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夕阳掌太平拳 |
释义 | 基本介绍所属地区: 河北 · 邢台 · 清河县 文化遗产名称:夕阳掌太平拳 遗产编号:Ⅵ-4 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河北省清河县 遗产级别: 省 技艺介绍清河,作为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自古崇侠尚武。在清朝末年,夕阳掌太平拳便流行于清河县界内卫运河两岸,并成为冀鲁交界运河岸边一大门派。此后,社会变迁,岁月流转,该拳种非但没有被历史的风沙湮没,相反却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不久前,夕阳掌太平拳更是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列入清河县和邢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悠久而丰厚的清河文化一部分。 据传,夕阳掌太平拳的创始人是太平天国的一个军官,太平军失败后,他不能回家,便流落到清河、南宫一带教授自成一派的夕阳掌太平拳。 如今,虽然夕阳掌太平拳的师祖已无从考证,但作为这套稀有拳种的第一代传人———宋文忠却以一个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留在清河人民的记忆里。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盗贼蜂起,为保一方平安,民间大兴习武之风。运河东岸的山东省夏津县邢庄村有座寺院,香火鼎盛。一个花和尚飞贼强住寺内,依仗武功高强,采花盗柳,抢掠民财,为害一方。 为了除害,宋文忠带大弟子郑文仓星夜过河,赶到寺外,待机擒贼。三更时分,寺院房脊上跳下一人,随后飘忽疾行,宋文忠师徒紧跟不舍,直到杨庄一瓦房院,飞贼正待进屋,郑文仓已到背后,大喊一声:看打!两人立即交起手来。宋文忠唯恐弟子失手,瞅准机会出手,将贼人打出一丈开外,飞身一纵,将其踩在脚下,迅即将其擒拿。为害一方的飞贼终于得到清除,而宋文忠一时也是声名大噪,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夕阳掌太平拳得到快速发展。 在随后的岁月里,尽管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风云变幻,夕阳掌太平拳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得到传承与发展。 抗战时期,清河县属于冀鲁豫敌后游击区,日寇据守大运河航道,十里一楼,五里一堡,经常把船靠岸,下船抢劫沿河村庄。一日,夕阳掌第四代传人油坊镇朱唐口村的杨正元正带领弟子练功,正练在兴头上,穷凶极恶的日本兵端着上了刺刀的长枪闯了进来,冲着坐在椅子上的杨正元便刺。眼疾手快的杨正元纵身一跳,跃上了侧面的方桌。弟子郁春芳见状,怒喝一声:打!弟子们喊声震天,长期仇恨瞬间爆发。事后,机智英勇的杨正元师徒受到政府嘉奖。 清河县夕阳掌太平拳第五代传人牛玉林自幼喜欢舞枪弄棒,8岁拜郁春芳为师,学习夕阳掌太平拳。经过几十年的潜心修炼,达到了出神入化、运用自如的境界。因为牛玉林的家紧靠卫运河,经常有天津商船停靠码头。天津商人大都知道牛玉林的大名,不管离得多远,都请他保镖,押运船只,一直送出清河界,从未有过闪失。 解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日益繁荣,夕阳掌太平拳作为清河群众强身健体的项目开始积极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使其更加具有了时代特色。 夕阳掌太平拳的弟子们多次参加武术赛事,并摘金夺银,为夕阳掌太平拳续写辉煌。清河县夕阳掌太平拳第五代传人刘占奎、武丙瑞在1999年三县合一清河武术比赛中荣获第二名;邱洪荣1990年获阿城摔跤冠军;王英全1993年获沈阳市散打冠军。 但是,随着该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青少年学习夕阳掌太平拳的越来越少,连正值壮年的传人,也因忙于务工或经商,很少练功。夕阳掌太平拳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夕阳掌太平拳属稀有拳种,因其具有独特的功法、深远的历史、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渊源等而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为了不让这一珍贵拳种渐行渐远,清河县已经开始积极采取措施,给予大力保护。去年,该县对夕阳掌太平拳进行了全面普查,建立拳师档案,完成全部夕阳掌太平拳徒手与器械套路的录像,以保证现有技法不再失传。今年,该县又制定县武术学校夕阳掌太平拳必修套路,在全县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增加夕阳掌太平拳选练项目。今后,该县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夕阳掌太平拳源流的调研,成立全国夕阳掌太平拳学会,进一步普及。 打太平拳江湖街头混混(古惑仔)打群架,有个说法叫"太平拳",就是等别人已经把对头放倒了无力还手,你再冲上去狂扁一顿,安全可靠,不冒一点风险。这个词有点贬义,是说这人打架没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