瓯市小松镇北部,共有溪头,岭边,高墩,伊墩,钱坑林五个自然村,约有3000人口。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距市区40多公里,交通方便。 ◎ 地理气候溪头村四面环山,地理位置特殊,山地山岭耸峙,低丘起伏带,气候很适合杉木,竹子,松木等植物生长,早年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 经济发展主要农作物有:茶叶、竹笋、柑桔、食用菌、板栗、杨梅,枇杷等。村民基本上以务农为生,靠山吃山,靠田吃田。人们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基本上过上小康生活。 2007年凯捷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在溪头村投资创办茶厂,解决了部分村民在家待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 地方方言溪头村和建瓯市的其它村一样,都是讲“建瓯话”。但每个村的语言在腔调上又有微妙的变化。(如)吃早饭叫“耶早”,吃午饭叫“耶Déi”,吃晚饭叫“耶芒”! 9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铁铺镇溪头村片村,含溪头、马头、许南美3个自然村,在潮安县城庵埠东北17.4千米,铁铺镇人民政府驻地南4.7千米,处韩江北溪下游东人侧,东南与澄海市莲华镇接壤,属铁铺镇。人口2616人,明末福建莆田陈氏来此定居,因其时韩江北溪在此流入南海,故称溪头,聚落呈半圆形分布,建筑多为贝灰砖木结构平房,有耕地1126亩,山地500亩,农业主种水稻、甘薯、甘蔗,为镇水稻高产区,工副业以抽纱、机绣为主,人年均收入1673元,有小学一所,老人活动室一间,卫生室一间,韩江北溪在村西流过,有镇道通过。 10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溪头村溪头村位于厚街镇南部,建村于明朝,因地处马溪之头而得名。全村总面积4.1平方公里,共有向东、向西、竹巷三个村民小组,村民以方姓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溪头村村容村貌发生剧变,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及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和谐繁荣的景象。 溪头村经济原以水稻、水草种植、编织等传统农业为主,1981年,第一个外资工厂:溪头胶花厂进驻溪头村,标志着溪头村紧跟时代步伐,开始大跨步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经过20多年不断的招商引资,溪头村现有各类企业108家,其中外资企业63家,民营企业45家。现代制造工业已经成为溪头村的支柱产业。 告别了田间地头、水牛水稻,溪头村民从水草搭建的草寮搬进了高楼别墅,2009年底,村、组总资产为5.79亿元,净资产4.21亿元,总收入为8177万元,村民股份厂收入2503万元,公益福利支出2487万元,经济的增长带动了人口的增长及素质的提升,溪头村现有户籍人口3676人,常住户口942户,设有幼儿园、小学、文化广场、图书馆等文化教育设施。溪头经济的勃勃生机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吸引了约2万新莞人来村务工,他们和村民一起辛勤工作、不懈努力,共同托起溪头更加美好的明天! 11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溪头村◎ 泉州-洛江区-河市镇-溪头村河市镇溪头村在乡驻地东南向3.7公里,东至惠安县虎堀村,西至梧宅村,南至洛阳陈坝村,北至浮桥村,庄田村。溪头村是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溪头自然村借施踉将军墓的南面,中间隔一座桥梁连接坑下自然村,坑下自然村靠梧宅小学,西埭自然村与惠安县陈坝村公里牌为界,与下堡村中间隔一座桥梁。本村位于洛阳驻入,惠安县境内的东岸,与惠安县交界,故称为“溪头”,溪边顶建村落,群众命名“溪头村”。小溪流头顶建厝,称为“溪头”。清末时是晋江县四十一都玉泉乡爱玉里东垵村,民国时期是晋江县大猷乡梧宅保溪头村,解放初是晋江县第二区团结乡,1958年公社化于河市拆乡作为前洋乡梧宅耕作区,后来于双阳拆归河市乡梧宅大队,1961年于梧宅大队拆为;“溪头村”,有溪头,坑下,西埭三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坑下自然村。现全村人口1072人,共287户,9个村民小组,村落面积2.1平方公里,下属单位有溪头、坑下、西埭。 12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良口镇溪头村◎ 简介溪头村隶属于广东省从化市良口镇,归从化市管辖,同一个乡的还有团丰村,达溪村,锦村,良明村,,人勤物丰,友好好客,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该村设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149名,其中35岁以下的45名,60岁以上的104名,高中以上学历的52名(含大专以上学历12名),女党员62名。现有两委干部6人,2007年,紧紧抓住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村”的契机,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责任到位、狠抓落实,基本完成了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繁荣、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良好局面,该村内环境优美、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该镇重要的文化、商贸集散地,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吸引了众多商家,有效推动了该镇经济的发展。 ◎ 村内企业机砖厂,木器厂,家具城,榨油厂,电熔耐火材料厂, ◎ 主要农产品柠檬,美国香瓜,水稻,杨桃, ◎ 村内资源铜,铝,煤矿, ◎ 村里单位溪头村信用社,溪头村党支部,溪头村粮站, 13 安徽省泾县榔桥镇溪头村溪头村委会隶属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位于榔桥镇东南部,地理位置偏于镇主干道,辖10个村民组(33个村民小组合并),总户数867户,人口3220人。全村总面积17.7平方公里,山场1.7万亩,水田8100亩,旱地830亩,桑园1500亩,茶叶260亩,小(二)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5座。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养殖业,黄草加工,木梳产业为主和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2450元左右,村集体无企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